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美和心灵美相统一的王嫦娥,是作者塑造的农村妇女的典型。如果说,作者在刻画大柱子,侧重于表现大柱子的勤劳、朴实、负责任的一面,那么在王嫦娥身上,作者更主要的是写出软弱和善良一面,既有“哀其不幸”同情的一面,也有“怒其不争”批评的一面。很客观的再现了农村妇女的本质的特性。在作品的前半部分,主要在她的善良、美貌和软弱的性格方面着墨,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侧重写她心灵美的另一面——知恩必报。她杀了人,知道自己将要被杀头,她感到这个世界上,他有一个对不住的人——大柱子。她的托孤不是转嫁危机,而是给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她把自己唯一的财产——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大柱子,以了却她愧对大柱子的内疚和大柱子对她的一往情深的感情。
二柱子是一个创业成功的新型农民典型,他的身上体现了时代的主旋律,寄托着作者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他的性格的转变经历了不是英雄而自以为是英雄,是了英雄而不以为是英雄的转变,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了不起,真的了不起了,他反而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书生到一个成熟的企业家的演变的历史。
二柱子的创业成功,是从无路的地方踏出的一条荆棘之路。他心爱的嫦娥怀的孩子不是他的,而是他的大哥大柱子的,人要脸树要皮,他的脸皮丢在了旮旯村,所以他离开旮旯村时,他发下了一条他自己都后悔的誓言:“不混出个人样子来,永远不回旮旯村。”在农村的青年中,混出个人样子来谈何容易?在七分努力,三分机遇和改革开放的好形势下,使他成为创业成功的典型。他的命运改变了他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旮旯村的命运。二柱子这个典型,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农村中千千万万个成功者的典型的代表。通过这一个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于改革开放的热情的讴歌,旮旯村在二柱子的影响下,涌现出了象菊花这样的县里三八红旗手,优秀企业家的一批典型,这就是当前的主旋律。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