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景不长,在八里营的一场遭遇战,打光了他所有的心血。由于身边兄弟的出卖,他输了,输的一败涂地。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可能自己连二十个兄弟都带不出来了吧。不过王泰恭毕竟还是个文人,他骨子里还保留着文人的倔强,“既然天不亡我泰恭,那我就在豫北这地界好好闹腾一番!”输了仗,却没有输了士气。草草地休整一番,他决定向西北出发,那里有连绵百里的太行山脉,自己一定可以在那里东山再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牙遇见了他。
王泰恭对大牙很好,兵败之时有人投奔自己,虽然他只是个孩子,王泰恭依然觉得这是上天给自己的暗示。而他们一路西行几乎没有遇见任何阻力,这更让王泰恭心情大好,“西天取经的路上虽然没有降妖除怪,可终究还是到了嘛。兄弟们,休整休整,总有一天,咱们风风光光地杀回滑县城!”
在太行山的那些日子里,大牙每天都老老实实地按照王泰恭交代的方法练刀。他很努力,因为看着别人每天出山,回来时或是带着粮食,或者带回几个人的时候,他很羡慕。他向王泰恭说过自己的想法,可这个队长只留下一句“想出山,练好刀再说”便带着人出山了。大牙看着他们骑马奔驰的背影,攥了攥拳头便拿着刀回到了自己经常练刀的地方。从那一刻开始,大牙开始拼命练习,中间不知受伤几次,但他从没告诉过别人。伤口小的话咬咬牙就过了去,伤口大了,找段破布一缠,又接着开始。所以当一个半月以后大牙在王泰恭面前演练的刀法的时候,王泰恭惊讶地合不拢嘴。
他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笑着对大牙说道:“好兄弟,当时留下你还真没错。正好咱们现在又添了百十个兄弟,本来准备我亲自教他们刀法的,现在有你了,这样,以后我继续带着兄弟们出去找粮食、收人。你带着新的兄弟在这里练刀,等这批兄弟刀法练得差不多了,咱们就杀回去。你能教好兄弟们吗?”
大牙看了看周围那些新面孔,每一个人都比自己大得多。去教他们,这能行吗?大牙想拒绝。可是转念一想教好了他们就可以出山了,他又是那么期待,算了,不管了,干!于是他对上王泰恭的目光,坚定的说道:“队长就放心吧,我能行。”
“好,有魄力。教好了他们,我给你个小队长当。”王泰恭看起来十分高兴。
就这么过了三个多月,这支队伍算是整顿好了。不得不佩服王泰恭拉队伍的速度,今天带回三五个,明天带回十多个。小半年的时间,这支队伍又发展到了四百多人。王泰恭十分高兴,看着自己这几百人,他有种睥睨天下的感觉。出山的头天晚上,他大摆壮行酒。所有人都喝多了,他自己也不例外。喝多了的他不停的重复着岳飞的那曲《满江红》。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王泰恭将队伍分成四部,一部骑兵做前锋,由老兄弟陈虎带领,自己率两部主力接应,后面也是一部是骑兵殿后。不得不说,这种行军方法很实用。无论哪部分兄弟遇险,其余两部都可迅速接应,里应外合,一鼓作气打掉敌人。他很满意自己的方案,他觉得自己已经运筹帷幄,专门等着日本人来找自己。他知道,滑县地界上的小鬼子不多,自己能够吃得下,唯一不确定的,就是看他们敢不敢来了。
正当王泰恭思考战斗细节的时候,在前边打头阵的兄弟回来了。那一刻,泰恭的眼睛都亮了,就像是一头饿极了的狼突然看见猎物一样。他一边拿出手抢上膛一边策马向那个兄弟奔过去。“什么情况,你们遇见多少鬼子?你赶紧去通知后面的兄弟让他们加速前进,咱们大干一票!”身边的兄弟能看出来队长很兴奋,可是来的那个兄弟却当头给王泰恭泼了一盆冷水,“队长,滑县城的鬼子没了。杨得志带人打跑了鬼子,还拆了道清铁路。现在八路军正在城门口等你呢。”
“怎么?八路打下了滑县城?”王泰恭的语气骤然冷了下来。
“是的,现在咱们的人和八路都在城门口,八路请副队长进去,陈副队拿不定主意,就让我来通知您一下。”
“有啥拿不定主意的?害怕八路军吃了咱们不成。这狗日的陈虎,没脑子也就算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胆小了?”王泰恭不满地嘟囔着。他明白,八路军这是看上自己手上的几百号人了。不过他不怕,他知道八路的政策,自己一直抗日,他们不会为难自己。无非就是想收编自己,给个番号而已。
略一思索,他对报信儿的兄弟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就说我马上到,让陈虎在城门口等着我。”可是当那兄弟走了之后,他又下了一个命令:“原地休息,等后部兄弟来了之后咱们再开始行军。老刘,生火,做饭!”
在他身边一直不说话的大牙终于忍不住了,他小心地问道:“大队长,咱们在这儿一吃饭,那得让陈副队等多久啊?”
“呵呵,傻小子,不是让陈副队等咱们,是让八路军等。你没听报信的兄弟说他们都在城门口吗?咱们慢点过去,让八路等的久一点。既然他们想收编咱们,咱们先给他们来一个下马威,让他们不敢小瞧咱们。”
大牙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不再说话。他知道王泰恭对自己好,虽然没有让自己做个队长,却把自己留在身边当警卫员。这样挺好的,至少还有马骑,比小队长可舒服多了呢。没别的,自己听他的,保准没错。
这顿饭,足足吃了三个小时。陈虎一部是中午到城门口的。但是等杨得志看到王泰恭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不过杨得志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耐烦,看见王泰恭的时候他主动伸出了手:“王队长,一路辛苦。我让人准备了一些酒水,特意犒劳犒劳各位兄弟。想必众位兄弟在山里也都受苦了。”说着话,杨得志领着王泰恭进了城。
“杨队长见笑了,王某人不才,被小鬼子赶进太行山一躲大半年。幸好天不绝我,慢慢地又让我发展起来。这次回来,本想一雪前耻,好好地干小鬼子一票。不料贵党先行一步,替我王泰恭报了仇。在此我先行谢过。”嘴上说着谢,可任谁都能看出他的不满。
杨得志看见他这幅样子,连忙转移话题:“王兄谦虚了。当初日寇来犯,守城的军队不敌撤退,算是彻底放弃了滑县城。可王队长却拉起一队人马打起了游击,让小鬼子吃了好几次亏,提起王兄,滑长封地区谁人不知啊。”说着话,杨得志领着王泰恭进了城。
“败军之将不足言勇,贵部战斗力如此强悍,收拾小鬼子如砍瓜切菜。王某甘拜下风。有贵党在,小弟也只好带着兄弟重回太行山了。”
“此言差矣。抗战救国一事关系你我每人。如果王兄归隐,于国于民都是一大损失啊。”
“王某本是一个教书匠,起兵抗战本就是一时冲动。现在带着兄弟们来回奔波,拿着大刀片子出生入死。我也累了。看着一个个兄弟死去,我也不想再打了。正好贵部来了,也就没我什么事儿了。”王泰恭依旧以退为进。
“王兄,你我一见如故,不知有句话当讲不当讲。”
听了这话,王泰恭微微一笑,“杨兄请说。”他知道,马上就要进入主题了。
“王兄自起兵以来,大小仗也打了不少。有勇有谋人所共见。只是贵部装备太差了啊。”
“杨兄可算是说到我心里去了。当初八里营一战,如果我的兄弟能人手一杆三八大盖,虽然是被埋伏了。可我也不见得会输,至少也不会死那么多兄弟。”想起那次的遭遇战,王泰恭不禁悲伤起来。
“王兄,你有兴趣接手滑县城么?”或许是杨得志对这种文绉绉的谈话感到厌倦了,他直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滑县城?这是贵部死伤无数兄弟攻打下来的。王某不敢贪天之功。”王泰恭依旧不温不火的,看来他准备要把这次谈话无限期的延长了。不过杨得志已经不耐烦了。“你不必客气,滑县城给你不是白给的,你率部加入八路军,以后滑县城就是你的了。而且我们还能给你提供一批装备。王兄,机会难得啊。”
王泰恭没有答话,他直勾勾的看着杨得志,仿佛要把他看穿一样。他知道八路军想收编自己,可是现在面前这条件太诱人了。为了收编自己,他们开的条件太高了。高到让自己不得不怀疑。
突然,他问了一句:“不知王兄下一步准备转战何处?”
杨得志不知道他为何问出这么一句话,便老老实实的说道:“下一步,解放浚县和淇县。”一句话,让王泰恭明白了一切。他杨得志要打浚县,就不敢分兵驻守滑县。而他又不能把县城拱手国民党,自己便成了他们最好也是唯一的人选。这么看来,一切都能解释了。可是他也知道,一旦接手滑县城,日军反扑的话自己就是第一个受害者。这他娘的是拿老子当炮灰啊!一向温和的他差点指着杨得志骂娘。
王泰恭生气的不是共军把自己当炮灰,而是他觉得杨得志把自己当成了傻子。其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共党需要自己,那就拿出诚意,给自己一个番号和一个日本人惦记着的滑县城,就想让自己去拼命?小鬼子不来,这就是你们的地盘,小鬼子来了,就让我姓王的守城?你杨得志来回辗转,等打起来的时候,我就凭几百人跟鬼子拼刺刀?这他娘的是火坑啊!
虽然生气,但王泰恭还是忍了。他说道:“离家半年,不知双亲是否安康。我看接手滑县城的事情还是暂且放下。等我回家探望父母之后再议,杨兄觉得是否可行?”
听到王泰恭不愿再谈,杨得志只好忍下后面的说词,安排人给王部接风洗成。一夜无话,第二天王泰恭起了个早,要回家见爹娘,他可得好好准备准备。正在这时,大牙过来跟他说道:“队长,我也想回家看看。当初没打个招呼就走了,估计爹娘都还以为我死了呢。我想回家看看。”关于大牙的事情他在太行山的时候就问过了,他也觉得这孩子应该回家去看看。于是他一挥手,说道:“去找陈虎,让他领你回去。拿点钱再带上几个兄弟,路上注意安全。忙完了去岳村找我。我在家等着你们。”没想到就这一个看似简单的安排,竟然让王泰恭与八路军分道扬镳。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