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这一封信寄出去后,直到春去夏来,阳光驱散了阴霾,蒸出了层层暑气,也还没有收到回信。
她也没有悬心在这一件事上,更多是考虑着张生燕今年又一个三年任期期满,明年是无论如何要回京述职了。届时他是留京,还是再谋外放,方是眼前近忧。
好在一时间也没有再听到张生燕有意留京,也让她放心不少。不然,等不到靳沅那边站错队来连坐,她自个儿就要在那龙潭虎**的荥阳侯府给斗死。
“外头好大日头,不过跑遍了东谯街与南樵街,总算将姑娘要的书给买齐了。”管莺的声音从竹帘子后传来,秋雁为她打了帘子,正露出个一手解斗篷,一手擦额头上汗的胡服女子。
虽说是胡服女子,这去是张瑾知道这张脸是管莺的,但若是不知道,穿着这身诸色胡服,梳着这样的发式,那就未必看得出了。毕竟管莺一向生得高挑,五官端美,并不算秀气过分,又因自小习武,举止也并不文气,所以这身男装,几乎以假乱真。
张瑾这样盯着她看,屋里其他几个丫鬟也一样,秋梧就指了管莺笑骂:“哪儿来的鲁男子!竟然闯到咱们后院来了,吴妈妈也不叫护院拦你不成!”
“你可千万小声些,我进来时正碰上了吴妈妈,她还疑心我大热天怎么抱着个披风呢。”管莺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将披风解了给秋雁。
“那你怎么答?”张瑾笑问,引管莺坐过去,秋梧将桌上的茶推给她。
“日头大,正好拿披风出来晒晒呗。”管莺答道。喝了一大盅茶后,方指着桌上那青布包裹的书一一说明:“这全是游记,还有姑娘要的几本医书。”
张瑾仔细看了那些游记,正是她还没看过的,也难为管莺了。从前她虽识字,却也不多,原也不算耽误事。不过。如今指望她多去外头走动。这些买书的差事也不能不认字了。
于是张瑾便使管莺在她读书时来服侍,站在书房里暗着旁听。
其他几个秋字丫鬟也沿用此法,轮流着来。又教她们认字,靳氏知道后觉得张瑾是温故知新,也乐见其成,并无反对。时间一长。倒也收获不小,这不。就懂买书,懂看书了。
这几册医书,就是张瑾买来给秋雨读的。她让秋萍将书送去给秋雨,秋萍捧了书刚转出屋子。嘴里就嘟囔道:“姑娘太好性儿了,专门买了书与她,倒不来亲取。还要送过去。整日整日的也不知在花圃里忙什么。”
正取了酸梅汤回来的秋桂碰巧听到这话,不由劝道:“你别这么说她。不是姑娘历来苦夏么,秋雨也是为着姑娘预备着些草药,想解好姑娘的暑气,这才忙了多日的。”
秋萍仍不服气,道:“她才几岁,不过是在外头卖过几回药罢了,能读懂这些么?不过是白忙活,还能指望比太医都厉害了不成。”
秋桂摇了摇头,道:“这话你可别叫人听到了,若叫姑娘知道,你少不得又要去前院受罚半年了。”
秋萍脸上一红,连忙不再说了,只软着声音道:“是我又多嘴了,姐姐别怪,我再不会了。”
秋桂一向不与人计较,哪里会为难她,只是见她松了口气似的走了,心里有些感慨。这才几年,性子就大变了,老实了这许多。刚进来时那样牙尖嘴利不肯服输,若不说,谁会信这是六岁的姑娘调*教出来的……
她将酸梅汤送入屋里时,屋里正热闹,秋梧、管莺、秋雁几个正围着张瑾,听管莺说着今日听到的见闻,还有说书先生的趣事。
因汤来了,众人莫不停下来盛汤与张瑾,这又取巾子沾湿了,为其擦拭手来。
秋桂得空看到了桌上的基本崭新的游记,知晓是管莺新买的,因道:“姑娘如今不**看话本,却**看游记了?天府是哪一处?难道比扬州还好些?”
秋梧转头笑问:“怎无端的要拿扬州来比?”
秋桂从食盒里捧出两碟凉果,边道笑:“正是在厨下里听太太屋里的枣香姐姐说呢,太太最近又馋起扬州点心了,点了个双色芙蓉糕。奴婢问什么是双色芙蓉糕,她便说,正是观莲节里吃的莲花制成的点心。”
说到这里,她轻轻“啊”了一声,向张瑾道:“看来姑娘也不必看着这游记来望梅止渴了,听枣香姐姐说,郡主又邀请太太去扬州玩哩,说的就是同过观莲节!”
观莲节是江南一带的旧俗,意为为荷花庆生,歙县地处淮南,未必能有扬州风靡,不过张瑾也是有所耳闻。大约知道这种节日也类似于花朝节,多是亲友相聚,出外游玩的日子。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端宁郡主邀靳氏来扬州泛舟赏荷,张瑾自然也不会让自己错过这次出门透气的良机。
只是平哥儿由于年纪太小,到底没能同去,惹得他很有怨言,直到张瑾拿着囧囧哄了他一整日,方宽了胞弟的心,得以安心出行。
六月虽然夏至,但是还没热成七八月的流火,张瑾随靳氏坐着大船去扬州,还可以走到甲板上吹风,感受自由的呼吸,温热的南风。
这一刻,她是怀着感恩的。比起几年前几乎死于非命,现在虽然面对了许多新的困难,但至少能好好活着。还有了父母与弟弟。
并且,她有信心让将来变得更好。
“荷姑,快些进来,别任性着吹风,仔细头疼。”靳氏在舱内唤了一声,脸上满是对女儿的担忧。
张瑾回头一笑,迎着灿烂的阳光与微风,转身投入了靳氏的怀抱。
“你这孩子。”靳氏捏了捏她的脸,嗔道:“要不是你六月生的,荷花开得正盛,我才不给你取个名叫荷姑。使得你这样喜欢荷花,却不知这沿江池子里的有什么好看的。”
枣香也在一旁打趣:“太太说的是,等姑娘去到扬州,那荷花才叫好看!包管你有十双眼睛也看不过来。”(.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