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与城共存亡

本章节来自于 抗日之血色烽火 http://www.lishu123.com/11/11772/
    身为参谋总长载仁亲王认为帝国皇军在作战期间,强奸与抢劫以及任何形式的屠杀都是必须得到严惩的行为,尤其部队之内的朝鲜人与朝鲜部队,他们是军纪最为败坏的一群,比如这次第六师团所属的一支由朝鲜日籍官兵组成的部队,从淞沪登陆到杭州等地军纪一直荡然无存,屠杀支那伤兵与普通民众,就带给帝国非常被动的负面效果,据说这些朝鲜人把抢劫到的财务都在上海换成日元邮寄回了朝鲜,最多的一天就有七、八万元之多,帝国不应该姑息纵容这些令人不耻的行径,应该严惩一批这样的贪婪分子,并且解散朝鲜人组成的联队,分散到下属的各个部队,至少不要让日本籍朝鲜人形成**的中队规模,将其划入大行李队,战时补充之用。”

    坐在参谋总长载仁亲王一旁的畑俊六大将深深的吸了口气,望了一眼载仁亲王没度言语,因为说得是日籍朝鲜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当过驻朝鲜军司令官以及朝鲜总督的林铣十郎是最有资格说话,可以说组建超人联队等很多事情,都是林铣十郎在任时推动的,林铣十郎是居功至伟,现在朝鲜人联队出了问题,自然也有林铣十郎的份,否则功劳你都领了,黑锅给谁来背?所以畑俊六小有兴趣的望着白发苍苍的有些老态突现的林铣十郎,。

    显得一脸无辜的林铣十郎摸着自己的光头,有些非常无奈道:“朝鲜人本性就是性格卑劣自贱的民族,所以他们更加很容易狂躁起来,由朝鲜人组成的部队是非常不容易控制的,但是让朝鲜人加入帝国皇军的目的是在于以朝鲜人治约朝鲜的目的,以减少皇军在作战中的伤亡,如果将他们混编进普通的帝国皇军部队之中,只能说将坏风气扩散开了,不如集中管理得好,实在不行我们可以采用杀一儆百的方法,朝鲜人与中国人不同,中国人在某些程度上看是杀不服的,而朝鲜人则一杀就服,对朝鲜人只要让他们知道帝国的武士刀的锋利就足够了!”

    林铣十郎说完之后,非常无奈的望了一眼载仁亲王,明明是朝香宫鸠彦亲王在南京出了大问题,并未占领南京却放言说攻占了,最后连自己都在杭州丢了性命,加之在雨花台被中**队击毙的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明明是身为皇族的朝香宫鸠彦亲王这个猪头办错了事情,但是在御前会议上身为参谋总长载仁亲王简直是在胡说八道,军事上的失误非要扯上政治?而政治上面的问题又要牵连上军事?到头来就是要为朝香宫鸠彦亲王开脱,现在白痴都明白,如果朝香宫鸠彦亲王得以开脱,那么如此大的黑锅要谁来背?

    在与会的全部将领看来,这次御前会议就是不折不扣的一个大粪坑,那么身为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就是不折不扣的日本第一的大搅屎棍,最后的结果则是朝香宫鸠彦亲王成了英雄,但是有人成英

    雄,自然也要有人背黑锅,所以大家关心的是黑锅到底谁来背。

    此番御前会议是在南京攻略遭遇空前挫折之际召开的,用与会将领的话说就是准没好事,身为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搅局者,而且之前参谋副长石原莞尔的事件上,载仁亲王就是借着扩大派干掉了自己不喜欢的石原,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水搅浑,让大家都摊上责任,似乎在朝香宫鸠彦亲王的问题上一些事就都好办多了。

    一直坐在位置上一言不发的裕仁天皇眉头紧锁,南京攻略原本是一次让人激动人心的战略层面的战术行动,南京作为公认的易攻难守之地,却让中**人防御得固若金汤如同铁桶一般?这才是最让裕仁天皇难以接受的,犹豫了许久裕仁天皇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南京攻略的惨痛教训让朕难过不已,同时想到了石原莞尔发表的所谓最终战争论,朕也就会想起满洲事变的功臣们,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人,现在他们都在支那为朕和大日本帝国在竭尽全力的拼杀,民间相传说石原莞尔一直都有日本第一兵家的称号,为何我们大日本帝国的第一兵家能够悠闲的转入后备役享清福?难道帝国的命运不及个人的享受重要吗?朕要让他重返战场,诸位!大日本帝国面对明治维新以来最大的危机,俄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都在看着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兵锋竟然在南京孤城面前被阻挡住了吗?朕亲自下达了三次奋勇战诏书,但是南京还在中**队的手中?如果我们得不到南京,那么就让南京变成一片废墟吧!”

    裕仁天皇停顿了一

    抗日之血色烽火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三章 与城共存亡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骠骑的小说抗日之血色烽火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抗日之血色烽火最新章节抗日之血色烽火全文阅读抗日之血色烽火5200抗日之血色烽火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骠骑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