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女’子主义的人曾经想过这种东西,但是现实社会中实在是太难实现了。-叔哈哈-要知道男‘性’的占有‘欲’是十分强的,东西都是如此,又何况是心爱的‘女’人呢,‘女’人,怎么可能跟其他男人共享?若龙族真是如此,那龙族的男人们活的可是一点尊严都没有。
“炼龙,对龙族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龙族还要用这种办法决定子孙的生死存亡?”刘靖华有些不可理喻地问到。
“因为这是天庭给制定的制度。”龙襄大人皱着眉头说到,“最早的时候,‘玉’皇大帝自立为王,想要一统天界。当年龙族为了天下苍生,不像再动战火,便委身其下。没想到王母娘娘想出这么狠毒的方法,想让龙族断子绝孙。龙王权衡利弊,还是答应了这种规章。在这种制度下,第一,龙族的人口一直被控制在天庭可以接受的程度之中,第二,龙族的两‘性’比例被控制,即使解除这种限制,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人口,第三,使得龙族的人大半属于力量型,拥有大智慧能够运筹帷幄的奇才少之又少。这些还不够,就在今年初,天庭突然又下达了一个更加荒唐的指令,‘逼’得天界龙襄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了。”
“揭竿而起?天界龙襄造反了么?”刘靖华一惊。
“不是造反,可不是造反……”赵莅龙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连连否定,“天界龙襄只是……只是请长假不上朝罢了。”
龙襄大人看了赵莅龙一眼,‘欲’言又止。
一看龙襄大人的表情刘靖华就明白了,天界龙襄百分之百就是造反了,只是在舆论上绝对不能这么讲。就好像古代的王侯想要造反时一样,为了进攻王城一定不能说造反,要说“清君侧”这样才能显得名正言顺。
“那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次天界龙襄之所以出离愤怒,是因为天庭在王母娘娘的策划下,向龙族下定了一条命令,命令龙族夫妻双方只能产一胎。”龙襄大人说到。
只能产一胎?开始刘靖华还没有转过弯来,觉得那也没什么,刘靖华国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就是一胎,这也没什么。但是刘靖华立刻就反应过来了,龙族原先一对夫妻能生两胎,这样才勉强能够维持龙族的人口,现在只能产一胎了,这岂不是……龙族有断子绝孙的危险啊。
“王母娘娘美其名曰解放龙族‘女’‘性’,因为一妻多夫的原因,龙族‘女’‘性’婚嫁后几乎一直处在生产期。但是,之所以会这样,也并不是因为她说的什么龙族忽略‘女’权什么的白痴言论造成的,而是九子成一的炼龙规则的产物啊。”赵莅龙痛心疾首地说到。
“既然炼龙百害而无一利,那么龙族为什么还要实行这种惨无人道的规则呢?”刘靖华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炼龙,的确可以产生高质量的龙族。如果不炼龙,今后的龙族,就没有龙珠了。”龙襄大人说到。
龙珠?这又跟龙珠有什么关系?
龙襄大人指了指鱼缸,道:“当炼龙窑中只剩下最后一只龙崽时,龙宫的工作人员便会把那只龙崽取出,放到别的科室继续接下来的养育。而他兄弟姐妹的残骸,便会被收集起来,炼化成龙珠。这颗龙珠会陪伴这名龙族一辈子,既是他最强大的法宝,也是他最重要的东西。毁了龙珠,对于拥有这颗龙珠的龙族来说,简直是生不如死的惩罚。龙珠还时时刻刻提醒龙族,自己的生,是以兄弟姐妹的死作为代价的,自己随时随地都应该做到最好,因为他是代表九个人活着。自己有任何的松懈,又怎么能对得起九泉之下给予自己生命的兄弟姐妹呢?”刘靖华点点头,原来大家经常说的龙珠是这么来的……这真的是……悲壮啊。
“我知道的对龙珠解释的最详细的一部文学作品是日本漫画家的作品《七龙珠》,如果按咱们的体制,应该是八龙珠才对啊。”刘靖华询问到。
“《七龙珠》的故事是真实的,鸟山明老师曾经接触过真正的七龙珠。七龙珠也真的有一些神力,但是无论是使用方法还是使用效果都跟他书中画的不一样。他是对七龙珠的事进行了艺术加工的。真正的七龙珠,其实是一颗。它是最早的龙珠,它像炼龙之后的龙族一样,使用同巢的兄弟龙的遗体炼制的。”赵莅龙滔滔不绝地说到。
“同巢的?可是,龙生九子,除去剩下的龙,应该是八条龙才对,怎么会是七龙珠呢?”刘靖华不解地问。
龙襄大人叹了口气,道:“听说过二龙戏珠么?”
刘靖华点点头,二龙戏珠刘靖华当然听说过,这可是我国自古以来就盛传的神话故事。虽然这神话故事就只有这四个字,完全没有细节,但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他们戏的珠,现在看来八成就是龙珠。但是,这跟七龙珠又有什么关系。
“在最早的年代并没有炼龙一说,龙族一巢之下的九个兄弟姐妹都可以好好地活下来。黄帝年间,龙王驾崩,龙王膝下的九个龙子龙‘女’为了王位,互相厮杀。其中,以龙长子敖钦和三太子敖昭实力最强。他们二人在这次厮杀中坚持到了最后,而他们的兄弟姐妹,则被炼化成了一枚龙珠,既七龙珠。七龙珠里面蕴含了其他七个龙子龙‘女’的元神,有着强大的法力,得七龙珠者得天下,于是,围绕七龙珠,敖钦和敖昭展开了历时一千多年的争夺。这一千多年,人类社会正从黄帝时期向夏朝过度,两个朝代的人都经历了二龙戏珠年代,并把它记录了下来,继而流传千古。后来,敖昭终于战胜了哥哥,拿到了七龙珠,一统了龙族,二龙戏珠年代结束。”赵莅龙娓娓道来。
“这也是为什么,历来我们华夏民族的皇帝圣旨又叫做‘昭’,而圣旨的落款全都是‘钦此’了。”龙襄大人补充道。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