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朝廷,各位臣属按正常上朝,今天的何太后也一起出席,就坐在小皇帝的左边,引起了下面臣属的猜疑。
昨日各方势力都被各种传来的消息一次次震荡,首先是丁原骑都尉被杀,使得大家对于能与董卓军队对抗势力是否会被其它方瓜分接收,后续传来并州军要与凉州军对决,大家又都想最好两败俱伤,重新洗牌,划分各方势力,这时,有两个名字已经被各方势力牢记,杀丁原的吕布,和吕布、董卓对峙的高顺。
谁知道才兴奋了不久,就有信使通知,封吕布中郎将、封高顺勇武校尉,是他们并州军和凉州军双方妥协,还是两边合作?
才不久,还在考虑是否需要通过自己的途径探听一下双方的虚实,就又传来新的消息,并州军新任命的高顺校尉,用百步穿杨的神箭,帮董卓麾下的将领解决了欲攻击守城士兵的鲍信,看来高顺也算董卓一伙的了!
就这么短短一天,让各方势力的首脑人物头痛不已,还没消化何进大将军被杀,宦官诛除的信息,董卓就这么进城了,董卓进城的一系列掌控军队的行动没完,丁原就和其对抗,当丁原小胜一场的时候,就这么被自己麾下的义子给砍了,然后这么一堆破消息再次让大家有点希望,又再打击希望,这样算下来,董卓在洛阳掌握的兵力应该接近十万,还能有谁抵挡得住。
平时已经很少开早会的皇帝,连同何太后也一起上朝了,先听听看是什么情况吧,这就是大部分官员如今的写照。
“各位大人,想来也知道昨天的事情了,现今皇帝年幼,还请各位大人赐教,以后我母子该如何应对董大人,如何自处?”何太后如此请求,内心何尝不是深深的无奈,大汉王朝居然落到如此,被一州牧逼迫如此。
何太后说完,没有看其它的朝臣,只是看向了拥有显赫世家的四世三公的袁氏,朝上站着的袁氏有四人,袁绍的父亲司空袁逢,袁绍的叔父司徒袁隗(wei),过继于左中郎将伯父袁成的袁绍,以及同父异母的袁绍之弟袁术,一家袁氏文武兼顾,何进当权之时,也颇喜欢用袁绍、袁术两兄弟领军,所以作为何进妹妹的何太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袁氏。
其实,此时的袁氏一家才是最郁闷的,本来以为诛除宦官之后,该到他袁氏家族走向辉煌,朝上朝下,哪里没有他袁氏影子,谁知道董卓带兵进城,不仅把原来何进的部队吞并了,居然连并州军也给整合了,这个董卓还真不是一般角色。
袁逢、袁隗是如此想,袁绍、袁术两兄弟就更加不服气了,袁绍看向袁隗,袁隗摸了摸胡子,袁绍会意的用手打了个手势。
这时站在后列的其中一员站出来说话了,“太后,董卓如此势大,留在京中确实不妥,不如封其司空之位,进入三公,但凉州叛乱一日不除也是后患,就派董卓去讨伐叛贼,如何?”
这官员讲完话,倒是让大家刮目相看,因为说出
此语的居然是右校尉淳于琼,一个带兵打仗的居然想出如此主意,关键是说得头头是道。
下面的官员开始小声议论,这里面的曹操倒是有点哭笑不得,“好你个本初,昨天和我信誓旦旦地说要弹劾董卓,背地里找来淳于琼,使用这个调虎离山之计,现在肯定是想用朝臣舆论之大势来力压董卓,在如此群臣之下,想来董卓也会妥协,不愧是条好计,想来这里面应该有袁隗大人在运作。”
不管下面的官员如何议论,看着自己少不更事的孩儿,何太后有些伤感,现在也就剩我们娘俩,以前的朝议,哪会有如此嘈杂,如果大哥还在,谁不都得听命行事。
“好,那就宣旨,”何太后刚准备替自己的皇儿拟定圣旨,就看见外面有一队人浩浩荡荡的涌进来。
为首之人当然是董卓,左边跟着的是
三国之大汉顺民最新章节第九章 朝堂之上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