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节 问苍天吾魂将归何——声明
民国二十九年(1940)九月八日 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在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达成停战协定感到高兴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莫斯科,一位叼着烟斗的中年人却感到自己的前景十分的灰暗
“贝利亚,中国和日本之间为什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成停战协定呢?是不是他们早就已经有了相关的安排了?”
“斯大林同志,情报部门并没有两国在此前进行接触的具体证据,可是并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贝利亚的回答很小心,若不是亲自听了中央社关于停战协定已经签署的俄文广播(在武太行的支持下,中央社的日德法俄英五国语言广播节目已经全部开通)他也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三天,仅仅三天,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他们仅仅用了三天就已经达成了共识,真是难以置信,日本人在中苏边境上的兵力部署有没有什么变化?”
“这个,还没有收到具体的情报,不过之前的情报显示,日本人已经停止了在中苏边境的要塞群的修筑,代之的是将大量的机械化兵团部署在要塞群的后边,估计日本人在那一线起码集结了十个装甲师团的三千余辆坦克装甲车辆,这样的突击力量是朱可夫的远东军无论如何也无法抵御的。”贝利亚担心的说,就这个还是有所保留呢?他心里清楚如果把日本人可能从中国战场撤退下来的机械化突击力量算进去的话,日本人至少可以拼凑出超过六千辆坦克装甲车部队,这些部队如果在中苏边境散开的话是必将是不可阻挡的。
“这样,朱可夫怎么说?对于这样严峻的形势难道他就一点点地意见都没有吗?”斯大林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自己最看重的将军此时居然沉寂了。
一听斯大林问到朱可夫,贝利亚就知道事情要坏,其实朱可夫在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少给斯大林写信或是打电报,只是这些都被贝利亚给扣下了,原因倒不是贝利亚对朱可夫有什么意见,只是贝利亚觉得朱可夫的意见很危险,“斯大林同志,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中东铁路沿线正在进行改造,所以朱可夫同志的信件需要使用汽车运输,所以耽搁了,您也是知道的,有很多事情电报是说不清楚地。”说罢他将朱可夫的一份报告从公文包中取出交到了斯大林的手中。
斯大林用眼角的余光瞄了一眼惊恐不定的贝利亚,他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打开了朱可夫的那封信读了起来,可是没看几眼他就将报告撕了个粉碎大骂道,“混蛋!混蛋!作为伟大的苏联军人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斯大林同志,您请息怒,您请息怒!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您如此愤怒?”贝利亚故作震惊的说道。
“贝利亚,老实说,你觉得朱可夫同志的建议有价值吗?”
“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同志究竟是怎么说的?”贝利亚故作无知道。
“贝利亚,不要试图在我的面前搞小动作,你的那点修为害不到家,说吧,对于朱可夫的意见,你是怎么看的?”斯大林没有生气而是笑了一笑道。
“斯大林同志,老实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可夫同志的建议虽然看上去会让我国颜面大失,可是这样的话我我们可以抽调出接近五十万的正规军增援远东,而且不用调动欧洲的军队,应该还是有实施的可能性的,等战争结束了我们还可以使用政治和军事双重手段将这些利益要回来,毕竟中国人比起日本人要好对付的多。”贝利亚小心翼翼的回答。
“中国人?不,我是不会承认对华宣言(十月革命成功之后,苏俄面临叛军和干涉俄国革命的协约国军队的疯狂进攻,处境困难,希望与中国交善,以避免中国成为进攻苏俄的军事基地和敌视苏俄的 “白俄势力”的据点,因此于1919年发表对华宣言,宣布愿意废除沙俄时代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帝俄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无条件归还中东铁路及其他租占的矿产、森林和各种产业。1920年,苏俄政府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重申了第一次宣言的基本精神,但是关于中东路问题措辞有所变更,申明有关苏俄对中东路之需用事宜,允订专约。但都由于北洋政府忙于内战,加之与协约国保持一致,不承认新生的苏俄政权,因而失去了收回国家权益的良机。)的,承认了那个的话我们伟大的国家哪里还有一点荣誉和信用呢?“斯大林坚定地回答,虽然表面很坚定,可是此时的斯大林也很矛盾,他实在是太需要一支有生力量投入远东战场了。
“斯大林同志,万一中国加入轴心国怎么办?万一在日本人进攻我们的时候中国人也动手了怎么办?中国人拥有数百万在战争中磨练出来的精锐部队,我们的军队能够阻挡他们吗?”贝利亚忍不住抢白了斯大林几句,虽然感到痛快,可是心里还是有些害怕。
“中国人,可恶的中国人!贝利亚,‘狼’现在在什么位置?”无计可施之下斯大林只好将希望全部压在了非常手段上。
“本来打算乘坐军舰秘密潜入的,可是由于香港到南京的航班已经恢复所以临时改用飞机了,估计现在正在日本,过两天就可以飞抵南京了。“
“贝利亚,通过秘密渠道通知我们的‘狼’,告诉他,只要他完成了这次任务我就任命他苏联元帅的军衔!”斯大林狠了狠心道。
“斯大林同志,我没有听错吧?您说的是苏联元帅军衔吗?”贝利亚的嘴巴张成了o型,授予一线的特工人员少将军衔已经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了,可是现在呢?这位元首居然要授予自己的手下元帅军衔,那以后,以后自己可以摆放在什么位置呢?
“贝利亚,你不要有顾虑,你对于国家和党的忠诚与贡献我是知道的,我答应你,这次的事情如果成功了的话我不但也授予你元帅军衔,我还会将沙皇时期的几座著名的宫殿中的一座给你私人使用,怎么样!”斯大林在这样的时候当然是要尽全力的拉拢贝利亚了。
“那朱可夫同志呢?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同志对于党和国家的忠诚我们都是清楚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建议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您是不是不会怪他呢?”平时的争斗归平时的争斗,在这样的节骨眼上贝利亚绝对是头脑清醒的。
“贝利亚,你告诉朱可夫,我会将全苏的劳改农场中的和流放中的罪犯都组织起来给他送去的,要怎么用就看他的了。”斯大林咬了咬牙道。
“斯大林同志,这,差不多有上百万人呢?”贝利亚小声地提醒。
“四十岁以下的男人只要没有特别严重的问题都可以送过去,你粗略的估计一下大致有多少人?”斯大林略加思考后说道,对于自己的那点政敌他还是清楚的,一个个的现在都是年级一大把的家伙了,因此他并不是很在乎将那些在荒原上等死的人拉到前线充当炮灰的。
“最少也应该有五十万人,可是斯大林同志,这样做不会出什么问题吧?毕竟他们都是有反革命倾向的人啊?”贝利亚有些担心,毕竟其中的大多数案件的背后都是有他的影子的。
“不必担心,贝利亚同志,这些人不管怎么说都还是苏联公民,在面对外敌和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是会站对方向的。”斯大林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最终为自己和苏联掘下了坟墓。
贝利亚和斯大林正在商讨解决远东危机的方案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军官快步走进办公室在斯大林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什么!快!打开收音机!”闻言后斯大林连忙命令打开办公室里那部作公奢华的收音机。
……
“中华民国政府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之严正声明:中苏两国系为睦邻,本应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共同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本政府一直以来也是一次为目标进行努力并在许多关键性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让步,可是苏联现政府在解决中苏两国所面临的现实的和历史遗留之问题的时候一再推委,一再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拒不承认1919和1920年的两次对华宣言…………中国政府再次声明不承认沙皇俄国及苏联政府自1940年以后与清政府、北洋政府签署的任何文件之合法性…………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没有承认过今天的外蒙古政权合法,因此爱新觉罗-溥仪先生和他的家族依然拥有对蒙古的统治权…………蒙古问题系中国内政问题,一旦非法驻扎库伦之苏联军队与清政府禁卫军部队发生冲突中国政府将绝对不会坐视…………傅作yi将军之部队已经按照国民政府之命令开始向为蒙古国和民国之分界线集中,只要爱新觉罗-溥仪先生提出要求傅将军所部将会迅速北进!…………”
“讹诈!讹诈!狡猾的中国人,他们看准了我们的虚弱,他们这时要趁火打劫!混蛋!混蛋!”斯大林忍不住地骂道。
“斯大林同志,您请息怒,相信中国人还没于那个胆量和我们动真格的,他们这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贝利亚劝慰斯大林,其实他自己的心里对于这件事情也没有底。
“没有胆量?中国人这还是没有胆量吗?把你我摆在他们的位置也会这样的,这恐怕是他们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机会了,不把握这个机会你认为我们还会给他们机会吗?”
“那我们该怎么办?”
“让里宾特洛甫去延安一趟,他们不是希望可以通过无息贷款的方式得到一批工业母机吗?答应他们,只要延安的毛泽dong向我们保证不会支持他们的政府对苏联用兵!”无奈斯大林只得做出一个十分不情愿的决定。
“工业母机?斯大林同志,刘亚lou提供的清单上的设备可都是我们最先进的设备啊,这些设备给了他们的话会不会养虎为患啊?”
“不必担心,中国的工业基础有限,没有个三到五年的时间他们形不成生产力,而这些时间对于我们足够了!”
……
同日晚,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宠惠与日本帝国外相有田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停战协定》的第一个附属文件《中日互不侵犯协约》内容如下:
1. 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侵略行为或攻击。
2. 缔约一方不加入任何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
3. 不以任何方式支持对缔约一方进行敌对行为的第三国家。
4. 双方保持联系,交换对彼此共同利益有关问题的情报。
5. 双方在某种问题上发生分歧或抵触时,只应通过和平方法解决。
6. 双方争议区域:满洲、朝鲜、台湾(含硫球群岛)之各种情报必须共享。
7. 双方有义务保护对方在本国内之利益与权力不受第三方知侵害。
8. 双方约束各自支持之对方国家之反政府势力之行为不致损害对方之利益。
9. 本协约只适用于《中日停战协定》签署之时效之内。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