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打开了,站在‘门’口的,是一脸笑容的孔繁超。。更多最新章节访问: 。
“恩公,好久不见啊!”孔繁超说着,伸出了右手。
刘靖华一愣,连忙伸出手跟他握了握,随即请他进屋。
“不进了不进了,我们还忙着布置场地呢。”说着,孔繁超越过刘靖华冲一果使了个眼‘色’,一果连忙弯腰去拎那些大包小包。
刘靖华连忙转身想要帮忙。
“不用不用,”孔繁超连忙阻止,“恩公您歇着,这点小事我们来就可以了。”
刘靖华只好停下,看着他俩里里外外地忙活。
东西运走后,孙若曦也告辞了,本来很难得的一次同一首歌音乐会,就这样草草收场。
翌日。
刘靖华睁开眼,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突然想起孔繁超跟一果。他们昨天晚上不会是忙了一夜吧,那些大包小包如果是零件,组装出来的东西移动很庞大。那么,刘靖华是不是应该去参观一下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刘靖华一个鲤鱼打‘挺’翻下了‘床’,草草地洗脸刷牙吃过早饭后,便上了七里山。
顺着上山的石路,刘靖华远远就看见半山腰的望河亭边上横着一个类似于大炮的东西。而望河亭周围,则围着一群老头老太。
刘靖华两三步冲到亭子旁边,挤进人群,发现孔繁超正疲惫地坐在亭子里,而一果正在体贴地帮他‘揉’肩,尽管她自己也是眼圈乌黑。
至于刘靖华之前在山下看到的“大炮”,其实是一个天文望远镜。这家伙长达三米,最宽处直径应该有二十公分,它现在正昂首斜指向天空,像极了古代海边戍边用的红衣将军炮,难怪刘靖华会看错了。
孔繁超周围,一群大妈摇着扇子兴致勃勃地问这问那,孔繁超很有礼貌地一一回答,只是口气十分疲惫。
“你们忙了一晚上?”刘靖华挤出人群,问到。
“哎呀,是恩公啊!”孔繁超一见刘靖华,连忙站了起来,“天亮前我们‘迷’糊了一会,不打紧的。”
“哦,那还没吃早饭吧,去我家吃吧?”刘靖华连忙邀请。
“吃过了吃过了,”孔繁超连忙摆手,“刘靖华们出‘门’都是自带口粮的。”
这话听着怎么像是民工?刘靖华赶忙找个石凳坐下,不然孔繁超见刘靖华站着他自己是肯定不会坐的。果然,见刘靖华落座了,孔繁超自己也坐了回去。
“这玩意是观察太阳用的?”刘靖华拍拍身边大炮一样的天文望远镜。
“不是,是观察月亮用的。”孔繁超连忙纠正。
“月亮?可是……”可是不是日食么……说到这刘靖华自己也反应过来了,所谓日食,不就是月亮把太阳给挡住了么!那么,说是观察月亮,其实也没错。
“恩公对月亮可曾有过研究?”一提到月亮,孔繁超似乎突然来了兴致。
刘靖华摇摇头,虽然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刘靖华听说过不少,但是说到“研究”刘靖华还真的谈不上。
“在地球上看,月亮跟太阳是一样大的,对吗?”孔繁超问。
刘靖华想了想,缓慢地点点头:‘肉’眼看来,太阳在每个时段的大小是有变化的,单说正午的太阳和午夜的月亮的话,大小倒是真得差不多。
“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刚刚好是月球距离地球的395倍,而太阳的直径也刚刚好是月球的395倍,所以在地面上看到的月亮,就恰恰好跟太阳一样大了。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巧合,您不觉得很神奇吗?”孔繁超手舞足蹈地比划。
刘靖华点点头,让他这么一说,确实有点……
“而地球的直径是12756公里,月球的直径是3467公里,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27%,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的比较大的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在九大行星之中有些行星块头很大,例如木星,土星等等,他们也有卫星环绕着,他们的卫星的直径比起行星本身往往很小,只有几百分之一。所以有月球那样大的卫星存在,在逻辑上说是很诡异的。”见刘靖华也来了兴致,孔繁超接着说,“还有,科学家做了实验,用小型登月艇对月球进行撞击,同时用月震仪进行观测,你猜怎么着?”
刘靖华茫然地摇摇头:“难道月震仪没有检测到震动?”
“答对了一半。”孔繁超打了个响指,“月震仪只检测到了表面‘波’即横‘波’,而没有检测到纵‘波’!并且,‘波’动足足持续了15分钟!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刘靖华摇摇头,刘靖华物理不好。
“代表着月球是空心的!”孔繁超夸张地大喊,把周围听得一愣一愣的老太太们吓了一跳。
“没错,月亮是空心的,而且,”孔繁超掏出杯子喝了口水,“而且月亮还极有可能是人造的。”
“啥啥啥玩意?”刘靖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人造的?”
孔繁超认真地点点头。
不是吧……刘靖华抬起头,看着明亮的天空,仔细琢磨:月亮自人类出现就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了,刘靖华记得书上说月球跟地球的寿命差不多,而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不过是近几千年的事,所以,月球无论如何不可能是人造的啊……除非,这里的“人”,是指外星人?
“月球面对地球的一面是相当光滑的,几大月海都是在月球的正面,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环型山。难怪月球能以非常高的效率反‘射’太阳光。现在刘靖华们知道月球总是以光滑的一面面对地球,而以粗糙的一面背对地球,这是不是告诉刘靖华们月球是为了照明地球上的人们而造的呢?”孔繁超问到。
刘靖华摇摇头,‘花’这么大力气做个人造路灯么?这理由也太……
“创造一颗类似自然的星体,利用它表面的反‘射’能力照明地球,这个想法很符合环保,因为不需要发电制造大量的污染,也很聪明,因为它能一次照亮整个地球黑暗的一面。虽然这是个很不可思议的想法,不过却也不无可能吧!”孔繁超见刘靖华不相信,循循善‘诱’,“如果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进步到这样的程度,我们会不会这样做?”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