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院的正厅里,灯火通明。[匕匕]
高鸢尾跪倒在地,背挺得笔直。
高则诚面色凝重道“你今日顶撞你母亲了?”
高鸢尾心下冷笑,果然忍不住向父亲告状了。
“没错!”
高则诚语调加重几分“为何?”
高鸢尾分半惧色也无“因为女儿不愿意下嫁到梅家。”
“为何不愿意?”
高鸢尾迟疑了一下“世人都说娶妻低娶,嫁女高嫁。女儿出身相府,不奢求与大姐,二姐一般嫁得高门,却也不愿意嫁给一个六品小吏人家。”
高则诚闻言虽神色如常,心下不免有些失望。她真不像她的母亲,不求富贵,不求荣华,只求一人倾心。
“你是觉得梅家的门第辱没了你?”
“女儿不敢妄议。女儿只求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
高则诚冷笑“门当户对固然重要,却不知婚姻大事,情谊二字最为难得。你母亲虽然对你冷淡,心下却无一不是为你好。梅家门第不高,然梅家男子的品性却十分出众,从无吃喝嫖赌,寻花问柳之事,无子方才纳妾。”
高鸢尾愕然,忡怔着半晌不说话。
高则诚长出口气道“你母亲觉得你性子柔弱,不善与人争抢,这才费尽心思的为你寻了这样一门亲。如今你可愿意了?”
高鸢尾摇摇头道“父亲,女儿还是不愿意?”
“为何?”
高鸢尾昂了昂首道“梅家男子品性如此出众,却只一个六品小吏门第,可见他们家为人极为清高。更何况三妻四妾乃人之常情,都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梅家反其道而行,独善其身,并非聪明。此为其一!”
高则诚大跌眼镜,“其二呢?”
“女儿从小受先夫人教导,夫人说世最好的男子,便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让一家妻小衣食无忧,受世人尊重。鸿鹄尚有青云之志,男子更当如是。所以女儿不愿意。”
高则诚俊眉紧蹙。目光紧紧的盯着身形柔弱的女儿,眼似有茫然。
为何养了十四年的女儿,头一回瞧着有几分陌生。他虽然与崔氏并不琴瑟合鸣,然而多年共同生活的点滴。他深知崔氏定不会说出这样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来。莫非这个孩子遗传了她祖父的性子……
高则诚忽觉心头一酸,淡淡道“强扭的瓜不甜。你既不愿意,梅家的这门亲事作罢。但是……”
高则诚眸色一沉“你冲撞嫡母,言行无状,有违家训。我罚你禁足一月,抄《女则》千遍,你可服?”
高鸢尾拜伏在地。滴下泪来“女儿心服口服。”
……
高子瞻刚踏进翰墨院,便见前方盈盈走来一个袅娜身影。
夜色如一汪掺了墨水的清泉。浓浓的墨黑用开,让人心微沉。
着朦胧的灯火,高子瞻看着三妹眉间深锁,慢慢走近。
高鸢尾始料未及的站定,轻唤“大哥!”
高子瞻迟疑了一下,道“梅家的男子不仅品性出众,长相也十分俊美。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大家族里,公婆知礼,妯娌和顺。京城有很多女子非梅家男子不嫁。”
高鸢尾冷笑“大哥,倘若大姐未曾定亲,这样的人家,大哥愿意让大姐嫁过去吗?”
高子瞻俊眉紧拧,一时答不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妹妹告退!”高鸢尾掩唇一笑,眼闪过疏离,悄然离去。
在这个世,果然不是退一步,能海阔天空的;果然不是忍一步,能风平浪静的。
以前她退着,忍着,是因为坚信,总有一天,父母,长兄,姐妹能看到她的退让,对她心存怜悯,让她在这个偌大的相府,能有一席生存之地,能让她带着十里红妆,嫁个高门,夫妻和睦。
只可惜,她错了,错得离谱。
高鸢尾柔和的面庞,慢慢变得凌厉,如水的眼眸,似有狠色闪过。胜者为王,败者寇——从今天起,从此刻起,属于她的东西,凭她是谁,也不能夺走;属于她的尊严,不管何人,都不能轻易践踏。
夜风轻送,高鸢尾广袖轻盈翩悦,渐行渐远,身姿如她发的那株白玉梨花簪一样纤秀出尘。
无人知晓,一个脱胎换骨的高家三小姐,在这一夜,悄然蜕变。
高子瞻久久凝望的高鸢尾消失在夜色的背景,终是抿紧了嘴唇入了翰墨院。
……
“你如何来了?”高则诚将手的书放下。
高子瞻低了头,道“今日宫赏花宴,想必是要为皇充盈后宫,如此算来,离皇的大婚之日,不会太远。儿子深夜前来,是想请父亲慢慢为茉莉操持起来。”
高则诚收下盘算着,脸丝毫未动声色。
高子瞻见父亲没有声响,淡笑道“高崔两家离得远,行事极不方便。”
看似轻淡的一句话,实则是在提醒首之人,需得顾及高崔两大世家的颜面。
高则诚深深看了儿子一眼“这门亲事,是你母亲在世时,为她定下的。你母亲走时,早有安排,此事你不必担心,她是相府长女,规矩礼数不容有错。”
高子瞻道“既如此,便有劳父亲,母亲。儿子告退。”
高则诚望着儿子修长的身影,心涌一股无力之感。
这孩子虽然言语收敛,做事稳妥,终究还是没能沉住气,竟怕他袒护夏氏生的孩子,巴巴的过来一通提示。
父子俩……终究是生分了。
高则诚暗下轻叹,缓缓起身,走至窗前,一把将窗户推开。
一轮明月当空。倾泻大地,又是一年团圆日啊。
高则诚忽然想起小时候,每逢秋,与大哥二人围坐在母亲生边嬉戏的场景。时光一瞬,已是经年。转眼,几十年过去了。
高则诚徒生畅然。
“老爷,王姨娘刚刚派人送了几只月饼过来。说是她亲手做的。想让老爷尝尝。”
高则诚眸色一暗,冷声道“你们拿去分了!”
言罢,背手走了出去。
……
从翰墨院出来。夜色更浓。一路树影婆娑,密密匝匝的枝丫随风摇堑,映落满地森森碎影。
高则诚走进朝春院,烛光微希。
夏氏卧在床前。见他来,欲起身服侍。
“你歇着罢。这等小事,让下人服侍。”
夏氏轻轻颔首,不再言语。
高则诚转身去了净房,不消片刻。人已了床。
夏氏背对着她,一动不动,似已睡着。
高则诚看了看她的后背。苦笑道“那孩子终是不愿意。既如此倒不如顺了她的心罢。”
夏氏半阖着眼睛,心下暗自惊心。
“人各有志。你不喜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这世与你同心的人,到底是少。”
夏氏幽幽一叹,翻过身来,对深邃的目光,柔声道“罢了,随她去吧。回头劳你替她寻一门好亲。”
高则诚微微一笑道“不知为何,我如今倒也觉得梅家是门好亲。”
夏氏脸泛起淡淡的笑意“老爷何出此言?”
高则诚拉过她的手,笑道“这世,能让你瞧得的东西,极少。这梅家能入得你眼,可见是极为出众的。”
夏氏心知男人此言,不过是安抚她的心罢了,叹道“也不见得有你说的那么好。夜了,睡罢。”
高则诚手用了些劲,笑道“急什么,横竖十五休沐两日,明日不用早起,你我夫妻再说会话。”
夏氏索性爬起来,高则诚长避一伸,将人拢在怀。
夫妻俩静默半晌,夏氏思了思,道“今日宫的事,老爷信哪一个?”
高则诚凝视片刻,灼灼道“这孩子是你肚子里出来的,虽与你不亲,然品性必不会差。定是有什么误会,使这姐妹俩生了嫌隙。我可以不信三丫头,但信你!”
夏氏心大痛,手不由的抚男人的脸庞。她瞒了他十四年,他却一无所知。
“则诚!”夏氏微有哽咽。
高则诚一把抓住脸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亲,低头的眼浮起情深几许“怎么了?”
“没事。今日往宫这一趟,有些累了。”夏氏掩了神色。
高则诚心痛道“以后府里的事,你只管让下人去做,别太操劳了。”
夏氏唇边扬起一抹苦笑,道“几个孩子的婚姻,嫁妆,总不能让下人去操劳。我既然已坐了这个位置,总要将这位置做好,没的让府里府外的人,瞧了笑话。”
高则诚听罢心头欢喜,将夏氏往自己身边带了带。她素来心性冷淡,能为他退让至此,已实属难得。这辈子他与她能这般平安相处,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高则诚低下头,将唇覆在两片柔软。
烛火渐间,半得一室静谥。
……
将军府,宋年狼吞虎咽。
杜氏静然坐在对面,细心的替男人布菜。
宋年因是武将,食量着一般人要大,因此顿顿要吃宵夜。
“对了,怎么没见夕儿?”
杜氏淡笑道“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从宫里回来,便说身乏,连晚膳也没吃,便歇下了。”
“噢,可是有人让她受气?”
“哎哟,我的老爷啊,今日在宫,数你家女儿最体面,哪个敢给她气受。”
宋年哈哈一笑,道“如此说来,皇他也相咱们女儿?”
“我瞧着,太后倒是极满意的。”
宋年拿筷的手一顿“这话是何意思?”
“我瞧皇脸,并无多少喜色!”
宋年眼惊愕乍现,默然许久,猛的将筷子往桌一拍,叹道“皇他,到底是年轻啊……”
杜氏嗔看他一眼,低声道“今日宫还出了桩事情。”
“何事?”
杜氏将筷子重新递到宋年手,娓娓道“急什么,再用几口,我一一道来!”
……
闺房,宋夕垂着眼眸,忽然一起身,将高几的一方白玉美人瓶狠狠的往地一砸,身子不住的微微颤抖。
赵靖玥,你欺人太甚,竟敢将本姑娘的一片爱意,踩之脚下。这让她如何能忍下这口气。
宋夕越想越怒,越怒越想,尤不甘心的从地捡起稍大的白玉碎片,又狠狠的砸了下去。
这世,还没有她得不到的东西!
心下亦已然决定,宋夕提裙便往外走同,侯府在外头的丫鬟忙前道“小姐要往哪里去?”
宋夕胸口起伏,冷冷道“去跟父亲说,我有要事找他!”
……
宋年用罢宵夜,新沏的茶还未喝一口,却见女儿一身单衣跑了进来,一头便扑进了他的怀,轻声抽泣。
宋年高大挺拔的身子轻轻一颤。记忆女儿虽然娇纵些,却绝不软弱。
“出了什么事?”宋年有些手足无措。
“这孩子,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杜氏走到父女身侧,轻轻拍着女儿的后背。
宋夕哑着声道“父亲,赵靖玥他欺负我了,他说他不愿意娶我?”
此言一出,夫妻俩目瞪口呆。
杜氏气恼道“姑娘家的,哪有青天白日跑去问人家愿意不愿意……这事要传出去,可怎么了得?”
“得了,问了便问了,这才像我宋家的女儿,行事光明磊落,不藏着捏着。”
“老爷……”
杜氏气结,素来好脾气的她,狠狠的瞪了男人一眼。
宋年递了个眼神过去,放柔了声音道“女儿啊,他可有说为什么不愿意娶你?”
宋夕探出脑袋,哽咽道“他说他高攀不,还说我是凤凰,唯有梧桐可栖。”
宋年凝神片刻“倒是个明白的。”
“父亲?”宋夕一跺脚。
宋年轻叹道“好女儿啊,既然人家将话都说开了,那咱们是不是也该死了心了,总不能腆着脸再凑去罢。”
宋夕凤眼一挑,忿忿道“父亲,女儿是不服气,我能看他是他的福气,凭什么他不愿意?”
“那你想让父亲如何做,揍他一顿替你出口气?”宋年玩笑道。
宋夕盈泪的眼含着倔犟,咬牙道“父亲,你陪我去他家,我还要再问他一遍,倘若他还是不愿意,我便死了这份心。皇后皇后,咱们宋家还没出过一个皇后呢!”
宋年默然半晌,大喝一声道“好,我宋年的女儿,当如此!何时去?”
“现在,女儿片刻都不愿意等!”
“来人,备马!”
杜氏忙前拦道“老爷,这个时候跑去……”
“母亲,你容女儿放纵这一回,从此以后,母亲说什么,女儿都听!”宋夕眼泪簌簌而下。
杜氏心一痛,劝阻的话如何能说出口。
……未完待续
ps感谢无限的粉红票。
感谢1974的打赏!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