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3章 十四棵青松(上)

本章节来自于 洛江河畔 http://www.lishu123.com/12/12659/
    十四棵青松(上)

    翌年春,秦小恒被分配到离家乡近二十里的一所区中学任教。他在区中学工作了半年。在这期间,他带初二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处处以身作则。非常关心体贴学生,视学生如弟妹。不仅班级管理有方,而且教学质量高,各项工作走在学校前列,获得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转眼就到了暑假。为了适应农村教育教学日益发展的实际需要,洛江河畔在各级领导和当地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已新创建了一所初级中学——洛江中学, 至此,该地取消了前几年的小学增设六、七年级的戴帽子教学。

    教育辅导组组长江峰认真查看了秦小恒的档案,又到秦小恒原先工作过的小学了解他的情况,小学领导和老师们对他反映良好,皆称他是一个工作十分认真、且能力强的好老师。在此之前,方伟已向江组长介绍了秦小恒的具体情况,说他是一个可用的教育人才,建议试以重任。

    在区教育辅导组组长办公室里,身材高大、看上去有些严肃的江组长与秦小恒面对面地坐着,亲切地交谈着:

    “秦老师,你是华师大毕业的高材生,来到我们农村教书,真是委屈你了。”

    “江组长,您可千万别这样说,我是喝洛江河水长大的,我求学归来,就是为了建设我们的家乡,为我们家乡的教育事业而贡献力量!”

    “这是你的心里话?”江组长望着眼前这位英俊的青年教师,打心眼里喜欢他。

    “是的,江组长,请您相信我。”

    江组长站了起来,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十分高兴地说:

    “好小子,我要的就是你刚才的几句话。咱们家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你们这些热血青年啊!从你们这些青年教师的言行中,我看到了我们农村美好的教育前景,也看到了我国教育的美好前景。……十年文革耽误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咱们要快马加鞭,把家乡的教育事业搞上去。现在,各小学应该把戴了三、四年的六、七年级的帽子彻底取掉,让我们的学生都到正规的初中去读书。”

    秦小恒静静地听着江组长的谈话。

    “现在,我们家乡洛江河畔,已经新建立了一所初级中学,你要把学得的知识,奉献给家乡,奉献给家乡的人民,奉献给家乡人民的教育事业。”江组长激动起来了,站起来,望着这位可爱的青年教师,说,“家乡的人民需要你们,家乡的教育事业需要你们,年青人,去吧,那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秦小恒也站了起来,深情地望着江组长,激动地说:

    “江组长,请您放心,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在这所新创建的初中好好工作,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诺言。”

    江组长用充满信任的眼光瞅着面前这位青年,说:

    “秦小恒,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新建立的学校条件肯定是艰苦的,教学负担肯定是重的。你去以后,不只是带好一个班的工作,而且,而且可能要负责学校教务处的工作,担任洛江中学教务处主任。困难一定很多,创业艰难啊!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别是发扬当年延安抗大的办学精神,把这所新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办成一所让洛江河畔人民满意的中学。”

    秦小恒睁大眼睛听着。

    “这所学校目前只有初一年级,新学生可能有240多人,连领导、老师、后勤人员在内只有十四个工作人员,目前学校不设副校长,教务主任实际上担任副校长工作。”

    秦小恒问了一句:

    “江组长,

    洛江河畔最新章节第3章 十四棵青松(上)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周书祥的小说洛江河畔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洛江河畔最新章节洛江河畔全文阅读洛江河畔5200洛江河畔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周书祥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