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平淡,却也经不起时间的不等人,转眼间,就到了李冬儿出嫁的日子。
跟李春儿风风光光大嫁那天的热闹想比,李冬儿出嫁的这天,却是要冷清许多。好在这一天,身为二伯和二伯娘的李大福和江氏,还有身为大伯娘的赵氏都从县城回来了,就连新婚燕尔,初为人妻的巧儿也跟着一起来了。
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嫁给自己相中的男人,然后过着平平静静,踏踏实实的日子。出嫁当天,又有亲人相送,看着自己上花轿,对如今的李冬儿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比起跟着高氏一起离开的李秋儿,李冬儿绝对是幸运的。
看着大红花轿渐渐地在视线中淡出,李大贵因心中的不舍,终是没忍住,深深的抹了一把泪。
李大贵此时的心情,对于同样嫁过女儿的李大业来说,可是身有体会,忙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那周家娃子是个好的,冬儿丫头一定会幸福的!”
“大哥,我知道!”对于周林这个女婿,李大贵心里还是很满意,成了亲之后,只要两口子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愁日子过不好。
只是,一想到自己一手拉扯大,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女儿突然就成了别家的媳妇了,李大贵这心里当然是难受得紧,却也明白女大不中留的道理。
压下内心不舍的情绪,李大贵收回望向花轿离开方向的视线,招呼着李大业等人进屋去。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想着以后就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守着这屋子了,内心又是一阵伤怀。
今天是李冬儿出嫁的大喜日子,李大贵这个做爹的心里的感受,众人都能理解,将堂屋留给李大贵,李大福,李大业三兄弟聊天,赵氏和江氏则招呼着李春儿和巧儿进了厨房。
李大贵家里没个主事的女人,今天的午晌饭也只得够她们来整治了。
“娘,二嫂如今这胎位可是坐稳了?”李春儿搬了个凳子放到负责烧火的巧儿身边,在她的搀扶下,缓慢的坐了下来。
赵氏一边淘着米,一边笑眯眯的道:“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你二嫂这胎可算是坐稳了。要不然,娘今天也不能安心的和你二婶子回村子里来。”
家里的日子好过了,最近又是喜事连连的,赵氏整个人瞧着就年轻了不少,将洗好的米倒入锅中,望着李春儿高挺的肚子笑眯了眼,叮嘱道:“你这生产的日子也快了,什么事情都得仔细着点,其他的事情,你也别想太多,安安心心的等着孩子降生就成。”
“娘,我知道。”李春儿笑着点点头,调侃道:“您和爹就等着做姥姥,姥爷就行了。”
闻言,一旁的江氏也笑眯了眼,一边洗着菜,一边道:“可不是,抱完了外孙,又要抱孙子了,这可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
“二婶子,您也别羡慕爹娘,说不定要不了多久,您和二叔也得准备着当嬷嬷,爷爷了。”说着,李春儿就朝着一旁的巧儿挤眉弄眼道:“堂嫂,你说是不是?”
知道李春儿那喜欢调侃人的性子,巧儿也不在意,想着这个月自己的小日子迟了几天还没来,内心也忍不住有些期待,但到底是不太确定,这个时候也不好说出来,万一只是自己多想了,免得大家空欢喜一场。
可看着江氏灼热的目光,巧儿也知道她现在是盼着抱孙子的,只得含糊的嗯了一声,便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一瞧她这样,不说江氏一阵激动,就是李春儿和赵氏也是内心一喜,忙问道:“巧儿,你是不是有了?”
感受着三人热切的视线,巧儿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只好吱吱唔唔的道:“我也不太确定,只是这个月小日子迟了好些天,也不知是不是……”
后面的话没说完,但其中的意思,李春儿三人却是明白了。
虽然三人都往好的那方面想,却也知道,女人每个月的小日子偶尔迟个几天,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毕竟没有经过大夫的确认,也不好抱太多希望。
江氏按捺住内心的欢喜,忙道:“巧儿,你也别太有压力,将心放宽一些,孩子的事情有时候也得靠缘份。吃过午响饭后,让人去请个大夫来瞧瞧,确诊一下。”
“嗯。”江氏的话,让巧儿内心一阵感动。
见江氏和巧儿婆媳两个处得好,李春儿也很为巧儿高兴,便笑着道:“二婶子,你们好不容易回村子一趟,也别急着回县城去,多在村子里住上几天。知道你们要来,婆母可是一早就让人将房间准备好了,说是要好好的和您,还有娘说说话。”
江氏和周夫人的关系本来就不错,时常都会坐在一起聊聊家常。而赵氏也因为周天楚和李春儿的关系,与周夫人处得好。当时周天楚和李春儿还没有成亲,李家人也没有搬去县城的时候,三人都会经常走动,坐在一起拉拉家常。
自从李家人都搬去县城之后,这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每次赵氏他们回村子,都是因为有事情,而且每一次都是急匆匆的,也就没有多少时间聚在一起聊天了。
赵氏和江氏也是知道这个原因,所以,也就没有拒绝。再说,如今三人的关系都是亲家的关系,可不能因为隔了距离,就让它疏远了。
只是,想到要住到人家家里去,江氏和赵氏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可一个家里因为常时间没人住,要重新打扫一遍出来住个几天也实在是麻烦;而一个家里正在起新屋子,更是没地儿去,如今也只好去麻烦人家了。
于是,赵氏很不好意思的道:“春妮儿,也只能给你们添麻烦了。”
赵氏这话说得客气,却是将李春儿逗笑了,“娘,您这说的什么话,哪有当娘的还跟自己女儿客气的道理。”
赵氏晓得她那话说得太过客气,可周家毕竟是自己女儿的婆家,比不得是在自己的家里,笑了笑,便转了话题,朝着一旁的江氏道:“如今冬儿丫头嫁人了,这家里可就只剩下三弟一人,冷冷清清,瞧着就怪凄凉的。他的岁数也不是很大,还是得找个伴将日子一起过下去。上次你大哥,还有二弟跟他提过这事儿,也不知道他如今是个什么想法?”
都是一家人,赵氏和江氏说这话,也不避着李春儿和巧儿两人,只听江氏道:“三弟这事儿,到底是他自个儿的事情,我们做嫂子的也不好说太多,单看他自己的想法。”
“唉,三弟也是个苦命的。”想到李大贵的事情,赵氏也只能长叹一声。
厨房这边,赵氏和江氏聊着有关于李大贵再娶的事情,而堂屋那边,李大业也正提着这事情,“三弟,你也到了这个岁数,现在冬儿丫头也嫁人了,上次大哥跟你提的事情,你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李大业这话说得直接,李大贵想装听不懂也不行,只好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哥,二哥,你们上次与我说的事情,我也仔细考虑过了。可我如今也到了这把年纪,想要再娶,也不是一件易事。我如今什么也没有,守着这三间屋子,还要靠着你们接济过日子,又有谁会愿意嫁给我。”
顿了顿,又道:“就算有人愿意嫁给我,可要是和那高氏一样,是个不会过日子的,那我也情愿一个人守着这三间屋子。”
对于自身的情况,李大贵的心里也有数,虽然他是极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的到老,想要找个伴儿一起过下半辈子。可诸多的原因,还是让他的心里有些迈不出那一步。
听他说起高氏,李大业和李大福的眉头就同时皱了皱。
要不是因为高氏不安安分分的过日子,非得去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把一个好好的家弄得如今这般模样,三弟又怎么会落得如今这般凄凉的模样。
事已至此,李大业和李大福也不好再去说高氏的不是,毕竟她已经离开了这个家,以后对李大贵的生活也造成不了影响。
现在最主要的是,让李大贵的后半辈子不至于太过凄凉。
虽然因为李大贵提起高氏,李大业和李大福此时的心情不怎么样,但从他的话语中,还是能听出他的意思。
再娶,李大贵还是同意,可因为各种原因,让他的心里对这个提议很犹豫。
不过,李大贵能有再娶的这个想法,李大业和李大福的心里还是很高兴。他们三兄弟,就数李大贵这个弟弟的日子过得不好,他们看在眼里,心里也不好受。既然他当初听了他们的劝,与高氏和离,重新回到清水村生活,如今留在身边的唯一一个女儿也嫁做他人妇,他们做哥哥的自然希望他日子越来越好。
想了想,李大业便对李大贵道:“我们只有三兄弟,如今我和你二哥家的日子好过了,自然也不会落下你。现在村子里的人,哪个不羡慕咱们李家。再说,咱们也不是非得娶个黄花大闺女回来,村子里那些个守寡的也不是没有,只要是个会想的,都会考虑再嫁。”
李大贵的岁数摆在那里,所以,李大业一开始劝他再娶的时候,就没想过要给他找一个未婚的女子。想得多的也只是找一个年纪轻一点,最好是没有孩子的寡妇。
当他这话说出来的时候,李大福立马接口道:“大哥说得有道理,就算咱们村子里的没人肯再嫁,邻近那么多村子,总会有的。”
想了想,又道:“再不济,咱们就出钱去人伢子那里买一个媳妇回来。”
在县城待得久了,见到与听到的事情多了,买卖人口这种事情,李大福自然也听到不少,此时能有这种想法,也是正常的。
听到他这话,除了李大贵一阵惊讶之外,李大业倒是没多大反应,想来,他的心里也这么想过,于是便道:“先让你大嫂去找了村子的里的俏媒婆帮着访访再说。”
吃过午响饭,江氏和巧儿忙着收拾桌子,李大业则是拉了赵氏去了院子里的角落那里嘀咕了一阵子。
下午的时候,赵氏就去了俏媒婆家,而江氏和巧儿则是陪着李春儿回了周家。
至于李大业三兄弟,则是去了新屋那里,看看有没有要帮忙的。
一回到周家,李春儿立马吩咐了车夫去将镇上的刘大夫请来,这可把周夫人吓得不轻,以为是她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忙拉着她询问道:“春儿,这好好的让人去请大夫来,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
瞧见一旁一脸绯红的巧儿,李春儿浅笑着安慰道:“娘,您别紧张,不是我,是巧儿身子有些不大舒服,我才让人去请刘大夫过来帮她诊诊脉。”
“可把我吓坏了。”见她没事,周夫人立马松了一口气,随即看向一旁低垂着头,一脸不好意思的巧儿,见她也不像是身体不舒服的样子,再看一旁江氏隐含期待的眼神,顿时明白了什么,于是笑着道:“等刘大夫来了,可得好好瞧瞧。”
说着,就招呼着江氏坐,又吩咐人上茶,上点心。
知道她们许久没见,肯定有很多话说,李春儿也不多待,拉了巧儿回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巧儿以前是周家的丫环,虽然现在是自由身,还嫁了人,可她也算是从小在周家长大的,对周家的感情不可谓不深,现在回到周家,就感觉回了娘家一样。特别是跟着李春儿回到院子,聊了没一会儿,就有几个以前相处好的姐妹过来看她,心中就有些激动。
那几个丫环见到容光焕发的巧儿,也是一个个显得有些激动,可碍于李春儿这个少夫人在场,也不好太过没有规矩,只得眼神殷切的望着浅笑嫣然的她。
看着那几个丫环殷切的眼神,李春儿轻轻的笑了。
巧儿是个孤儿,在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娘家的亲人,此时回到自己长大的周家,又见到昔日处得好的姐妹,那种难言的心情,李春儿也能理解,于是笑着对她和几个丫环道:“堂嫂,今天天气不错,你们姐妹几个又难得见一次面,不如去花园走走,寻个亭子好好的叙叙旧。”
“谢谢少夫人。”一听这话,那几个丫环立马笑着向她拂了个礼,便拉着巧儿出去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