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小巴在年久失修的乡间公路上飞爬着,不时淹没在浓密的青纱帐里,若隐若现,宛若杂草丛中的一条游蛇。
车里人声嘈杂,徐水木翘着二郎‘腿’,‘胸’前叩着一本书,侧着脑袋睡着了。他大概梦到了母亲做的手擀打卤面,口水顺着嘴角抻出老长。旁边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笑眯眯地看着他。
突然,汽车“嘎——”地一声,停了下来。所有人都猛地向前扑过去,小姑娘条件反‘射’似的在空气中胡‘乱’抓挠了一下,正好碰在徐水木的胳膊上,小脸儿腾地红了一大片。
说时迟那时快,卖票‘女’人的大嗓‘门’儿里首先冒出一声:“唉呦妈呀!”接着,小孩子清脆而嘹亮的哭声响了起来。司机探出头去,骂道:“你妈的,找死呀!”头缩回来,好像骂得不过瘾,又补了一句:“‘鸡’巴徐家村,净他妈傻子”。
徐水木已经醒了,隐约听到“徐家村”三个字,顾不得擦嘴角的口水,喊着:“下车!下车!”侧身挤了出去。
徐水木跳下车,看见傻六在公‘交’车屁股后面吐吐沫,心想,“若不是这傻蛋,自己就坐过站了。”便从背包里掏出一筒小饼干,扔了过去:“哎,六儿,接着”。
傻六是个六指,也曾上过几年学,但上来上去连100都数不到,家里也就放弃,当个傻子养了。他接过饼干,宝贝似的攥在手里,讨好似的笑道:“木,你回来啦,嘿嘿……木,我拿回家啦……木,嘿嘿,我回去给娘吃。”说完扭身就走,好像害怕被人抢去似的。但刚走几步,好像又想起什么,回头喊道:“木,你老妹让人拐跑了。”说完撒‘腿’就跑。徐水木笑骂了句:“滚你妈蛋”,径直朝家走去。
徐家村是个人口只有百余户的小村落,全村除了老韩家,都姓徐,都是当家子。水木是徐家村第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是村里的骄傲,经常有家长拿他做榜样教育子‘女’:“好好学习,将来像木哥哥那样,考个名牌大学。不好好学,就会像傻六那样,让人笑话”。不过,老人们聚在一块却要叨叨:“徐有才这家伙,怎么日出了这么个有出息孙子,也没见他积啥德……。”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