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两章,各位兄弟尽情的砸票吧!!!)
古老的滹沱河在山西大地上造就了一个富饶的忻定盆地。忻定盆地的西部坐落着雄伟的云中山泳,南边屹立着挺拔的系舟山,北部则有五台山脉的西麓连绵盘亘。石槌山,又名天涯石鼓山,即位于五台山脉西麓的群山之中。自古以来,石鼓山是崞县地面上的一大名胜,也是三晋大地上的一处风景奇葩。
今天的国内外游客大多知道在中国的海南岛有著名的“天涯海角”之美景,而殊不知早在千余年前,在三晋大地上却有一个“天涯地角”的北国名胜已先它而名闻于天下了。因为,海南岛的“天涯海角”的知名,实际上是在清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由当时的崖州知州程哲题写了“天涯”与“海角”两幅摩崖石刻以后才发生的事情。
若单讲山石景观,山西的天涯石鼓山应该要比海南岛的海畔石阵壮观不知多少倍,主峰海拔达一一一四米的天涯石鼓山,群峰罗列尤如犬牙交错,山势所指皆直插穹宇。当地人称,山名原本为“天牙”,“天涯”实是隋唐以前文人笔下风雅所致。
天涯石鼓山,当然要以其山中莲花峰上的肖形石鼓最为壮观。上得山去,便可见那天然石鼓群石支架,那“鼓槌”则形若巨勺倒扣,昂然翘首悍然擂下,直觉得有一种撼天动地的气势。游人从“鼓槌”下走过,如遇有风的天气,便能闻得阵阵“鼓声”。金代诗人元好问有《天涯山》七言长诗,诗中有“唤起山灵槌石鼓,汉女汀妃出歌舞”的妙句。好像他不但已经听到鼓声,而且这鼓声还能把汉女汀妃那样的古代美女从天国召来,真的歌舞一番呢!
猴子和郑飞已经换上杨大哥的旧衣服坐在饭桌前,衣服有点大,穿起来有点不伦不类,但是总比原来的强多了,边吃边听杨大哥讲这些关于石鼓山的趣事。好久没有正经的吃过一顿象样的饭了,虽说只是普通的山菜野味,也吃了个肠饱肚圆。
看挂在墙上的日历已经到了十一月初,想来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些日子风餐露宿饱受煎熬,这下总算可以放心的睡一大觉了。
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上午,草草的吃了点杨大哥母亲端过来的饭菜,听说杨大哥已经进山打猎了,忙道过谢后找了个借口溜了出来,一路上见村里石路石墙,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桥石栏随处可见。。。。。。令人称奇不已,可以称得上‘石头村’了。不时可以见到有靠墙根晒太阳的老人,跑跳玩耍的顽童。
好风景在路上!这话一点不错。这时候晨雾早已散尽,放眼眺望,远处的石鼓山峰峦起伏,千姿百态,一柱石槌直插云天。所经过的道路,都是满地青翠,鸟语花香。
“咱们怎么办?也不能总呆在这里啊,还是想办法回石家庄吧,估计单位的人已经把咱们找疯了。”郑飞停下脚步掐了一根地上的草叶放在嘴里嚼着道。
“恩,就算走也得和杨大哥打声招呼,他对咱们那么热情。”猴子道。
“杨大妈不是说他进山了吗,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郑飞道。
“难道就这样走了啊,反正闲着没事,咱们进山找他吧,帮着他弄点山货野味什么的,就当谢他了。”猴子道。
郑飞想了想也是这个理。两人顺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朝大山里走去,由于山谷地形独特,植被茂盛,再加之雨量充沛,湿度大,越往山里走越是迷雾缭绕,浓雾紧锁,使山林里阴气沉沉,显的神秘莫测,渐渐的浓雾已经将他们包围,在雾里根本辨别不清方向,只能沿依稀可辨的山路前行。
走了很长时间,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地方,这时山雾已经退去,四周清晰可见。“快看,那是什么?”猴子突然喊到。
郑飞聚目向前看去,一个巨大的石头建筑群伫立在前面,忙跑了过去。这个建筑群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了一个半圆形。这些石柱的形成的半包围圈内是几十个深约半米环形土沟。令人惊奇的是石柱中心的巨石,这巨石高约十米,看样子得有几十吨,更不可思议有的巨石居然是横架在两根竖着的石柱上的。
两人被这奇怪的巨石建筑吸引住了,郑飞更是不停的抚摸着几根石柱,石柱上面满是砂眼,很是粗糙,看石质应该是蓝砂岩。
“咦!怎么中国也有这种巨石阵。”猴子突然说道。
“怎么?你见过这东西吗?”郑飞听他一说忙问道。
“我怎么可能见过,只是听说过外国有这东西,没想到咱们中国也有。”猴子道。
“外国有?和这里的一样啊。”郑飞道。
“我在杂志上见过图片,和这里的类似。说的是在英格兰东南部的索兹伯里附近,有个叫阿姆斯伯里的小村庄。史前巨石阵就矗立在那里,这个村庄也跟着世界闻名。”猴子想了想道。
“我日!史前?那就是说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了,怎么可能,你看那上面架着的,这么重的石柱人力怎么弄上去啊,这些巨大的石头阵究竟是如何搭建的呢”郑飞问道。
“从巨石阵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它的出现一直在猜测,但是至今意见没有统一。但是可以肯定,巨石阵至少已由几千年以上的历史。几个世纪以来,没有人知道巨石阵的真正用途,也没有人知道是谁建造了巨石阵,而古老的传说和人们的种种推测,让巨石阵更增加了神秘的氛围。”猴子说道。
“总不会是上帝或外星人弄着玩的吧!”郑飞笑道。
“十二世纪初期,英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公元5世纪,亚瑟王的宫廷巫师墨林用神力从爱尔兰运来了巨石阵,而建造巨石阵的目的,是墨林准备用一座永恒的纪念碑来纪念亚瑟王的部下。当然这只是传说罢了,到了近代,考古学家普遍的认为这巨石阵是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或祭祀用的图腾。”猴子道。
“就算是什么神庙遗址,那个时代的人生产技术低下,更没有大型吊车等工具怎么,能把这么重的石柱放上去,真是另人费解。”郑飞摇摇头道。
“许多奇思妙想也这样应运而生。最著名的一个说法来自英国的考古学家朱立安,他曾经用“滑轮吊升”复制巨石搭建过程。”猴子道。
“完全用人力弄的吗?那一定需要很多人。”郑飞肯定的道。
“当然了,在一九九八年夏天,朱利安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考察,决定用最古老的建筑方法重新运送和竖立一块长八米,重四十吨的复制巨石,朱利安认为,如果只用滚木来运输巨石,滚木很可能会被压碎,于是,他和他的实验小组,把滚木放在一段木轨上,并在轨上涂上了油脂,朱利安相信古人有能力设计出这种轨道,而油脂是为了减少摩擦。朱利安动用了一百三十多名志愿者参与了这次实验,志愿者很快就慢慢移动了这块巨石。朱利安根据这次实验推算出,如果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造巨石阵至少需要三千万小时的人工,所需的人数应在数千人以上。”猴子喘了口气说道。
“这只是移动了而已啊。”郑飞道。
“听我往下说,据介绍,朱利安他们先挖了一个两米四米深的土坑,并将巨石的中心放在土坑边缘的上方,朱利安决定用压跷跷板的方式,把巨石拖入事先挖好的坑中。然而由于巨石太重,无法彻底使它垂直,他们采用了一个a字形支架,因为a字形支架比门形支架更为稳固,为了慎重起见,朱利安先用一个模型来计算需要拉绳的人数,他最后算出如果用a字形支架,要将近八十人才能拉起这块四十吨重的巨石。朱利安a字形滑轮支架产生效果,他们轻易地树起了第一块巨石。紧接着实验小组又用同样的方法立起了第二块巨石。”猴子慢慢的说道。
“咱们中国就没有人来解这个谜的吗?”郑飞想了想,忽然道。
“有啊,中国人怎么可能落在他人后面,记得我国辽宁阜新的退休工人叫王什么甲的曾经宣布他找到了巨石如何架起的关键因素。他觉得朱利安的办法并不实用,用他的方法,只需要两个人,花三个小时就可以把巨石架起来。”猴子道。
“他太牛叉了吧,只用两个人三个小时。”郑飞奇道。
“他把自己的方法叫做“垫升法”,就是用“天平的原理,重力差的方法”将巨石用木板垫升到所需高度。将巨石立好后,将准备运上去的横石放在与立石1米左右的距离,在横石的下面一侧挖一个小坑,再在横石的下面接近中间的位置与立石垂直的方向放入一个板木,横石就会一头挨地,一头翘起,然后压下翘起的一端,再将一个板木放在巨石下。就这样一直在巨石下面放入板木,板木达到立石的顶端后,将板木的方向由原来的垂直方向改为水平方向,再向上垫升约半米,将横石顺着垂直的板木滑向立石。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垫石过程。”猴子道。
“一个退休工人都这么厉害,佩服啊。那这些环形坑是做什么的,解开了吗?”郑飞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你换真会提问题,这也是令那些研究学者最伤脑筋的。这环状沟同样围成一圈,总共有五十六个。这些洞是挖好后又立刻填平,并且确定洞中未曾有石柱竖立过。为何当初要挖五十六个,而不是整数的数目?是研究学者极伤脑筋的。有个外国教授研究指出,在综合英国境内其它环状石遗迹的研究后他发现,这些洞的排列与金字塔的构造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它们同样运用了「黄金分割比」。他以英国环保局所绘制的标准地图为准,将标好号的第四号、二十号和三十六号洞穴连结后,便出现了一个顶端指向南方的金字塔图形”猴子道。
“有意思啊,和金字塔也有关系,难道就没有人在周围看看有墓葬什么的吗?”郑飞笑着道。
“二零零三年,考古学家在巨石阵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中出土的陪葬品有一百多件,包括金、银、铜等装饰品,陪葬品的数量要比同年代墓葬多达十倍,经专家考证,墓中的主人地位非常显赫,他就是阿彻。阿彻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两千三百年,而这个阶段恰好是巨石阵形成的时期,考古人员发现,阿彻墓中的陪葬品大部分来自阿尔卑斯山,从阿彻遗留下的牙齿形状和损坏的程度检测来看,他的童年是在阿尔卑斯山区度过的,他很有可能是来自瑞士或者是奥地利一带。如果是阿彻建造了巨石阵,那么被视为英国古老象征的史前巨石阵将会是一名外来人的作品。考古学家们推测,几千年前的维赛克斯人和阿彻都有可能参加了巨石阵的建造,但从他们分别生活的时代可以看出,巨石阵的建造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咱们要挖挖看吗?”郑飞听完兴奋的跳起来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