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90章 番外四

本章节来自于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http://www.lishu123.com/106/106333/
    王熙凤一直以为自己是脂米分中的英雄,寻常男人无法比的。在王家,父亲和母亲就她一个女儿,就连王仁这个被认作嫡子的,原先出生也不过是个妾生子罢了。

    所以她从小就被当做男子教养,论宠爱,就算是王仁都要让她三分,吃穿用度皆是上等。

    只是王熙凤学了父亲的心计,若是个男儿,在外面闯荡,说不准真的会有一番大能耐。只是她只是个拘在内院的女儿家,所能触手的只有那四四方方一片天。而她偏偏没学到女儿家后院该学的阴私和本事。

    原因无他,这些都该是母亲教导。但王熙凤的母亲,王子腾的夫人,出身武将之家,虽说出身也算高,但家中人口简单,又也是家中千娇万宠捧着长大,论管家还成,但其他方面,连自己都捋不顺,更别说教导王熙凤了。

    不然这位夫人也不会在和王子腾感情还不错的时候连着流产,又被妾抢先生了儿子。后来经历的多了,再加上王子腾忙着钻营,对女人美色并不在意,这位夫人才渐渐扳回一城,可惜只生了女娃,就再也无法生育了,不得不保养了妾生子做嗣子。

    王熙凤心中的几分毒计都是学自王子腾,但王子腾显然对后院女人争宠也没什么了解。

    王熙凤自幼和贾琏订了亲,虽说只是她姑妈口头上说的,但是贾王两家同气连枝,又有姑妈嫁了进去,自己进贾府是亲上加亲,理所当然,王熙凤自然觉得贾琏就该是自己的归属了。

    她也做好了准备,待进了贾府,一定要好好管家,大大风光一把。

    而王熙凤第一次尝到作为女人的无奈,居然是被贾府退亲。

    事实上这也并不算退亲,不然这就算贾王两家撕破脸了,就是贾赦那么混账的人,也不敢轻易尝试。

    王熙凤和贾琏的“娃娃亲”,只是贾王氏的笑谈,顶多算是贾母默认。而贾赦向来对贾母不敢多说什么,邢夫人又从来不管事,所以两家就这么默认了。所以贾赦突然要给贾琏找媳妇,王家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这一直都是贾王氏撮合,贾赦从来没说过什么同意之类的话,倒是抱怨过几句。这“媒妁之命,父母之言”,就算是贾母,也不能武断的给贾琏订亲事。

    何况这是在王家的女儿被皇上批了,整个家族的女儿名声都坏了之后。

    说起来,贾家只是把“娃娃亲”的事当笑话揭过,对外只说贾琏年纪到了,该定亲了,还是给王家面子了。

    在王家的女儿都坏了名声之后,王子腾本来还寄希望贾母能够以两家的同盟关系劝动贾赦。但是之后贾府大房二房分家,让王子腾彻底断了希望。

    他可是看明白了,贾家大房又多讨厌二房。借着这件事,他们连表面上的面子都不顾了。偏偏贾母也被吓破了胆,这次没有敢让贾政继续住在贾府。

    贾家的亲事吹了,王熙凤一个适龄的黄花大闺女,突然找不到亲家了,这让王家一下子慌了神,也给了王熙凤门头一棍子。

    原来女人的地位这么低,只要外面穿穿风声,哪怕不是传的自己,而是家中其他人,那女人的一辈子可能就毁了。

    王熙凤是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一整天,眼睛都肿的像个核桃似的,最后深深把自己哭病了。

    别说她多么强,王熙凤如今也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罢了。

    更可气的是,平时在府中没她地位高的王仁不但没有一丁点兄妹之情,别说安慰她,反而对她冷嘲热讽,似乎对她遭受如此打击十分高兴似的。

    虽说王子腾后来说了王仁一顿,也让王仁给王熙凤道了歉,但王熙凤多聪明的人,当她没了一叶障目的自傲之后,人一下子就清醒了。她明白,这兄弟是靠不住的。现在她还没出阁就这样,等她出了阁嫁了人,若是在婆家受了委屈,这兄弟不但靠不住,说不准还会落井下石。

    而自己的父亲倒是疼爱自己,但儿子才是一家的根本,不是?

    可悲可叹,为何自己是女儿身?

    只是王熙凤不是认命的人,她向来掐尖子要强。既然外面说王家女儿不识字,不懂法,不明事理,粗俗不堪,那她就要好好学,学个样子。以后嫁了人,和那些嘲笑过王家女儿的人比一比,到底是谁比较厉害。

    王熙凤现在学已经较晚了,但耐不住她人聪明,又有一股狠劲。为了练好一手清丽的小楷,她每天在手腕上绑着东西临摹字帖,到最后手腕肿的要敷冰块。她母亲抹着眼泪让她停下来,王熙凤就是不肯。

    王熙凤哭道,若不下一番苦功夫,她岂不是真的会被人看轻作践。

    王熙凤的母亲很自责。她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才和王子腾这个自诩为读书人的“文雅人士”没什么共同语言,若不是娘家给力,估计连王熙凤都留不下来。虽说现在王子腾的院子还算清净,但王熙凤的母亲明白,这其中有多少是王子腾没时间重女色,又有多少是自己娘家的关系。

    只是虽然她吃了亏,但王家养女儿的传统就是“无才就是德”,她婆婆也是个大字不识,最多认认账本的睁眼瞎,当她提出要让女儿识字的时候,还被婆婆好一阵说。

    想到这,王熙凤的母亲何尝不恨?

    本来觉得若是嫁入贾家,凭借两家的关系,以及有个亲姑妈照应,王熙凤应该过得不错,不会重蹈自己的负责。没料到反而是这个小姑子连累了自家女儿。

    王熙凤的母亲捶胸顿足,心疼女儿,却又不敢真让王熙凤停下来学习。不然若是王熙凤真的嫁不到好人家,才是要了她的命。

    不过王熙凤的母亲终于有了对女儿教导的主导权,那婆婆估计也觉得理亏,不再管王熙凤的事,王熙凤的母亲,赶紧求娘家花重金请了宫中出来的嬷嬷来教导王熙凤。

    王子腾夫人早就觉得自己吃亏在这上面,需要好好给闺女补补。只可惜被婆婆拦了下来,说那是小户人家的小家子气,大户人家规矩着,不要让那些人把王熙凤教导的阴阳怪气的。

    王子腾夫人暗恨,这婆婆年轻时估计是吃了这方面的亏,所以深恨那种人。但是这好歹是她亲孙女,既然她都吃过亏,想孙女怎么不吃亏才对,怎么因为深恨那种人,就不让孙女去学?

    真是老糊涂了。

    还好这次她终于松了口,不再管。

    王子腾夫人明白,这婆婆的意思是任由自己折腾,到时候王熙凤嫁不出去,就不是她把王熙凤硬养在身边十几年的教导错误,而是自己这个母亲这一两年的失责。

    王子腾夫人对王子腾说的当然不是后院阴私,而是说既然外面说王家女儿粗俗不堪,那就让宫里的教导嬷嬷来教王熙凤礼仪举止,一切按照宫里的来。那些人总不能说宫里的嬷嬷教导的举止是粗俗的吧?

    王子腾一听,觉得有理。不但同意了妻子的想法,还自己也托人去找。王家的事闹得也大,王子腾能爬到那么高的实权官位,实际上在官场上风评还不错,也有许多人或真或假的同情他,再加上皇帝对王子腾是真的有几分信任,所以也算是行了方便,让王子腾为王熙凤找回了本来是他请不回来的真正辅佐过某得宠妃嫔,只是那妃嫔前不久难产,就想着出宫的某心腹嬷嬷。

    这可是真的有真材实料的人。

    而王熙凤是多能屈能伸的人,她那一张嘴能把人哄出花来。而那嬷嬷估计也是有移情作用,三来两去,嬷嬷就对王熙凤上了心,并示意王熙凤求人把她的老姐妹也从宫里接了出来,两人一同教导王熙凤。

    而有了这两位从人吃人的深宫中出来的嬷嬷教导,王熙凤才知道,这女人之间的战争,居然那么残忍可怕。她也终于知道,自己母亲的苦处。

    贾琏最终娶了秦氏做媳妇。王熙凤本来不忿那秦氏地位比自己低,出身没自己好,居然是个父母不详的野孩子,居然能进贾府的门。

    嫌弃自己的人转头娶了大不如自己的人,料是谁也不会乐意。

    不过两位嬷嬷好歹是深宫里出来的,又是一度得宠过的妃嫔的心腹嬷嬷,对皇家的小道消息也是了解一二。她两又见贾家如此不按牌理行事,对那小道消息也就确认了。

    王熙凤这才知道那秦氏出身居然那么清奇,而贾家居然还有着如此可笑的打算。

    不过两位嬷嬷说,贾家的主意是打错了,就算是太子殿下知道了秦氏的身份,对这个女儿也是一点好感也没有的。话本里写的什么花魁和皇宫贵族的故事都是假的,越是大户人家,越注重儿女的出身。稍稍自诩高贵的人家,连贱婢怀孕都一定会打掉,就算生出来了,其地位也低的连下人都可以作践,更别说皇家了。

    太子殿下也是一时糊涂才会着了道,但他绝对不会允许一青楼女子有自己的骨肉。别说什么把那青楼女子改头换面成良家女子接进府,纸包不住火。当时太子殿下还深受皇上宠爱,那能近到太子殿下身的人,哪个不是被皇上扒了祖宗八代的?

    说不准那明明健康着的花魁的死,就有皇上的手笔,只是看着那是个女儿,就是那秦氏,当时也被认作是死胎,后面不知道怎么又活了。不过看在是个女儿的份上,皇上就当没这个人了吧。

    王熙凤听的毛骨悚然。她虽说对下人的性命不慎关心,耍起威风来,弄掉下人大半条命也是有的。但那是下人,而她如今还年轻着,在闺阁中,也还单纯着,对于那些阴私残忍的事并未见着,乍一下听到,那一条命就没了,简直吓出了一身毛毛汗。

    后来又听两位嬷嬷说,宫里这种事多着呢,三天两头就有宫女太监“暴毙”,其中很多小选上来的宫女女官,进宫之前也是小官地主的女儿,上次“跳井”的那个宫女,不就是个知县的女儿。

    这种事,常见着。而后院中被妾室害死的正妻还少吗?若王熙凤不想被人害,就要多学点,多看点,哪怕不害人,至少要知道害人的手段,才不会被害。

    王熙凤哪有不学的?向来都是她欺负人,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欺负她了?

    就算学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装了个半吊子唬人的才女,王熙凤本质上仍旧是那个呛人的凤辣子。

    只是那凤辣子披上了一层人畜无害的水晶皮,成了辣子馅儿的水晶饺子罢了

    后来,王熙凤终于找到了亲家,而她最终还是成了贾家的媳妇。只是那是宁国府的重孙媳妇,比贾琏还矮一辈。不过说起来,宁国府才算是大房,最后族长也会落在贾蓉,而不是荣国府哪个姓贾的身上,王熙凤还是满意的。

    再说了,荣国府人丁兴旺,她嫁了进去,不但上面有婆婆,还有婆婆的婆婆,这孙媳妇哪是那么好当的?

    而宁国府人口就简单了。贾母那一辈的人在年轻时候就跟着宁国公去了;而自己姑妈那一辈的又因为丈夫出家当了道士,一气之下卧床不起,一命呜呼;至于自己的婆婆尤氏,又并不是正经婆婆,只是个小门小户性格软弱的继室,据说连宁国府都管不下来。

    她一进去,就是正儿八经的管家人。

    虽说听说那公公花心,但这和她没关系不是?她只要管住自己丈夫就成了。

    王熙凤觉得,自己能在十八岁的时候嫁出去,嫁的门第还不错,也算可以了。何况贾蓉的那面貌,她偷偷隔着帘子望过两眼,还是看得起的。

    就算纨绔了些,但勋贵子弟,不纨绔的才少见。

    王熙凤就这样满怀憧憬的嫁进了宁国府。尤氏也如她所愿,在她刚过门就忙着让她管家。

    不过王熙凤在嬷嬷的教导下,并没有急匆匆的就去接了管家的权力。她借着自己新嫁妇的借口,推脱了几个月,待理顺了这家的大概情况之后,心中有数之后才想接手管家的事。

    而这一观察,就让王熙凤捂着胸口提不起气。原来这家大部分钱都是给贾珍买美人小妾用的,更可气的是,这家伦理道德居然乱到这种地步,那贾珍贾蓉父子,居然好共妻这一口!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两人还做到光明正大,那贾蓉的通房丫环从贾珍房间里进出都是光明正大的,而贾蓉调戏贾珍的小妾居然还是当着贾珍的面!两人把青楼女子“买”到家里,居然还是三人住一起。

    王熙凤现在哪还管什么管家?她直觉自己掉进了火坑。

    她又想到这是那自己的好姑妈的“补偿”,这还叫“补偿”?!哪怕嫁给一个寒门的官员,也比这一家子禽兽好!

    而这一门父子禽兽,尤氏也不是个好东西。她为了坐稳自己当家主母的位置,对贾珍的爱好逆来顺受就不说了,甚至还助纣为虐。王熙凤冷笑。谁说那尤氏手腕低来着?贾珍贾蓉父子在家中玩的那么过火,在外面也只是传出好女色的纨绔名声,把那真的肮脏事都隐藏了起来,难道不是尤氏的功劳?

    而那尤氏不但帮忙掩盖,还当起了老鸨,威逼利诱那些不愿意同时伺候两个人的丫鬟,连自己的陪嫁丫鬟都给了人,倒是她自己撇的干干净净。

    王熙凤看她急着交出管家的权力,恐怕是急着摆脱老鸨的身份,想把那肮脏事交给自己吧?王熙凤虽然自诩不信阴司报应,但也从没想过做这种恶心的事。

    她现在见着自己丈夫,都有些反胃。若不是嬷嬷劝着,她恐怕早就和贾蓉闹翻了。

    而让王熙凤更绝望的是,那贾珍居然还看上了自己。虽说因着王家的身份,贾珍也就是目光色眯眯了些,言语上暧昧了些,但对于王熙凤而言,已经是天雷轰顶般的感受。她甚至忍不住拔下自己头顶上的簪子,朝着贾珍那一双眼睛戳过去。最后,是嬷嬷拉了她一下,借口她中暑了,把她拉走,才不至于让她当场暴起。

    王熙凤回到房间里就忍不住哭起来,想要写信给家中求救。但这话刚说出来,就被嬷嬷批了。

    嬷嬷说,若这事真的被其他人知道了,哪怕是娘家,等待王熙凤的,轻也是常伴佛灯,重,就是个死字。

    不要指望娘家会为她出头,因为这种事是绝对不可能公开的,甚至连提都不能提。王家甚至不能对贾珍暗示什么,大家都要把这事装作不知道。不然毁掉的不是贾家,而是王家所有女儿的声誉。

    这种事,世人们向来不会怪逼迫儿媳妇的公公,只会说儿媳妇不检点和公公通|奸。若儿媳妇贞烈点,三尺白绫或是一头撞死,恐怕娘家才会偷偷摸摸的给自家女儿报仇。

    所以贾珍也只是表情和言语上调戏一二,这不过是他那老色痞子习惯这样看贾蓉的女人了。这两父子已经病态了。但是贾珍不是蠢货,他能接受贾母和贾王氏的建议给儿子迎娶了贾蓉,也是想着王家的权势的。只要王家不倒,王熙凤就不会有事。

    当然,这前提是王熙凤自己够硬气。若是王熙凤软弱些,说不得就被贾珍找着机会得了手。

    反正一个软弱的大家小姐即使被占了便宜,只要想活命,也不敢往外面说不是?

    若是王熙凤一副“你敢调戏我,我立马就跳湖自尽,到时候让正如日中天的王家河你们这个已经日薄西山的宁国府撕吧”的态度,贾珍也是不敢的。

    但是王熙凤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人,她看着贾珍就恶心,她也不指望王家能救自己,所以她决定自救。

    如果贾珍不死,她就会天天担惊受怕,连觉都睡不安稳,那么为何不让贾珍去死?

    王熙凤从来都心狠手辣,从来都不信阴司报应。

    王熙凤对着两位嬷嬷哭诉,说自己已经走投无路。而两位嬷嬷无亲无故,既然跟着王熙凤,那身家性命都在王熙凤身上。再说了,宫中性命这种事,还真不算什么事。

    王熙凤又不是拿着刀子去把贾珍砍了。只是软刀子杀人,这个她们擅长。

    这两位嬷嬷教王熙凤的就是害人的本事,现在只是害的不是女人罢了,其实本质上,不也就是人吗?

    下定了这个主意,王熙凤就更不会管家了。她要在这个家伫立不倒,就要计划着贾珍死后的事。谁知道贾珍死后,被贾珍压着的贾蓉,会不会变本加厉?现在好歹贾蓉还懦弱着,被王熙凤拿捏的住,又图着王熙凤的貌美新鲜,对宁国府中其他的女人正厌弃着。

    只有有了自己的儿子,把儿子攥在手中,她才算是真正在宁国府站稳了脚跟。

    于是王熙凤一边调理身体,一边对贾蓉曲意奉承,把贾蓉哄的服服帖帖。而对着贾珍,是能躲就躲;对尤氏,也是三番五次推脱自己刚嫁人,真对家事搞不太清楚。就算接了管家的事,也事事以尤氏为主,自己从来不拿主意,还三天两头“生病”,弄得尤氏更加烦恼。

    后来王熙凤有了身孕之后,更是把管家的事推的干干净净。她为了防止尤氏不放人,还专门跟娘家通了气,又三番五次往荣国府跑,讨好在宁国府也很有威望的贾母。

    尤氏才不管王熙凤有没有身孕,但王家的人出面了,贾母也出面了,她也只能让王熙凤好好养胎,凡事别想。

    邢夫人还专门来讽刺了一番,说她能好好的管着钱袋子,还老想着往外面推,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弄得尤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而王熙凤确认了自己怀的是个健康的男胎之后,就开始下一步计划了。她借着自己有了身孕,让稍稍有了点丈夫的自觉的贾蓉更加听话,然后在贾蓉耳边对贾珍挑拨离间,让本来就厌恶惧怕贾珍的贾蓉对贾珍越发厌恶惧怕,甚至到了一提起自己的父亲,就是一副恨不得明天就见不到他的模样。

    贾蓉在贾珍面前从来没有过尊严,贾珍甚至能当着下人的面,往贾蓉脸上吐吐沫,可想而知贾蓉在宁国府家中的地位,连贾珍身边得宠的下人都能蹬鼻子上脸的。

    贾蓉还是贾珍唯一的嫡子,这地位可是差的太狠了。

    贾蓉一直很自卑,但他又为自己是宁国府未来的当家人而自傲,这复杂的情感在自己父亲偏爱自己的女人的时候变成了扭曲。所以他也开始盯着贾珍身边的女人,似乎这样就能找回场子。而贾珍也不在乎这个,到最后,就变成两父子共妻了。

    贾蓉身边的女人,估计只有王熙凤是单独属于他的,所以王熙凤是格外不同的。而王熙凤还怀了他的孩子。

    贾蓉还算良心还在,他不想自己的孩子变成另一个自己。

    但是他不敢反抗自己的父亲。

    不过越发厌恶,厌恶到恨不得贾珍去死,这样家中一切都是自己的了,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什么都没有了。

    王熙凤要的就是贾蓉这种态度。她就怕贾蓉对贾珍还有感情。就算她对自己的手段再自傲,但她毕竟没有害过人,若真要追究起来,也怕自己被查出来。

    但若贾蓉恨不得贾珍早死。等贾珍死之后,贾蓉只会开心贾珍的没命,然后速度把人埋了,绝对不会去深究贾珍是为什么死。

    王熙凤确实胆大包天,心中存着害人的事,她还能好吃好喝,心情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贾珍终于要死了而畅快无比,第一胎生孩子也顺顺利利。

    王熙凤越发觉得,这就是老天看着她要除掉坏人了,给她的奖励呢。

    然后在王熙凤月子快坐完的时候,贾珍死于马上风,一个非常不名誉的死法。

    贾蓉果然如王熙凤所料,一点也没准备管贾珍真正的死因,立刻就把人收殓了,只把那青楼女子打死就算完事。

    他可算扬眉吐气了,从此以后他就是宁国府的主人了。

    王熙凤借着自己坐月子正“虚弱”,一听到公公“去世”,一下子“晕了过去”,心安理得的躺床上继续不起来。尤氏一个人搞不定,还是请了贾琏的媳妇秦氏来帮衬。

    王熙凤嫁进东府这么久,对秦可卿已经熟稔。她知道秦可卿不是多话的人,就算看到什么疑点,也不会说,也没人可说。

    她和秦可卿不存在利益关系。

    只是让王熙凤没料到的是,秦可卿居然早就是公主的人了,而她居然把这事的疑点告诉了公主。

    不过这对于王熙凤而言,不算是祸事,反而是意外之喜。

    她终于找到了除娘家之外的靠山,以后可以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了。

    嗯,现在是时候把东府管家的权力拿回来了。那尤氏,也早该休息了。

    只是没想到,那尤氏都成了寡妇了,还要给王熙凤找麻烦。

    尤氏居然在贾蓉孝期的时候,把她那两个狐媚妹妹接了进来,跟贾蓉勾搭上了,让王熙凤吐血不已。

    王熙凤倒不是对贾蓉有多深的感情,也没准备管贾蓉身边的莺莺燕燕——只要儿女是自己肚子里出来,那些女人有多少都没用。但现在是孝期啊!这两人还算是贾蓉名义上的姨妈啊!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木兰竹的小说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最新章节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全文阅读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5200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木兰竹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