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51章 孙策死亡考(三)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风云录 http://www.lishu123.com/11/11731/
    案发现场一:“许贡三门客”静候在孙策打猎的地方,安心等待独自打猎的孙策。



    疑点:孙策为当时江东最大的势力,防卫军是如何放任陌生的人,去接近直至让三人进入猎场的?许贡三门客,又是从何处,得到了孙策必经之路的确切消息???



    案发现场二:?三人将孙策面部射伤,还没来得及亲手杀掉他,就被随后赶来的孙策军队,乱箭射杀了。



    疑点:老大被人围殴,情急之下,小弟们激愤难当,将围殴者当场击毙,似乎情有可原。但是,身为江东小霸王的孙策,并非黑社会的大佬,他的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次危机,都跟政治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身为军人,当务之急并非杀掉案犯,而是活捉,并进行严格审讯才对。既然死无对证,又从何处听来这三人是许贡的人呢?



    案发现场三:??孙策受伤,自认为不久于人世,于是召见张昭等人,为顾命大臣。把江东大业的火炬,传递给了刚满十八岁的弟弟孙权手上。



    疑点:?孙策为何不再追究此事?我不相信,经受了这一次遇刺事件的孙策,忽然改信佛了,不想再造孽障。不要忘了,孙策此人具有极其强烈的报复心,不然,也不会对袁术见死不救,对陈登死咬不放了。那么,是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放弃追究呢?



    ???真相似乎遥遥无期,因为无论是孙策也好,许贡三门客也好,他们已经作古了,是不大可能爬出坟墓,跟我们解释前因后果的。



    死人不能说话,文字却能说话。



    要想让文字说话,我们不妨从时间节点上着手。



    第一个时间节点:孙策阴谋袭击许都。



    许都,当时汉献帝所在地。



    很显然,孙策这个阴谋如若成功,则意味着他将是“曹操第二”,最起码在政治上和民望上,占有先机权。



    可袭击许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描画绣花,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很可惜,从表面上看,孙策这三样都不占。



    献帝为曹操所有,而曹操????这个人在谋略上可以媲美贾诩,在政治上,可以媲美荀彧,在军事上,则几无对手。这样的人,会让献帝暴露在阳光之下吗?献帝可是曹操手中最大的王牌。



    没有天时,地利也无从说起。



    ??用孙盛(东晋史学家)的话说:孙策虽然威行江东,略有六郡。然而,黄祖在他的上游,陈登在他的心腹,且深险强宗,未尽归复。曹操、袁绍两虎相争,孙策还能够不顾凶险,去袭击许都,挟持献帝,做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春秋大梦吗?



    孙盛的话很直接,但的确切中了“孙策袭击许都?”,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害之处——试问,即便袭击到了许都城下,孙策有能力,短时间内就能攻下城池,顺利掳走献帝吗?没有这个大的前提,则孙策袭击许都,只能在梦里完成了。



    至于人和,也是不能说的秘密。



    孙策是用武力征服的江东,这对于整个江东大族而言,实在称不上心服。而自从孙策占有江东以来,从未实行过休养生息之策,一直处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的现象。而打仗是要粮食的,???农民一年就有这些粮食,不够将士吃怎么办?



    孙策解决的办法,简单粗暴,直接有效。农民没有粮食,就不要农民的粮食了,反正在江东豪族很多,他们的钱也很多。?在半是威胁,半是引诱的情况下,孙策获得了豪族很大家业,这无异于让自己站在了整个江东豪族的对立面。



    因此,孙策袭击许都的计划,必然会遭到整个江东豪族的反对。



    那为什么很多史书上,却言之凿凿的称孙策有袭击许都的计划呢?



    我们从第二个时间节点说起:在孙策死之前的同年正月(公元200年正月),董承等人因为“衣带诏案”,而被曹操诛其三族。



    ????前文有详细记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要讲的,只有一点:“衣带诏案”的发生,是献帝出于对曹操的恐惧,和对权利的向往,自内而外的自发行动。可献帝凭什么认为,只要写一封信,交给自己的心腹,就能逃脱曹操的魔爪,回复汉室的光辉呢?



    献帝或许天真了些,但董承等人,可都是一些官场老油条,他们会跟着献帝一起犯傻吗?不会提前说明自己的劣势吗?别说造反了,就是打个群架,也得提前设计好逃跑路线不是吗?为何官场老油条们,玩起了阴谋,就没有设计好逃跑路线呢?



    是他们故意不设计,还是对此次反曹有着必胜的信心?



    从董承等人后来的表现看,后者的可能性最大。



    第三个时间节点:???????孙策死后不久,官渡之战正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经此一役,权利的天平,倾斜到了曹操那一边。



    官渡之战以后要讲,这里就一笔带过了。



    之所以提到官渡之战,是因为这个时间节点太过巧合。



    在公元200年的正月,曹操同时办理了两件事,一是阅读陈琳发来的?????檄文,二是诛杀“衣带诏案”的主谋。



    ???檄文的内容,无非是痛骂曹操,同时,这也意味着,袁绍送给曹操的挑战书——有本事就开战,献帝什么的,我也要攥在手中!



    曹操当即并未出兵——注意,袁绍可是明摆着要攻击到许都的——而是诛杀了董承等人。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曹操的政治智慧——攘外必先安内。政局不稳,势必影响到整个战争结果。



    一个月后,曹操才开始排兵布阵,试探性的与袁绍部队进行接触。



    及至孙策死亡,曹操与袁绍才开始真正的正面对决。



    通过以上的案发现场、案发现场所遗留的疑点、孙策死亡引发的连锁反应来看,孙策之死,绝对不是仇人的私欲报复,而是有计划、有预谋的一次政治谋杀。



    真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孙策的死,让谁赚取了最大的利益。???????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闻风的小说三国风云录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风云录最新章节三国风云录全文阅读三国风云录5200三国风云录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闻风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