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宁是一座因矿产资源而成名的老工业城市,伴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在慢慢转型。,最新章节访问: 。几任市政fu一直想依托省城,变成以机器制造为主,旅游服务为辅的城市。新城自然是未来工业聚集区,老城区则是为了旅游和服务行业准备的。新领导班子上任开始,对城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老城区拆迁大半个城。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有时根本不考虑招商后的后果,结果,一个人口240万的顺宁市,在市中心方圆五里范围内,聚结了顺宁海商集团、顺宁商业集团,以及万事达集团的商场。其中,海商集团是多年的国有单位,可谓一家独秀,多年的底蕴让它一直名声在外。上海申海商业集团几年前参股进来,改称海商集团,利用多年的商誉,赢得了顺宁人民的光顾,价格也算可以。而近年来,招商而来不少商业巨头,在顺宁遍地开‘花’,如今的商场雨后‘春’笋般建成,开始时,顺宁感到了快捷方便,甚至希望价格能便宜,不想,有头脑的经营商,垄断了顺宁各大品牌销售,价格因为租金的原因,不降反升。往往商家形成了垄断之势,真正的实惠倒少了许多。万事达的‘成’人商场衣服都非常上档次,价钱也贵得离谱。三口人转了一圈,也没有看到合适的,就到儿童服装商场,去给格格看衣服了。
设备厂搬迁因为双方的分歧被无限期搁置下来,周围的土地被同一个开发商开发完毕,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设备厂的居民区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变得越来越不协调。为了不影响城市形象,有人提出用广告牌遮挡的办法。这个提议不仅遮挡住棚户区的寒酸,而且可以用作广告模板,可谓一举两得。开发商得知后,主动提出广告牌费用他们来承担。随着广告牌的竖起,设备厂住宅区便被分割出来,仅在一条通往河提路的小马路旁,留了一个出口。每天进进出出的设备厂职工,渐渐变得忧郁起来。于松的‘精’神也随着广告牌的到来,变得紧张了。他看得见那些工友们的眼神,也变得惶恐起来。于松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找了市政fu,还加剧了矛盾的产生。开发商的态度依旧很强烈,那个大‘毛’经常开着一辆吉普,在马路上横晃,几次就堵在于松的车前,挑衅地看着于松。于松选择了沉默,甚至是绕道而行。
岳红看出于松的沉默,动迁的事她侧面得到的消息是,设备厂棚户区不在开发之列。这个消息的来源是设备厂留守处一个工作人员酒多时候说的,他说开发商是有背景的,而且是政fu牵线的,本来想开发这块地,就因为设备厂有人闹事,非得多要动迁款,而且闹到市里,开发商是个要面子的人,非常生气,就决定不开发这里了。这个消息对于满怀希望的设备厂员工来讲,不亚于晴空霹雳。棚户区残酷的现状,让每家都在希望有所改变。当年设备厂破产买断,已经让这些人感到了无助,许多人在买断后的那天晚上,基本都没有睡觉,国企好比一艘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自己兢兢业业为之服务多年,在一个暴风雨之夜,自己被放下了船,任由自己在茫茫大海自消自灭。许多家庭困苦过,当他们努力活了下来,开始自力更生的时候,动迁的消息确实让他们干涸的心有了一丝光亮。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他们相信老天待他们不薄,既可以改变住房条件,也可以得到一笔资金,可以让家的日子好过一点。许多人想到过自己的房子会得到动迁款,但对于院子确实没有想那么多。他们不懂物权法,但于松提出时,他们也动心了。金钱对于所有人都是有杀伤力的,特别是这些普通的工人们,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事情永远没有那么简单,于松们想到的,开发商早就想到了,更为可怕的是,这个开发商的后台竟然是市政fu。设备厂的住户们开始不知所措起来,渐渐把一些怨恨都集中在于松头上,甚至有小孩子故意放于松停在外面三轮车车带放气,于松发现了,说几句,竟然惹得小孩子的家人指桑骂槐的谩骂,往日很熟稔的工友们,虽然见面依旧说话,但目光里更多的是暗淡。
于松越发伤心,甚至不愿再去卖菜,闷在家里。岳红安慰他,让他振作起来。于松叹了口气,说:“我哪有心思卖菜,我还是去找鲁市长吧!”岳红看着消瘦的丈夫,叹了口气,说:“有用麽!”于松愣愣地看着妻子,目光里忽然多了许多陌生。也许妻子的话是对的,如果政fu真想解决这个问题,早解决了。但望着不时落下灰尘的屋顶,以及住在小屋内的父母,于松还是走了出去,跑了一上午,说了许多话,终于让设备厂的住户们,再一次聚集起来。他们的目的依旧只有一个,希望政fu尽快解决这里的住房问题。不少家的房子,已经开裂,安全隐患越来越大。
不想他们刚刚聚集起来,外面就来了许多车辆,接着大批警察赶了过来,维持秩序。没等这些人明白过来,已经被分隔开。警察让这些人惶恐起来,不知所措之间,才听说今天有省里的大人物来这里调研。大家紧绷的弦松了下来,好奇地看着这一切。不久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们也赶了过来,长枪短炮煞是热闹。设备厂的住户平日里如何见过这些,越发好奇,人也是越来越多。
设备厂住宅区所在的土地,被设备厂抵押给顺宁中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依旧是开发的重点。以前不开发的传言是开发商放的烟雾弹,这个消息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顿时让设备厂的住户们喜笑颜开。于松们松了口气,很配合警察的指令,把并不宽敞的路让开了,满是热切地看着一辆接着一辆小轿车的到来。顺通区、街道办的许多领导先来了,七嘴八舌的,把这个马路堵得水泄不通。
接着,两辆考究的轿车驶来,于松一眼认出刚下车的鲁市长,只见他很热情地去后面的车‘门’前,请另外一个中年人下车,他是副省长,曾经在顺宁市工作了多年,因为解决棚户区建设而得到领导赏识,继而,被调到省里。居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知道他的功绩就是棚改,不由得鼓起掌来。副省长面带微笑,挥手致意。鲁市长看见许多居民都出来,皱皱眉头,后面的乔局长已经有些生气,嘟哝一句道:“怎么这么多人?难道有人提前说了?”
公安局副局长负责着市领导的安全,听了乔局长这句话,四处看看,发现人确实很多,赶紧让分局局长注意动向。省中行来的人是个副行长,他看着这片棚户区,小声问了几句身后的顺宁中行行长几个问题,中行行长的身边自然有负责信贷的经理,赶紧把答案告诉了他。
鲁市长听了乔局长的话,有些不解地看她一眼。副省长到顺宁调研,都是乔局长一手安排的。尽管说乔局长和鲁市长关系非常好,但鲁市长还是渐渐感觉到压力。乔局长作风泼辣,经常越过几个市长,直接和省里谈项目。开发商都是她介绍来的,鲁市长不好说什么,心里的想法还是渐渐有了。他不是那种不关心民生的市长,尽管他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但心底还是希望社会底层的人们,能有些幸福感。望着这些居民,忽然有了主意,请副省长往里走,一边走一边说了这里居民的住房问题,副省不住地点头,说这里是个好位置,自己在顺宁不开发太可惜了。鲁市长则意味深长说,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副省长笑了,说早就知道有开发商在打这块地的主意,今天请省中行来,也不过是做做样子。鲁市长深深一笑,说副省长人在省城,心挂顺宁,消息太灵通了。顺宁市政fu确实在准备开发,开发商也过来了,而且对这里的住户进行了调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副省长点点头,说:“这事小乔早和我说了,相关可研我也看了,确实可行。你们再研究研究,和中行搞好这个项目。省里的问题我来负责,你们选好开发商就是了。”乔局长和鲁市长连连点头。
省台的记者不失时机过来采访,副省长侃侃而谈,说了许多民生问题,不少住户听到了,纷纷鼓掌,摄像师也顺势把镜头对准这些人。
鲁市长看见了人群当中的于松,喜笑颜开。心中一动,让人把于松叫了过来。于松不知所措地被带到鲁市长面前,鲁市长热情地与他握手,对副省长长说:“他叫于松,是设备厂的老住户,他盼住楼房多少年了。于松,你也是说说!”电视台记者敏锐地把镜头对准了于松,于松一愣,汗都下来,鲁市长一脸笑容,副省长也是很热情,和他握手,于松深吸一口气,说:“我不太会讲话,就说些实在话,这里的居民,都是这个企业的职工,辛辛苦苦几十年,设备厂却破产了,我们失去生活来源,只能靠自己。我们不抱怨,和我们一样的人有的是。但房子,房子一直是我们的心病。这里的房子有五十年了,迟迟得不到动迁,大家苦点累点没关系,但生活总得有希望吧。今天能得到这个消息,我们真是太高兴了,真心希望领导们能真办事,办实事,省长我们见过,是我们这里的,我们希望您能帮我们一把,让我们的苦日子有点希望……”
副省长似乎感动了,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放心吧,我一定会督促顺宁市政fu,做好拆迁工作,给设备厂的住户们,一个新家!”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