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华记得,扶苏曾经说过,他想要先跟匈奴一战,然后再开始修筑长城。而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免去毫无意义的多次消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想要阴山跟阳山中间的那片山谷。
这片山谷地理位置极佳,气候温暖适宜,水量丰沛,草木茂盛,乃是最好的牧马之地。对于早就有野心要自己养马,然后组建大秦骑兵队伍的扶苏来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但是这块地方打下来了,用不用,怎么用,却都是要在朝堂上讨论通过之后,才能落实的。
始皇会支持扶苏现在就养马招兵,壮大自身吗?当然不会。
所以这块地必须从朝廷手里要回来。怎么要,却又是个技术活儿。
荷华听到扶苏的话之后,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想把这块地当做粮食产地上报,划分在配给军中士兵们的土地之中,这样一来,分配权也就掌握在了他们的手中,根本无需经过他人之手。就算将来九原渐成规模,朝廷会派遣其他的官员来接任,对此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他才把临近那篇谷地的土地划分给了这些伤兵们。
土地划分结束后,就是垦荒工作。扶苏之前上奏朝廷,要求一批农具和耕牛,以作春耕之用。虽然朝廷没有如数拨下,但也有半数,勉强够用。
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将耕地全部开垦出来,扶苏跟蒙恬商量过后,决定暂停一日士兵们的训练,除了必要的巡逻和守卫之外,其他士兵,全部都投入到垦荒工作中去。
荷华跟着去城外看了一下,满目都是垦荒的人,显得热闹极了。
现在城外的格局非常的严整,基本上就是四个城门的方向,应对四个村子。说是村子,但实际上除了普通百姓之外,还会在这里安置一部分士兵,充作探哨。所以防御工作做得非常好,整个村子用土墙围住,东南西北各有一个瞭望的塔楼。屋子是土墙房,不虞被火烧,一间挨着一间排排并列,便于战时疏散。
而围绕着村子,便是将要开垦出来的土地。因为人多,进展非常迅速,这才过去一个上午,九原城北边的土地,已经翻了一半了。
刚刚解冻的土地十分柔软,还带着几分潮湿之气。翻开来之后,空气里都带上了这种泥土的气息,荷华深吸了一口气,笑着道,“我有点儿迫不及待想看到秋天这里会是什么情景了。”
蒙恬在一旁道,“是啊,九原适合耕种的土地不少,如果都能够种上庄稼,也许一年的收成就足够供给本地的军队所用了。”
对目前比较缺少钱粮的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诱惑。
荷华忍不住道,“其实蒙将军你有没有考虑过,让军队自己开垦一部分的土地,士兵们轮流劳作,供给军中?”
蒙恬皱眉,“这不好吧?”这一次事急从权,也就罢了。可士兵们本来是来打仗的,到了这里,倒变成了种地的了,未免本末倒置。
荷华道,“我听闻匈奴人全民皆兵,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放牧,为何我大秦的士兵不能?”
以前大秦以战养战,战争的缺陷一直没有被重视。但是想想后世汉武帝穷兵黩武,以致终于掏空了大汉的家底,就不得不让荷华引以为戒。
如果军队能够自己种地,自给自足的话,就要容易多了。
再说,大秦现在的军队数目,还是太多了。就算是按照荷华以前的做法,分成三种不同的军制,但是人数毕竟没有减少,还是需要朝廷养着。而且太平年间,又不需要打仗,人口只会越来越多,不想办法开源的话,总会出问题的。
不等蒙恬说话,扶苏已经开口道,“若是今年秋天,这些土地亩产能够达到平均水平,那就足够秋日与匈奴一战了。”虽然没有直接说支持荷华,但是言下之意,却是想要试试看了。
蒙恬想了想,也没有再反对。他们现在的确缺乏粮食。朝廷也不会给他们打仗的军饷,只能自己想办法。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调侃荷华,“荷华姑娘,虽说你每次提出的建议都不错,都能让我们有所得,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以后少提些建议。你与公子三言两语作出决定,可是要我去跑断腿的!”
“但我看蒙将军似乎乐在其中啊。”荷华分毫不让的道。
蒙恬反驳道,“非是我乐在其中,实在是公子一声令下,我当然不敢拒绝。”
“未见得吧?”荷华道,“我看蒙将军心里也自有主意,并没有那么听话啊。”
“好了。”扶苏打断两人毫无意义的争执,伸手将荷华拉到了自己身边,对蒙恬道,“以你所见,如果当真把这些土地全部开垦出来,需要多久?”
说到正事,蒙恬也立刻严肃了脸色,斟酌片刻才道,“如果像今日这般,所有人全都一起去的话,应该不出十日。”
扶苏却摇头道,“不行,如今只是特例,不可能日日都把所有人叫来垦荒,会造成军中空虚,万一匈奴人这时候来了,你让他们扛着锄头去应敌不成?”
现在开垦的是九原城周边的土地,让士兵们加入并无不可。但九原郡下辖三个县,九原县只是其中之一。因为这里是郡治所在,又距离边境最近,匈奴人随时都可能会来袭,所以不可能让百姓们过来之后,自己去建房子,开垦土地。
所以垦荒的工作是从这里开始的,由军队帮忙完成,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春耕的工作,然后好全力以赴的应对可能南下的匈奴人。
其他两个县,就只能派遣一部分人过去,配合那些迁徙来的百姓,自己去做这些工作了。
“那至少要留下三分之二的人马,这样一来,时间上就难说了。”蒙恬道。
“一个月。”扶苏道,“可够?”
“未必,只能尽力而为。”蒙恬低头想了想,才回答。
“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有多少就算多少吧。”扶苏略略沉吟,便下定决心,“就这么定了,一个月的功夫,也正好足够派人去采买种子。”
眼看这两人眨眼之间就把事情定下来了,荷华在一边也不免觉得好笑。
如果是在朝堂上的话,一个月的时间,都不知道够不够那些大臣们商量出一个章程来。等他们商量好了,时间早就过去了。可是在这里,做主的就是扶苏跟蒙恬,他们两人商量好了,就可以直接去做了。
也难怪他们都觉得北疆更自在呢。就算在别人眼中扶苏到这里来相当于是贬谪,但是他在这里能做的事情,要比在咸阳多太多了。
可惜他身上压着的担子太重,注定了不可能只局限在这小小的九原城中,不然的话,一直在这里,也不是什么坏事。
又过了几日,第一批迁徙的百姓终于姗姗来迟。他们进城那日,荷华换了衣裳,混在士兵之中,也跟着去看了。结果大失所望。
这些人虽说是迁徙,但是看着跟逃难的也差不了多少了。个个都是面黄肌瘦,衣不蔽体,满身脏污的模样,想必这一路上是吃了不少苦头。
荷华忍不住想起自己当初来北疆时的情形,呃……似乎也跟这些百姓们差不了多少。那还是有系统在,沿途还能借住在民居或是客栈内,眼前这些人却只能在野外露宿。
这么想想,也就释然了。现在看着可怜没什么,只要好好养,要不了多久就大变样了。
不过,荷华心里也不由嘀咕起来。也难怪蒙恬要担心这些移民们活不下来。这幸好是春天的时候来了,这要是冬天,恐怕就直接冻死饿死了吧?
百姓们到达之后,就要开始准备登记造册,办理户籍,以后这些就都是九原的人了。
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新的困难,那就是士兵们识字的人没有几个,更不要提做登记这种精细活儿了。荷华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自告奋勇的向扶苏自荐,领取了这份工作。
所以,现在,她坐在九原县衙大门口,摆上一张桌案,笔墨纸砚,然后就让百姓们按照原籍排好队,挨家挨户的上前登记。这是为了便于将相识的人安排在同一个村子里,免得他们初到异地,又没有熟悉的人,心中惶然。
登记结束之后,就可以把他们分配到四面的村子里,至于之后的领取农具种子之类的,就不是荷华的工作了。
荷华本来以为,这是一份非常有趣的工作。毕竟,她现在所做的事情,可是在书写历史。然而半个时辰过去之后,她已经两眼发直,手腕发酸,身体僵硬,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秦朝人的名字未免也太没有特色了吧?!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