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孤城日落(十七)

本章节来自于 抗日之血色烽火 http://www.lishu123.com/11/11772/
    在南京固守得知柳成国自己送上门的找倒霉行为,林定远只是微微一笑了知,此刻蒋介石正对苏联方面失望之余,正计划着如何从苏联方面得到更多的军援,岂容柳成国在其背后搞三捻四?而且蒋介石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别人背着自己,也许可能是自己这样的事情干得太多了,所以蒋介石对于此类事情非常提防。

    柳成国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白崇禧出面再三进行周旋,最后柳成国只好含恨解职回老家反省。

    柳成国的离职让何应钦实为最大的受益者,他立即举荐自己的亲信门生何成奎出任南昌行营中将高参一职,原本这行营中将高参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

    但是由于首都南京已经成为战区,所以武汉、南昌的最高军事委员会行营就立即变成了实权单位驻地,行营高参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行营主任、副主任十几个人,而高参只有一个,现在又是战争状态,负责战略军事的行营高参突然变得炙手可热非常吃香了。

    时年三十三岁的何成奎可谓是风华正茂,年轻有为,年仅三十三岁的他就已经抗上了中将军衔,国内能够与他抗衡的也只有儿立之年林定远,但是林定远的中将晋升命令要到三天后才能宣布,所以对于何成奎来说,年轻位高又身处重位的他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军事研究和敌情判断,但是现在由于南京的固守,后方的最高军事委员会包括参谋总部都开始居功自傲蔚然成风,何成奎也自然不能免俗,好看的小说:。

    好似南京是他们固守的一般,殊不知他们的所谓战略和战术都被林定远丢进了垃圾桶,按他们的打法南京守不了十天,附庸风雅的何成奎整日无所事事,于是便写诗填词,整天之乎者也、往来无白丁!

    刚刚成立的第九战区副长官王瓒绪是前清秀才,八股文功底极为扎实,何成奎便将自己的诗词集《山河见》送上以求指点一、二,一来二去两人切磋的好不愉快,甚至成了忘年之交,交好之余两人开始利用战区的自动车队搞一些副业赚点外快。

    对于国府的高参们来说,南京既然有林定远固守自然是固若金汤,中国人的老毛病就是老子干不好的事情你也别想干好,所以在南昌行营对于日军近期的调动和战备则无人关心,就连最高军事委员会下发的协报,提醒日军近期在徐州方向运动之趋势,也都是一笑了之。

    在何成奎等人看来,春节将至,天寒地冻,部队对于作战物资的消耗更大,一向就地筹措物资的日军显然不会在此时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日军对南京的进攻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增援南京的各部队应该进行协调统一推进,给日军来个铁壁合围才是。

    何成奎的计划也符合的蒋介石犹豫不决的迟疑,毕竟与日军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决战,拼光老本对于蒋介石来说需要莫大的决心,

    既然蒋委员长都没说什么,那么底下的高参们自然愿意落得个清闲,每天养花遛鸟,或是咬文嚼字,附庸风雅,一个个优哉游哉好不自在。

    林定远要是知道这个所谓的铁壁合围的馊主意是何成奎出的,一准能够一个大耳光直接抽死何成奎,日军固然是疲惫之师,伤亡惨重也是事实,但是中国守军又何尝不是如此?南京血战至今弹药、粮食、武器、药品几乎无一不缺,林定远囤积的弹药的消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准确的说并不是超出了林定远的预料,而是超过了中**队的后勤补给能力。

    林定远封江拼命阻击日本海军逆江而上,但是原计划每天二百吨的物资补给实际上每天仅能完成不足五十吨,现在更加下降到不足十吨,对于偌大的南京守备部队来说,十吨补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之举,林定远给向南京救援的各路援军皆发去电报,但是回电确实清一色的请君勿燥,兄弟提大军星夜来援携手抗敌等等。

    实际上林定远也意识到了自己似乎有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感觉了,但是面对国家民族危难关头,自己还能计较

    抗日之血色烽火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一章 孤城日落(十七)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骠骑的小说抗日之血色烽火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抗日之血色烽火最新章节抗日之血色烽火全文阅读抗日之血色烽火5200抗日之血色烽火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骠骑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