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搜狐对留守少年的关爱,感谢搜狐对全国首部留守少年青春小说《空巢》的大力推荐与支持。
《 空巢》是国内首部反映留守少年青春成长的长篇小说,是一部风靡网络和大中学校园的青春奇书,被誉为“中国版《少年维特之烦恼》”、“当代现实主义青春小说第一书”、“库区百姓生活原生态画卷”
《空巢》在搜狐独家首发后,被数十家网站争相转载,仅在搜狐月点击率就高达1400000,一年来高居搜狐原创校园青春小说榜首。搜狐、新浪、腾讯都在首页隆重推荐。小说即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预计年底与广大读者见面。
留守少年及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特别是教育的焦点与热点。
《空巢》以三峡库区为大环境,以空巢现象为大背景,讲述了在经济大潮来临、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普通高中生特别是留守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不良诱惑所表现出的迷惘、挣扎甚至堕落,揭示了农村留守人群、下岗工人、公务员、教师等不同层面人物的命运,构成了一幅重庆库区百姓生活的原生态画卷。
10月24日,《重庆商报》在头条以“教师为留守少年写小说“为题重点报道了《空巢》,全文如下(附文章链接网址)。
教师为“留守少年”写小说
《空巢》连载走红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07-10-24 【 转到10版 】 阅读 45次【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国内首部反映留守少年的长篇小说 将于年内正式出版
父母外出打工12年没有回一次家,孩子从5岁起就只得跟随外婆生活,外婆死后在亲戚家流浪,怎样解决留守孩子生活中和精神上的空虚?一部反映留守少年的青春小说《空巢》,在网上连载后,短短几个月,点击率就高达190多万。昨日,这位真名叫刘军的云阳教师向记者透露,写这部小说的灵感,源于自己学校的留守孩子们。
教师写小说网上获热捧
这部以一个青春期孩子的视野为角度的小说,出自一位年近40的语文教师之手。作者刘军告诉记者,他在云阳江口中学教书已有20年,今年4月份开始创作这部小说,没想到在网上连载后,5月份的点击率高达140万。搜狐、新浪、腾讯各大主流网站,均在力荐此作品,其网络版权将于近期敲定。
该作品已由重庆出版社买断,将印制成书,因此还有大量章节未上传于网上,但点击率仍居高不下。据重庆出版社方面介绍,接手此作品,不仅因为小说语言幽默、情节鲜活,而且还是国内首部反映留守少年生存状态的小说。
“留守少年”激发创作灵感
刘军透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2000万留守少年,仅重庆就有180万,这还不包括因父母下岗到异地谋生而产生的城市空巢学生,如果把这些都计算在内,空巢少年的数目更为惊人。探讨留守少年的问题,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留守少年的生活,这就是小说《空巢》诞生的背景和动机。
小说人物取材现实生活
刘军表示,《空巢》里的角色,都取材于他周围的学生、同事、朋友等,小说里的主人公,就是借鉴于他教过的一个学生的生活往事:这个孩子5岁的时候父母就去广州打工,17年来父母再未回过一次云阳,只在每月给他汇来生活费,他只得一直与年迈的外婆相依为命,在外婆去世后又周旋于各个亲戚家,结果这个少年很自闭,体弱多病,最后离家出走不知去向。
刘军说,“留守少年”这一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却从未有人以小说的形式反映过这一问题,而自己的学校正地处三峡库区,学校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家中这一问题,就产生了以原生态的形式写小说的想法。
见习记者 王薇 记者 杨龙
重庆商报汇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重庆商报汇融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重庆商报汇融网所有。
② 其它稿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重庆商报汇融网联系。
人民网。重庆视窗在第一时间在显著位置报道了此事。网址链接:
重庆市云阳人家网站第一时间在头条迅速报到了此事。
此前,《重庆新女报》也在重要位置报道了《空巢》,在此,作者对所有关注《空巢》的媒体、网站和网友表示衷心感谢。
现在,还有一些媒体在联系采访。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