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46章 回家

本章节来自于 独妻策,倾城花嫁 http://www.lishu123.com/104/104310/
    温彩勾‘唇’,既然有生意上‘门’,就得接手赚钱,“你们把这盆景‘弄’过去,让‘花’房管事找了先前的棕袍公子。。更多最新章节访问: 。告诉他,这盆景少了一万二千两不买。再告诉他,就说是家里宠婢借大东家外出机会从他屋里‘弄’出来卖的,要做得越神秘越好。”

    杜鹃与冬葵一喜。

    温彩又道:“库房里有备用的‘花’盆,但颜‘色’、诗词一模一样的库房还有一个,对那人说,这是因着上面的诗词特制的盆景,所以这‘花’盆算额外赠送给他的。他听了一定高兴。”

    ‘花’盆上的诗词与盆景的自然之‘色’相映成景,缺一不可,这便彰显出盆景的独到之处,而且如此形状奇异的盆景,对于他们很难得。

    ‘花’房的收益是好,可最名贵的‘花’木都是温彩的,‘花’房管事种了不少‘花’儿,但现在各处又出了规定,一切都正规化了,各房定了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的标准,一月没开张,人人都有最纸银钱可领,要是开了张、生意火红了,又有一个最高收入的标准,超过部分就得‘交’给东家。

    棕袍少年正与人在园子里闲逛,忽有‘花’房的小厮来,神秘兮兮地叫他到一边说话,照着杜鹃教的话说了。

    他一听,大喜,调头就往‘花’房去。

    细看着盆景,重要的是配了诗意,不知用什么材料塑出了诗的意境,真真合了那首诗,有松柏,有古桃,那桃树上还绽着几朵‘花’,真真是比大公子买走的那盆还好。那水里‘荡’着一叶小舟,又有一列鸭,有的鸭已经上了岸,有几只还在水里,鸭子是木头做的,涂染成或白或‘花’的颜‘色’,虽只九只,却形象各异,或扭头张望,或直视前方,或拍翅欢跃、或望天大叫……

    他几乎没还价,爽快地掏了银子,抱了盆景就跑,跟捡了宝儿一般,走到外头,又让小厮用包袱布遮了,生怕被人偷瞧了去。

    物以稀为贵,盆景里的‘花’木苍劲古朴,设制巧妙的景,又有活物在其间畅游,宝贝一般。

    温彩今儿一出手,只两个盆景就卖出了二万二千两的天价,待杜鹃取了银票回来是,梅三娘速速关了院‘门’。上次各房赚了钱,来温彩这里送银钱,待众人走后,怡然阁上下就得了赏。

    梅三娘这是关‘门’等着温彩赏酢。

    温彩叮嘱了上下,他们得赏的事休想传出去,只说他们身边服‘侍’的人照着月例领银子。

    当听某处说又赚了钱,她们几个还得故作羡‘色’。

    不多会儿,温彩取了几个封红,笑盈盈下楼时,杜鹃、梅三娘连带着红燕、青莺都候着了,红燕虽是护卫,看温彩也没拿她们当外人,自是欢喜,有银子领,不要白不要。

    温彩轻咳了一声,一个个喊了名字,第一个喊的是杜鹃,然后是红燕、青莺……封红里装的是银票。

    她现在立下的规矩:怡然阁的人都是按功劳、苦劳行赏,不得‘交’头接耳的打听各人拿了多少。

    众人领了封红,一一谢了温彩。

    “这两年辛苦梅三娘母‘女’帮我照顾这些‘花’,若不是你们细心照顾,他们也长不到这般好。”

    梅三娘连连道:“奴婢不辛苦。”心里想着,她们母子辛苦了,小姐心里也是有数的,这园子里的人多了去,可只得她们母‘女’来小姐服‘侍’,早前替小姐照看她‘侍’‘弄’的‘花’木,而今则是照看这怡然阁。

    温彩看着面前一张张洋溢着笑脸的人,她们都是她身边的人,可梦里,她们却因她而死,她离世,她们一个个都没了好下场,这许多人直至到死,一颗忠心都是向着她的。

    她不难抛下她们不管,她要好好地活下去。

    彼此说了几句客套,各自散了,梅雪的银票还没捂热,就被梅三娘抢夺了去,梅雪想恼,梅三娘又给了她一两零碎银子。

    杜鹃瞧着此情此景,不由得忆起了杜七婶来,她写过两封信回老家,可杜七婶一直没回信呢,信的地址也是写到太平镇庄子上的,如果来信,有人过去那边时就会带来。

    温彩问道:“今儿是三月初五?”

    杜鹃接过话道:“小姐,这几日正是‘春’晖圣母庙庙会,那里最是热闹了,要不小姐也去逛逛庙会,拜拜圣母。”

    ‘春’晖圣母据说是天朝永乐皇后的亲娘谢氏,生前命运凄苦,得嫁一个秀才为妻,不想这丈夫高中状元后尚公主做驸马。谢氏老家遭遇天灾,带着婆母、一双儿‘女’前来京城寻夫,偏遇驸马狼心狗肺,狠心追杀谢氏母‘女’,谢氏惨死后留下一个孤‘女’在人间,因牵绊‘女’儿,其鬼魂几番逃至人间守护‘女’儿,几番助‘女’儿脱离险境。后来,因其再逃至人间,被鬼差抓住,她担心‘女’儿安危,夜夜啼哭,血泪将雪白梨‘花’染上了血丝。冥王听闻之后,将此事禀奏天帝。天帝为谢氏的慈母之心所动,将其封为‘春’晖圣母,从此掌管人家母子情缘之事。自此谢氏位列仙班,受世人香火供奉。

    为应‘春’晖圣母的“‘春’晖”二字,庙会在近百年从最初的三月初三一日,改延至每年三月初三直至三月初八结束。这六日里,无论是市井百姓、亦还是勋贵人家,都会挑一日前去烧香祈福。
    有母亲的,为母亲祈福;有子‘女’的,为儿‘女’祈福;这未做母亲的,盼望‘春’晖圣母关顾自己,让自己育下贴心贴肺的乖巧儿‘女’。

    温彩好奇地问:“你们说,肃毅伯谢家真是‘春’晖圣母娘家的后人?”

    这谢氏如今在京城也是大世族之一,他们每年最热衷的就是抢着在庙会第一天去烧香祈福,听说家里也供有‘春’晖圣母的神像。

    杜鹃带着两分冷讥,道:“京城人最爱干的就是捧高踩低,肃毅伯谢家也就那一脉,偏生整个京城的人,但凡是姓谢的,都说自己是谢圣母娘家后人。谢圣母也不过是八十年前的人,她哪里就有几百上千个后人?不过是想借着谢圣母的名头抬高自个儿身份罢了。”

    她以前没拜谢圣母么?可杜七婶说走就走,一‘门’心思地想与她娘家侄儿过日子。杜鹃好不容易攒下的银子,都被杜七婶拿走了。

    温彩道:“护国公李家虽是大族,到这一代也是最后一代袭爵;建兴伯萧家也是如此;可肃毅伯谢家不同,出过几位皇妃、王妃,家里的子嗣后人多是做个尚书、丞相的。到了皇上登基,又赏了谢家再袭三代爵位,又岂是李家、萧家可比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什么李家、萧家,最后也都会沉没下去。”

    杜鹃则想:听说肃毅伯谢家就是谢圣母娘家的后人,是真正的嫡支后人。京城但凡是姓谢的,都以肃毅伯这支马首是瞻。谢家多出才子、文人,家风严谨,男子三十无子方纳妾,更有不休糟糠妻的祖训,是京城贵‘女’首选的好婆家。谢家在京城的声望颇高,历代皇家因着永乐皇后之故,对他们多有偏护。

    冬葵嘻嘻笑着:“小姐很少发出这般感慨……”

    温彩日日待在园子,颇有些烦了,想着出去走走。

    “冬葵,让红燕、青莺拾掇拾掇,明儿我们回京。这园子里没个拿大主意的不成,杜鹃和双双留下,杜鹃帮我打理园中事务,新街也得盯紧些,除了质量,还得加快工期。”

    杜鹃虽没跟去,可温彩留下她,则是重用她,也是锻炼她。

    “小姐什么时候回来?”

    “短则三五日,长则一月模样,要看我在京城待得畅快不畅快,高兴了我多待几日,不高兴便少待几日。”

    杜鹃道:“小姐要回去,奴婢替你把礼物备好,不知小姐怎么备?”

    温彩蹙眉想了一阵,“温家大房、二房各送一盆双喜临‘门’,镇远候府送一盆四季发财。”

    她蓦地忆起自己并没有什么亲戚,想到了七公主,她心微微一暖,七公主后来嫁给了一个洛阳一世族候爵世子为妻,嫁离京城,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却是她落难之时,辗转令人送来了五千两银票和一箱子的衣裳。

    至今想来,温彩的心微微一暖。

    “杜鹃你亲自给七公主挑一件礼物。”

    双双道:“奴婢陪杜鹃一起给七公主挑礼物,一定能挑到七公主最喜欢的。”

    现在,她有家了。

    家里有杜鹃、冬葵等人,她可以把自己那只宝贝箱子留在怡然阁。

    园子有护院,个个都是会武功的,夜里又有专‘门’的巡逻队。

    温彩上楼拾掇了自己的东西,去年冬天修迎宾楼时,画了几个手提箱式样,让匠人照着做了,又让匠人在外头钉了一层羊皮,末了,在皮上涂上好看的颜‘色’的‘花’纹,她有紫、红、蓝三只箱子,院里的丫头每人做了一只手提箱,却没钉羊皮,一律在箱上漆彩。

    其间有个年轻匠人见这东西好,便照着温彩给的式样又做了许多,听说还卖得不错,只没温彩的这三只箱子‘精’致,温彩不仅加了羊皮,还在合盖住设计了银质的箱扣。

    早上,梅三娘醒得最早,备了早饭。

    温彩与杜鹃叮嘱几句,出‘门’前戴上帷帽、提上箱子,领着冬葵、红燕、青莺出了畅园,因各人有了好看的箱子,各人又免了包袱。箱子虽不大,可超前享受的东西多,提在手里又不累。一路出来,惹得游园的男‘女’驻步观望,似乎对她式样别样的箱子感了兴趣,最感兴趣的还是这几个‘女’子别样的‘春’裳。

    “这是今年流行的新款么?”

    “上次我瞧见百货行有这样的,还等怪呢,瞧瞧别人穿着多好看。”

    这式样也是温彩在正月时就设计出来的,慕容恒的绣庄里开始大量的出货,一律送到百货行里销售,还有一部分则是挂在绣庄里卖的。

    慕容恒不过问生意上的事,却‘交’给了雍郡王府的心腹与管家去办。

    牛大郎早早儿地寻了个可靠的车夫候在‘门’外,那车夫是个中年汉子,见一个着园中小厮服的小子领着几个姑娘过来,车夫跳下马哈着腰,这是一辆极体面的马车,有两马骏马拉着。

    “小姐请!牛大郎已经付过车钱,要小的把小姐送到京城荷‘花’里。”

    “好,启程!”

    马鞭儿一扬,马车驶离了畅园。

    二‘门’小巷里,停了十多辆马车,

    在小巷那头的马厩里,亦有三十四马,每个马槽里都备了满满的马料。

    两名马倌正在忙碌地照看着马儿们,在这里停马、停马车都是要收费的,因为这里会给你的马最好的照顾。

    京城渐近,不过是在畅园住了几月,温彩却有些小小的‘激’动,从柳树镇到京城也不过一个半时辰约三十里地的路,她却仿佛与温青相隔三千里之遥,她的哥哥明明就在京城,只要她愿意便可见到,却总没有踏出那一步。

    马车一路驶入荷‘花’里,远远地就看到小巷一侧停了辆马车,一个年轻的马夫正在焦急地四下张望,说好的,他把东西送到这里找一个叫冬葵的姑娘,还说那姑娘穿了身翠绿‘春’裳,会从马车上下来……

    马夫急得团团转。

    因着畅园的生意火红,连柳树镇上这些马夫们也跟着水涨船高的,送百味居做好的美食入京城,或是送几盆‘花’木……

    马车“吁——”了一声,马夫见来人也是柳树镇上的人,马车铺子里就那么几个人,近来因为生意好,掌柜的又添了几辆马车,招了几个马车,一见到熟面孔,那马夫奔了过来,打着千儿,“车里可有位冬葵姑娘,你们买的‘花’木送来了。”

    冬葵应了一声,从怀里掏了二两银子零碎银子,一人赏了一两,“辛苦你们了,我家小姐买的‘花’儿可贵重着呢。”

    两人见有赏,这几日也不知怎的,只要是送‘花’的,都会给些赏,这赏钱可是他们自个得的,不用‘交’到掌柜那儿,笑着谢了,还热情地帮他们把‘花’捧了下来,一路小心翼翼的,生怕那不是‘花’,而是娇弱的婴孩,生怕抖着、碰着了。

    冬葵到了大‘门’,轻拍了两下:“六小姐回来了!快通禀候爷、夫人!”

    三月初五,又正值沐休日。

    那‘门’上的小厮愣了一下,他是新来的,去年年节前,这府里又添了几十个下人,从小厮到丫头都有。

    温彩则隔着纱帷看着高墙那边新开的绣庄,把绣庄开在自家府邸的边沿,掘了一块长约十丈的围墙,又修了五间店面大小的房间,可听到里头人说话的声音。

    小厮扯着嗓子叫“周大娘,周大娘,这有个姑娘来禀,说是六小姐回来了!”

    叫周大娘的正在一边屋子里吃茶,一听这声儿,立时奔了出来,冬葵她是认识的,忙笑道:“真是冬葵姑娘。”

    温彩揭起面纱,微微一笑,“周家的就认得冬葵,不记得我了?”

    周大娘愣了一下,不由得看有些呆了,这是她家小姐,真真是‘女’大十八变,几月不见,出落得越发水灵。可那五官眉眼的大致模样没变,人变白了,皮肤变细腻,这江南真真是个养人的地儿,立马笑道:“真是六小姐,瞧我这眼神快认不出来了。”

    温彩轻声道:“冬葵,打赏!周家的,找几个沉稳的小厮把这几盆‘花’搬到我屋里,这可是上千两的珍贵‘花’木,双喜临‘门’、四季发财……”

    冬葵从荷包抓了小半把银锞子,“赏你和‘门’上的小子们吃茶。”

    周家的喜得合不上嘴,夫人有钱,可夫人是个抠‘门’的,对上上下下只照着月例来发,就算打赏,只打赏五十、一百文的。

    这些日子,可有不少人念到六小姐的好。

    又有闲言碎语的议论,说六小姐原是被徐三小姐给‘逼’走的,徐三小姐的朋友来串‘门’,就叫六小姐回避。这叫哪家的道理,正经小姐还要回避一个寄人篱下的。

    可这些牢***话,众人只能背里说说,不敢传到府中主子们耳里。

    周家的得了赏,立时遣了个‘腿’脚快的小厮去报信。

    *

    桂堂里,徐氏‘挺’着大肚子,孩子就要生了,三月底不出生,也会在四月初,因吃得好,人圆滚得像个大冬瓜。

    丫头一路进了‘花’厅禀报:“夫人,六小姐回来了。”

    徐宜人一惊,“她住的安然阁还没拾掇出来呢。”

    “拾掇什么?”徐氏反问着,“这大半月,不是宋小姐来串‘门’,便是李小姐、谢小姐什么的……三妹又是个爱结‘交’朋友的,那阁楼就没闲着,昨儿萧家来了两个小姐串‘门’,姐妹俩都住在那儿。”

    徐氏凝了一下,“麻嬷嬷,你看这府里哪处合宜,赶紧新挑一处院子出来,立马派人拾掇,让六小姐住过去。”

    麻嬷嬷神‘色’淡淡,“府里是有多余的院子,可若是给闺中小姐住,怕都不合适。”

    富贵人家的二层绣阁,哪家住的不是尊贵的嫡‘女’,上房、主院多是二进的,以示主子身份贵重。可现下徐氏竟想任意寻个院子来住,在她心里,六小姐还不如那两个萧家来的庶‘女’不成。

    徐兰芝不过是住在这府里,三天两头的留朋友来住,一住就住六小姐的安然阁,那阁楼早已被置成了客房一般。

    早前麻嬷嬷就反对过“夫人,安然阁是小姐闺阁,他日小姐回来还是要住的。”

    徐氏斥道:“空着也是空着,另收拾院子、摆的、家具、窗帘哪样儿不得‘花’

    钱。”

    麻嬷嬷反对无用,只任得徐氏折腾。

    温彩突然归来,那安然阁又住了萧家的二位小姐,每次萧家的小姐来,短的住一晚,有一回她们竟在安然阁一住就是五日,还说她们“我们不想留,天倒要留我们陪芝芝,瞧这雨,怎的还不停呢?”

    嘉勇伯萧府也在荷‘花’里,就算走路也不过两刻钟模样,若有马车一鞭即到,非说是天要留她们多住。萧家人知她们在镇远候府住着,也不来寻人,只任着她们。

    说来也奇了,每每留宿的都是些庶‘女’,而嫡出小姐们来串‘门’,最多就是吃顿饭就回家,从不在外留宿。

    徐宜人催促道:“麻嬷嬷,赶紧带人拾掇客院,库里的好窗帘、‘床’帐等物都拿出来使。”

    温彩过了二‘门’,能看到前府几处院子,大管家见有人过来,远远瞧清是冬葵,加快步子,行礼道:“是六小姐。”

    温彩笑了一下,“大管家这几月可好?”

    “好!好!”

    温彩道:“你们几个把这几盆珍奇‘花’木送到安然阁去,对了,那盆四季发财送到桂堂,待候爷说摆那儿再摆到那儿……”转而又笑对大管家道:“你老可得保重身子,候爷、夫人还指望你帮衬呢,我经过畅园时,瞧里面的‘花’儿特别,给你老带了盆赏玩。”

    温彩取了一盆,让冬葵递给了大管家。

    大管家瞪大眼睛,“这是……是双喜临‘门’?”

    这盆是温彩嫁接失败的山茶‘花’,深红与浅红,浅红的只得一枝,深红却占了大半,但用来送人也还过得去。

    大管家笑着接过,谢了温彩的赏。宝贝儿似地捧着‘花’盆,这山茶‘花’真是奇妙,明明是一株呢,怎就开出两种不同颜‘色’的,近几日京城都在议论畅园的事,但凡有权有势的,哪家不以家中有几盆这样的宝贝‘花’为傲,甚至有的得了,就办赏‘花’宴,请人过去赏‘花’。

    呵呵,今儿,连他也得了一盆。

    这等的稀罕物可是宫里也难寻的呢。

    温彩只携了红燕进桂堂。

    冬葵与青莺忙着安顿的事,还想着许要拾掇一番。

    徐氏、徐宜人张望了一阵,先看到的就是两个小厮抬着一盆一人多高的‘花’木进来,那枝上看着几枝碧桃,娇‘艳’‘欲’滴。

    小厮禀道:“夫人,这是六小姐送给候爷的礼物,这‘花’叫四季如‘春’,又有别名四季发财,因四季都会开出‘花’儿来。”

    徐宜满是好奇,与婆子、丫头站在那‘花’盆前。

    有婆子惊呼一声:“倒是听人说京城有人家得了这样的东西,说是‘春’天开桃‘花’,夏天开石榴,秋天开芙蓉,冬天便是梅‘花’……天啦,这是怎么长出来的,瞧瞧,可是一棵呢,却有四种树在一起长……”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浣水月的小说独妻策,倾城花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独妻策,倾城花嫁最新章节独妻策,倾城花嫁全文阅读独妻策,倾城花嫁5200独妻策,倾城花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浣水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