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十三回 风来古刹西江月 魂回南阁淮灵生㈠

本章节来自于 忆潇湘 http://www.lishu123.com/104/104590/
    甬东,意为越甬东地,乃是先古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之称。海中洲,即为日后的定海县。此地以东有一岛,岛内有一圣山,梵语称之普陀洛迦,当地之人则口称小白华山,此地素有寺庙僧佛之事。山东南面,有一奇‘洞’,半浸海中,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岛民称曰“‘潮’音”。

    相传前唐大中元年间,有梵僧来谒‘潮’音,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以至于灵迹始著,自此之后,此间佛法遍地,香火不断,世人皆不舍险阻,前往参拜。其岛内本有些许人家,《墨庄漫录》中有记载称“山下居民百许家,以渔盐为业,亦有耕稼”,然待到十余年前,蜀僧真歇自长庐来山,经郡府请示朝廷,易律为禅,山上居民闻教音,皆离去,唯留众僧,普陀始为佛国净土,后称“海天佛国”。

    公冶白所言的甬东圣山,便是这普陀山岛,此地距金陵约莫数日的水路,易生当机立断,告知武叔、吴非语去意,二人也均是觉得应抢得先机。吴非语便托武叔重金买下一艘“客舟”,雇了三四十名老道船员,为易生此行保驾护航。

    众人也不胜感‘激’,在白‘玉’山庄内与吴非语相聚一夜,促膝而谈,甚是高兴,第二日便扬帆而行,朝着海中洲而去。

    说来也是凑巧,一路上顺风顺流,再加之诸多船员皆是久航之人,第三日近午,客舟便到了几近普陀岛的水道中,船员将此地成为“生莲水道”,众人微有不解。

    待到了正午时分,但见洋面‘波’涛微耸,登时掀起无数‘浪’涌,其状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众人见此,皆是暗暗叫奇,袁清雨、蓝秋、公冶白三人更是探出舷外,拍掌称好,满面笑靥。

    但听十数名升帆的船员齐声歌道:“莲‘花’洋里风‘浪’大嘞,无风海上起莲‘花’哟。“而船上其他船员接歌唱道:“一朵莲‘花’开十里呀,‘花’瓣尖尖像狼牙咯。”众人听罢,只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不禁也随之而哼,大笑而歌。一时间,欢笑声、渔歌声伴着‘波’涛,直穿云霄而上。

    过了大半个时辰,客舟便在东南方处靠泊。众人登岸之时,远远就瞧见东北向一座高山巍然而立,其间云海相拥,更是透出一股奇妙的朦胧之光。此山虽不似太行巨剑峰那般奇伟壮丽,然却是让人望而静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微妙之感。

    易生自知此行暗藏凶险,为免伤及无辜,就让领船的航头先行去邻近的小岛稍作安顿,以烟火为号呼唤。那近五十的航头为人爽快,未有二话便答应,领着一船人先行离开。

    六人一路而行,虽见此地山路,确有人迹,但却少有见到人家,仅是在沿海岸边瞧见零星的几叶小舟和渔夫在此间打渔,不免心觉奇怪。正诧异间,忽见远处有三人身影向此处而来。

    (翻阅资料数小时,更新有限,万分抱歉)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他山烟雨的小说忆潇湘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忆潇湘最新章节忆潇湘全文阅读忆潇湘5200忆潇湘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他山烟雨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