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身在城中的赵构逃跑的老毛病又犯了,可此次身边没有水军的协助,赵构只能选择前往张俊、刘光世大军所在的九江。于当天夜里率文武大臣和三万兵马从西门出城。
隋坚令所部步军入城,对临安府实施戒严,控制局势。而集中全部骑兵交由韩世忠统领,而此时张瑜的爱子张京被提拔为前军先锋,开始对赵构连夜发起了追击。
其实赵构的撤退路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十分隐蔽,韩世忠所部由于对地形不熟,加上赵构布置了多处疑兵,追击不是十分顺利。然而赵构率部狂奔了一夜至第二日清晨,居然发下所部逃往了一半,很多大臣也是不知了去向。
众叛亲离,此时赵构绝望之感油然而生。倒是秦桧的从旁鼓励让赵构坚持了下去,但是并未阻止逃军的情况。赵构如此西逃了三日,期间居然被多股匪徒袭扰,丢失了大批辎重,手下有起初的三万多人到了此时不足百人。没有了兵勇的照应,侍从的服侍,此时的赵构和仅存的几个皇族成员嫔妃妾室,加上秦桧等几个所为的股肱之臣已经是人困马乏,无力再前行了,只能隐蔽起来,派出几个斥候前往九江调兵救驾了。
可是苦等了三十多日,赵构在山中已经形如乞丐,以野果充饥,还是未见张俊救兵的身影。而其实赵构不知,张俊的十万大军在回奔临安府的路上被韩世忠设伏兵以铁骑追击百余里后,全军覆没,张俊被韩世忠先锋张京生擒。而刘光世所部被王寅、庞万春所部死死牵制在九江城下,而宋武、汉威各率一军迂回包抄刘光世后翼,由于张俊退军,刘部丧失了策应之军,很快被宋军合围,终粮尽无路可退而降。
值得反省的是,赵构苦心经营的二十万大军,在对张瑜军的作战中仅仅阵亡八千余人,约十九万人马最终全部投降。
接下来,隋坚、宋武从两面派出大批人马搜索赵构的下落,可是音信全无……
当张瑜得知所部在三个月内席卷江南的消息,喜出望外,当即派遣诸葛明前往临安坐镇,统筹处理江南下一步官民造册治理之法,同时将隋坚所部主力慢慢调离江南北上,而令宋武所部继续收复闽粤各地,彻底统一南方。
而对于赵构,张瑜下旨务必将其找到送往洛阳处置,对于像德宗、赵构这类赵氏的皇亲国戚,张瑜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一旦为他人所利用,后果不堪。
再说此时金国,受到赵构的信函,也可以说是绝笔后,金兀术当即建议在宋军北方防线空虚之际,火速出兵攻克燕京、大同等地。
而此时金国体制已经是三省六部制,已经不是之前的都元帅制,一切行动都要经过尚书省讨论,皇上恩准,由兵部下令才能执行。而此时金熙宗沿用的政策是罢兵言和,休养生息。金兀术发兵南下的计划搁浅。
张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江南,在收复全部宋朝故土的同时,也打破了此时三国鼎立的战略格局,如此一来,张瑜对金国作战再无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张瑜的威望与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其功绩甚至超出宋太祖赵匡胤更是远远超过后世皇帝,这对于那些旧宋的遗老遗少们来说,在心理上也是个极大的打击。而且张瑜推行的政策将绝大多数百姓之心牢牢掌握,张瑜的统治越发稳固。
而此时,张瑜更是得知了白英和妲宜双双怀有身孕的消息,双喜临门,张瑜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一件坏消息很快打破了这短暂的欢乐,身在皇陵守墓的德宗皇帝被人掠走,负责守卫的兵勇被尽数斩杀。郭彧当即派人彻查此事,可一时间也捋不出什么头绪。
张瑜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个禅位的皇帝并未丧失其原有的价值,看来和张瑜做对的势力再次冒头了。张瑜当即下达密旨,严密监控各地情况,决不能让这颗有毒的种子有生长的土壤。而此事,张瑜居然下意识地想到了刘婉儿这此时与德宗同病相怜之人,没有理由,仅凭直觉。
于是,张瑜派人召刘氏商会主事刘婉儿入宫。
不久,刘婉儿衣着盛装,在唐云的引领下从皇宫西门入张瑜已经设宴的偏厅。张瑜见刘婉儿依旧一席女儿装,知道其尚未婚嫁,而那楚楚动人之感,实在让张瑜颇为怜惜。
偏厅不大,陈设也很简单,丝毫看不出有皇宫的气派,唐云在门外守候,屋内只留张瑜和刘婉儿。
对于如此独处,两人都不陌生,刘婉儿说道:“陛下召草民前来,只身会面,如此殊荣让草民受宠若惊。”
张瑜道:“朕今日虽然登基大宝,却也不希望朋友之间会有生疏与隔阂,当初若非你家族的资助,朕未必会有今日之成就。”
刘婉儿道:“哪里,圣上有今日之成就实乃天命所归。我等所尽绵薄不足挂齿。”
张瑜道:“而今也该是我兑现诺言之时。”
刘婉儿听到此言,说道:“圣上如此守信,草民感激不尽。”
张瑜道:“封刘安为汾阳侯,晋阳府尹。爵位世袭罔替。”
原本以为刘婉儿会为此而高兴,可是她却一脸哀伤道:“多谢陛下隆恩,只是此时家父已经不需要这许多了。今年开始家父已经下不了床,多方名医诊治,已很难挨过这个冬天了。”
张瑜道:“朕这就让太医前往,刘公大义,我决不能坐视不理。”
刘婉儿道:“那就多谢陛下隆恩。”面容无一丝欣喜。
原本张瑜对刘安还有忌惮,毕竟山西之地位置十分重要,交予一个心怀复国旧志之人,让张瑜很不放心。如今刘安病危,倒是一个解决此事的很好办法。张瑜说道:“那这汾阳侯的爵位就授予你,刘婉儿吧。朕下旨在太原晋祠旁设一处后汉祠,供奉后汉皇族包括你父刘安,以慰藉令尊大人之毕生事业。”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