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宁宇在听说以后,只是冷冷说道:“废话连篇,不服来辩!”。
而下一句就应该是,辩个毛线,来打开打!
随后不久,远东集团就将李宁宇这句霸气十足的话,用明码向各国发出通知,这是李宁宇第一次霸气全露,但并不是最后一次。
接着世界各国都安静下来,而远东集团也开始跟战败各国签订合约,亚洲方面,在二战后期日军也是渐渐越打越吃力,最后因为人员伤亡过多,最后不得不缓慢进度,但在东京和其他两座城市,遭到远东军团的核弹轰炸以后,震撼了小日本,因为三枚核弹,在东京造成57万人死亡、失踪165300人、受伤20万人,广岛25万人死亡、失踪人数达71379人,受伤人数近10万,长崎死亡23万人、大约15万人失踪和受伤。
面对远东军团核武器的威胁,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丧失,小日本军事内阁开始考虑投降,最后经过小日本全体国民的要求,小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最终的投降书是在远东海军北京号航空母舰上签署,远东炮兵司令孔小平将军代表签约,并接受小日本的投降,随后远东集团正式宣布,双方已经不处于敌对的状态中,并且对这次核武攻攻击,愿意做出适当的补偿。
而意大利的投降细节就大大不同,一战、经济危机、二战,随着连年的战争,早就使得意大利的经济崩溃,国家赤字严重,全国各地食品匮乏,饿死之人随处可见,可谓是民不聊生,所以最后意大利的军队自己崩溃,但主要是因为有两个原因,最后造成了这一切。
首先就是全球的经济危机,外加远东军团的海陆空三军封锁,所以在意大利投降以后,远东集团立即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意大利民众,而远东军团则是全面接受意大利的军事防务,其实包括十五座军用机场,七个海港基地,以及全部的兵工厂,并派出武警部队帮助意大利维护社会治安。
对于当时意大利的现状,李宁宇可以说做到了仁至义尽,首先没有拿意大利人民的一针一线,并且还批复了150亿亚元的援助,可以说是在雪中送炭,但协约国集团却在悄悄计划另一件事,因为看着意大利和法国都被远东军团控制,他们无比担心起来。
但是德国的投降,协约国的报复才开始正式展开,德国的投降签字仪式,在柏林无忧宫举行,按照远东集团提出的投降书规定,法西斯德国的投降书共有六项条款,1、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军事部队,向远东军团总指挥部无条件投降;2、德军最高统帅部立即命令德国一切陆、海、空,及纳粹党的党卫军停止一切无谓的军事行动,并且留在所在地点,等待远东军团进行全部解除武装,将德军所有的武器和军事物资,全部移交给当地远东军团委派的军官代表,保证对于所有舰艇船只、飞机,以及它们的发动机、壳体和设备,以及所有汽车、武器、仪器和一切作战用的军事技术装备,决不加以任何破坏和损伤。
3、德军最高统帅部立即指定相应的指挥人员,保证执行远东军团最高指挥部作出的所有进一步的指令;4、一旦遇到德军最高统帅部或归它指挥的任何部队,拒不执行本投降书的时候,远东军团最高指挥部可以采取认为是必要的惩罚措施,或其他军事行动;5、从本投降书签订之日起,德国的治安管理权,交由远东武装警察部队代为行使;6、本投降书有中、德二种文本,也是唯一准确的文本。
意大利、小日本、法西斯德国相继投降,自然就让他们的附属小国,跟着先后无条件投降,匈牙利、芬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印度临时政府、塞尔维亚、缅甸、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等等。
可以说在一系列的投降协议签订后,远东军团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大的武装力量,从东南部的西班牙一直到与俄国交界的波兰,从北欧丹麦一直到南欧与土耳其交界的保加利亚,整个欧洲可以说还有三个势力存在,一个孤岛英国、一个偏安一隅的葡萄牙、另一个就是俄国,而随后不久西班牙就出兵葡萄牙,面对远东军团欧洲陆地霸主的地位,以及没有参与一战和二战的强国西班牙,葡萄牙立即向英国求助,但此时英吉利海峡早就成了远东海军的自留海,英国就是想出兵也没有路。
所以没有过多久,葡萄牙政府就宣布休战,随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合并成联合王国,可以说只要远东军团在稍稍动一动手指头,就可以获取整个欧洲大陆,但李宁宇不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虽然是军人,但却不喜欢战争,更加反对毫无意义的战争。
只所以帮助西班牙征战葡萄牙,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葡萄牙和英国的密切关系,另外就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纯属一脉,大约在公元前1千年,凯尔特人就在伊比利亚半岛定居下来,罗马人于公元前219年初次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公元前140年,罗马人征服了葡萄牙,将其划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最后一直统治到5世纪。
亚洲、欧洲,此时的远东军团可以说已经统一了亚洲和欧洲,将整个世界陆地版图的一大半收入囊中,这样的情况怎么能让协约国集团继续无动于衷,可是英国现在很苦恼,因为如果和远东军团力拼,英国很有可能颗粒无收,而且美国最后一定是坐收渔人之利,所以英国当局将想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让美国先跟远东斗法,英国最后在站出来。
但美国人也不是笨蛋,不过随着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在美国发生以后,远东集团立即和美国的当局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