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而言,江湖社会由游离于正常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之外的人群构成,他们不一定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固定的法律规范,但它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五‘花’八‘门’的团体和行业、相对稳定的规矩和道义、神秘莫测的隐语暗号,它们共同构成了江湖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地下社会。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73%68%75%68%61%68%61%2e%63%6f%6d一般来说,江湖中人都是以四海为家,‘浪’迹天涯,食无定处,居无定所,主要活动于都市码头和乡村庙会集市。狭义而言,江湖有“风”、“马”、“燕”、“雀”四大‘门’,“金”“皮”“彩”“挂”“平”“团”“调”“柳”八小‘门’:金‘门’(又叫巾‘门’,指星相、测字、风水),皮‘门’(行医卖‘药’),彩‘门’(戏法魔术),挂‘门’(耍枪‘弄’‘棒’、打把式卖艺),平‘门’(评书、大鼓、相声、说唱),团‘门’(走街卖唱、行乞),调‘门’(扎彩、鼓吹、杠房),聊‘门’(又称柳‘门’,指梨园戏班)。实际上,江湖行当比这四大‘门’、八小‘门’多得多,包括江湖术士、江湖郎中、江湖艺人、江湖骗子、巫婆神汉、窃贼、强盗、侠客、乞丐、清客、扶乩、马戏、戏班、娼妓、游方僧道等各‘色’人。
江湖是个被主流社会所打压的隐‘性’社会。江湖人作为社会上的特殊人群,尤其是他们结成的江湖组织,容易形成相当势力,与社会生活、政治变革发生密切关系。在江湖上挣扎谋生的游民不能遵守主流社会的规范,必然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和打击。从江湖中人来说,他们见多识广,多有一技之长,喜欢‘弄’枪使‘棒’,好勇斗狠,讲义气,结团体,往往成为社会变动或动~‘乱’的一股重要力量。尽管江湖中人以水陆码头为生活舞台,但传统乡村社会中也常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历史上众多农民叛‘乱’,其领导人和骨干分子,很多都有江湖背景。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