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乡学

本章节来自于 风骚大明 http://www.lishu123.com/10/10853/
    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又神圣的事业,它总结了前人的知识以及经验,传授给对这个世界懵懵懂懂的下一代,让他们将来用自己的能力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并且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继续传承下去。

    玉珠深刻的知道这一点,所以她挪用陆家的财产,为附近庄子的孩子们盖起了一座乡学。晋升为陆家第一老不死的爷爷辈小徒弟更知道这一点,所以他热情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当中,并踌躇满志。

    陆风倒无所谓时代的传承,对玉珠所建乡学就一个要求,不要因为偷工减料而垮塌导致几十位师生同归于尽就行,对爷爷辈小徒弟也只有一个要求,只要教育出来的孩子别因为有点文化就去反革命,然后被满门抄斩就行。

    两天之后一个的晴天,在爷爷辈小徒弟和放弃尊严的小跟班老管家的努力下,已经盖好了一个月的乡学终于开张,虽然没有市局领导到场吊唁,也没有举着摄像机的记者高呼党的功绩,但意义是重大的。它标志着伟大慈善家玉珠同志的火炬点亮,光芒照亮了附近好几个庄子人民阴暗的心窝。

    知道二郎庄有了乡学,而且还不收钱,一直以来都希望下一代能咸鱼翻身成为官老爷或者科学家的庄户门热情极大,早早就把自己的孩子给送了来。而坚定认为自己儿子一辈子只能种地的庄户们,虽然没什么太大热情,但眼下毕竟农闲,认为孩子在哪野都是野,有人照顾着那当然更好,于是一大早就将自己的孩子踹出了家门。

    但无论是热情极大的家长,还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家长,将自家孩子交到老师手上时都不约而同的叮嘱一句:“这娃要是不听话,您就揍他”,和几百年后陆风头一天上学时听到的话惊人的一致,正是因为这句话他才挨了不少的揍,不过看爷爷辈小徒弟很和气的样子,应该不会体罚学生。

    “能学多少是多少吧。”虽说当了几天的小跟班,但老管家心里是高兴的,看到孩子们有书读,而不是整天去掏鸟窝调皮捣蛋,他很欣慰,这会儿站在乡学外的窗户跟前,笑眯眯道:“等来年开春,这里头的孩子有一大半要回去帮忙务农,两个多月时间,应该能学点东西。”

    “四书五经是学不全的,能写自己名字就行。”趴在窗户上看着里面一群师生的陆风也早就知道这一点,庄稼人的踏实就体现在任何东西都没有种地这件事更实在、更重要的观念上,农闲时能读几天书的孩子下一个学期一定是下一个冬天。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这些孩子培养成国家栋梁,让大明朝靠他们去发展美洲大陆殖民地,教他们读书认字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长大之后如果某天作奸犯科,恰巧在城楼前看到一张杀人犯的通缉令时,能根据那上面的名字知道是在通缉自己,然后第一时间卷铺盖跑路,而不是对着通缉令说‘嘿,这上面的家伙长得真像我啊,上面都写着什么呢’,然后被边上围观的人发现并绑去领赏,其他书友正在看:。

    对未来意义重大的乡学建在二郎庄边上的一个小山头上。周围三面都有高高的竹子,学堂本身也是就地取材用这些竹子建成的。玉珠挪用的公款主要还是花在里面的漂漂亮亮桌椅板凳,和一大堆文房四宝上。

    此刻的爷

    爷辈小跟班正站在前头,表情严肃的拿着一本书说着什么,而陆陆续续赶到的孩子们则一人独坐一个书桌、正大眼睛好奇的打量头一回见到的文房四宝,和‘老师’这种稀罕的生物。

    “瞧这一个个,现在是坐得笔直,大气都不敢出一个,这是认生。”陆风指着里头一帮规规矩矩的孩子,对老管家笑道:“等过两天混熟了,不怕老师了,那都得成混世魔王,到时传小纸条、学堂前边的树上刻‘张三我**’,一个都少不了。”

    老管家似乎想起了自己年幼时的时光,心领神会的呵呵一笑:“都是些从小就野惯了的孩子,调皮捣蛋点没什么,只要知道尊师重道,别欺负老师就成。”看摸样这老头小时候在学堂也没少干坏事。

    风骚大明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五章 乡学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北也也的小说风骚大明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风骚大明最新章节风骚大明全文阅读风骚大明5200风骚大明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北也也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