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在赫拉德欣宫宣布对捷克实行托管的当天,罗马尼亚大使便警告英国外交部:在今后数月内希特勒将占领罗马尼亚和匈牙利。
不久,英国驻巴黎大使又发回一封令人大吃一惊的电报,更把伦敦仓促地重新制订对外政策的人们引入歧途。
这封电报错误百出。因为为了保密,它是由大使埃立克菲普斯爵士亲手打印的:“希特勒在戈林、希姆莱、里宾特洛甫、戈增尔和莱希瑙等人的支持下要在本年度七月到九月期间对大不列颠王国发动战争。”
这个风大概是德国国内反希特勒集团放的,因为他们极力要挑起武装冲突。事实上元首根本无意攻打英国,所宣称的对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进行占领也仅限于经济领域。他的下一步其实是放在解决德国与波兰的令人烦恼的分歧上。
这些分歧是在一战后由协约国造出来的,目的在于遏制德国。德国不但丧失了西普鲁士和波森的大部省份,而且还沿维斯杜拉河开辟一条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为内陆国波兰提供一个出海口。位于这条走廊尽头的但泽成了自由港,以便作为波兰的一个海港。
这条所谓的“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省与德国本土的陆上联系切断,德国领土一分为二,是最能激起德国民族情绪的一件事。而矛盾的焦点又在但泽上,因为居住在那里的几乎全是日耳曼人。
奇怪的是在《我的奋斗》一书及其早年的演讲中,希特勒这个最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日耳曼人却未给它以多少篇幅。从希特勒上台伊始就将波兰问题降到最小的程度,并于1934年与华沙签订了有效期为10年的互不侵略条约。
在公开场合,希特勒频频炫耀德波友好。人们还记得他邀请波兰人参加了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波兰人高高兴兴地接受了邀请。但他们并不明白这种宴会的帐最终是要由客人来付的。
在捷克被德国国防军占领和斯洛伐克成立亲德傀儡政权后,帐单被送到了波兰人面前,里宾特洛甫邀请波兰驻德国大使约瑟夫利普斯基与他共进午餐。里宾特洛甫说解决德国和波兰之间分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里宾特洛甫态度十分友好的要求波兰将但泽归还德国,允许德国建造联结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的走廊。作为报答,德国允许波兰使用但泽这个自由港,保证其目前的边界不变并延长双方签订互不侵犯的条约。波兰大使大耍外交辞令,始终回避归还但泽的问题。
数星期后,里宾特洛甫来到华沙,意在重提德国之建议。波兰人请他跳舞、看戏、打猎。以及没完没了地请他吃鱼子酱和喝绿色的伏特加酒。而在谈判桌上,除了得到更多的波兰人的迷人的诱惑力外,里宾特洛甫什么也未得到。威廉大街有谣言说,由于波兰外交部长贝克一再拒不接受希特勒认为是最慷慨的建议,元首已经觉得对付波兰人的唯一办法是武力。
里宾特洛甫回国前警告华沙政府,波兰对日耳曼少数民族的暴行越来越不能忍受了。接着戈林掌管的报纸便开展攻势,攻击说日耳曼妇女和小孩在波兰的街头受到骚扰,日耳曼人的商店和房屋都被涂上了柏油。按照之前德国吞并奥地利,割占苏德台和直接捷克斯洛伐克的剧本,这是德国行动的前奏。
只是这次波兰外长贝克不但未被吓倒,反而把德国大使找来发出了自己的威胁:任何企图改变但泽现状之尝试,均将被看作是反对波兰的侵略行为。
“你们是想在刺刀尖下谈判!”德国大使喊道。
“波兰可不是捷克斯洛伐克!”贝克寸步不让。
波兰此次以及在其它场合表现出来的勇气获得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报答:伦敦主动提出,若波兰遭到纳粹侵略,英国将给波兰提供军援。贝克毫不迟疑地接受了。
在1939年3月的最后一天,张伯伦“形容憔悴”,步入下院后,瘫坐在椅子上。几分钟后,他起身宣读一份声明。他读得很慢,语调也很平静。他把头放得低低的,好像看不清楚字似的:
“若发生任何明显地威胁波兰的独立的行动,而波兰政府也认为有绝对必要使用其全国的力量抗击这一行动时,英国政府将有责任向波兰政府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张伯伦还补充说法国也授权他宣布,法国参与英国作出的这些保证。
张伯伦坐下后厅内自发地响起了欢呼声!自他从慕尼黑返回后,这是首次表示真正的同意无条件的支持波兰抵抗有可能面临的德国的侵略,这是张伯伦正式放弃绥靖政策的第一份有力证据,英国终于团结起来并对他的盟友承担了义务。
4月1日,德国元首发表了一篇演讲,对英国进行讽刺,作为对英下院团结一致的回答。希特勒质问:“英国有什么权利对德国的生存权进行干预?今天如果某个英国政治家要求将每个有关德国权利的重要问题都得首先拿到英国来讨论,那么我同样也可以要求,英国的每个问题也必须首先与我们讨论。当然这位英国人也许会回答我说巴勒斯坦就没有德国人的事嘛。我们不想与巴勒斯坦有什么来往。然而,就像我们德国人管不着巴勒斯坦人的事一样,英国也管不着我德国的生存空间的事。”
希特勒最后从讽刺转向威胁恫吓:“日耳曼帝国!决不想永远容忍恐吓,连包围的政策也不能容忍!”对英国的威胁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温和的,想来元首必花了不少毅力才将自己的感情控制得如此出色。
私下里希特勒却慷慨激昂,当天下午他从里宾特洛甫外长口中证实英国确向波兰人作出保证时,他大发雷霆,在室内咆哮不止,以拳击大理石桌面,口中骂声不绝:“我们必须给英国佬一点颜色瞧瞧!”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