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来的一幕让众神措手不及,浮霜上空的乌云并没有消散,反而不周山所有的乌云都瞬间聚拢到了一起,酝酿着更加毁天灭地的力量。
原来,十道天斧之刑不过刚刚施行六道,看如今的形势,大有后四道刑罚一同施行的趋势。若是如此,浮霜能够抵抗住的几率便降至最低。
须臾,乌云之中的光芒聚集成为一根硕大的光柱,直指空中那团银色的光团。相较之下,银色的光团如砂砾般,在巨大的光柱之下毫无反抗之力。
就在众神屏息的瞬间,光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着浮霜而去。当银色光团被击中时,一股巨大的毁灭力被一层淡淡的光层所反弹,随后四周散射开来,瞬间,硕大的光柱便缩小了一倍,击中了银色光团。
众神都惊疑不定,双眼直直的看向笼罩着浮霜的光柱上出现的丝丝裂痕。刚刚的情形就仿如浮霜的灵识得到了其他力量的庇护一般,但结界内是任何神灵都无法动用灵力。
整个不周山此刻犹如死水般沉寂,众神都等待着浮霜从结界中走出来,千年前的场景今日又一次重现眼前,千年前的震撼从未减退分毫,今日亦然。只是,千年前的判刑者成为了今日受刑者。
但过了很久很久,浮霜依然没能从结界走出,因为结界并未撤除。难道还有另外三道刑罚未曾降下,只是后面的刑罚威力会更大?
接下来的事实证实了众神的推测。三道酝酿良久的刑罚一道接一道的降下,并未给任何人留下喘息的时间。只是,三道刑罚如同前一道刑罚相同,被莫名的力量所挡去了大部分的破坏力。
终于,笼罩着浮霜的光柱渐渐散去,同时,她的灵识也缓缓地回到了体内。体外毫无伤痕的浮霜瞬间向着高台下倒去,毫无意外的落入了神荼怀中。
当神荼抱住浮霜时,僵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裂痕,里面盛着满满的心疼和担忧。片刻后便消失在高台之上,同时消失的还有郁垒和一脸愧疚的女娲。
看到主要人物都已离场,诸神也神色复杂的渐渐散去。众神的目光都焦距在浮霜身上,并未有人在意到天柱下双生花的枯萎之势。
随后的千年内,整个不周山都十分寂静,虽然每日的黄昏之议依然如常举行,但大殿中却少了两道身影,最具权威的两道身影。神荼将所有事都全权交于郁垒之手,而议论之事无非是人间之事,人间的喜怒,人间的繁息。而不周山天柱下的双生花已经被所有人所遗忘。岁月于他们而言仿佛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意义。除却那小虫的不断进化,从蛹到虫,再到妖,而后化为仙。而冰墨也已经一改最初的态度,对小虫尤为宠爱,竟花费了数百年的光阴为小虫取名,名唤姝蓁。由此可见,冰墨对之宠爱大有超越炎玦地位的趋势。
但,反观人界,情势与神界大相径庭。人界在众神的相助下,繁衍生息,欣欣向荣。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