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61章 让他三尺又何妨

本章节来自于 洛江河畔 http://www.lishu123.com/12/12659/
    让他三尺又何妨

    翌日上午,曾队长与三个大个子男将来到学校,赵校长把他们请入学校会议室。会议室与张会计的寝室相邻,宽6米,长8米,中间放着乒乓球桌,上面铺着一块蓝色的桌布。桌上盘子里放着花生,两茶瓶热茶,近十个茶杯。赵校长、秦小恒、邹万海、左贵廷等坐在兵乓球台一侧,曾队长等四人坐在对面。秦小恒起身为客人倒茶,邹万海主任递给每位客人一支红塔山香烟,赵校长将盘里的花生一一抓到客人面前。曾队长笑着说:

    “赵校长不用客气,我们自己来。”

    “喝点茶,吃点花生,咱们边吃边谈。”赵校长笑着说。

    这时,群众代表中的高个子长脸大汉站起来说:

    “感谢校长的友好接待,校长的热情我们心领了。我们今天来的目的,各位领导也都知道,我们三组老百姓为支持办学,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得要有合理的补偿,我们老百姓找谁去?我们找不着,只得打酒只问提壶人,所以我们只有找你们,至于你们怎么解决,你们想办法。如果你们不想办法解决我们曾队长提出的那四条,那以后还得天天来找你们。”这位大汉说完,喝了一口水,看了看面前的花生,又抬头盯着赵校长。

    没等赵校长开口,另一位高鼻子大汉又说了:

    “不是我们要找你们的麻烦,我们是实在太亏狠了,47亩地就这么白白地送了,这几年根本不补偿我们,原先所说的补偿款几年了,一分钱都没给,我们受了那么大的损失,这个气谁咽得下?”高鼻子大汉刚说完,胖头圆脑、身高马大的汉子紧接着说:

    “这次那四条要求不达到,我们所挖沟外的四五亩地就是我们的,你们打墙围子时不得把它圈进去。咱们说就说有理,吃就吃有味,走遍天下都不怕!”

    赵校长和几位主任只是面带笑容,让他们把话说完,没有打断他们的话。三位大汉暂停谈话时,赵校长对曾队长说:

    “曾队长,你还有什么话,也请说说吧。”

    “我要说的话,昨晚已说了,这三位是我们小队的群众代表,他们基本代表群众的意见,他们所提的要求,也是群众的要求,希望学校考虑我们老百姓的正当合理的利益,考虑这些要求。”

    赵校长看了看各位,呷了一口茶,然后平静地说:

    “大家的要求我也理解,也在情理之中,我会尽我们的最大力量为大家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刚才那位兄弟所说的“沟”外的那四五亩地,虽是洛江中学的校园内的土地,也是大家的土地,是我们共同的土地,普天之下皆王土,都是国家的土地,我赵校长以后不干了,也不能带走一分地。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省桐城县有一位叫张英的人,官位达到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一次,他的家乡族人要盖房子,因为地界不清,与邻居方氏发生纠纷,张家最后告状告到县衙,县衙知道方氏也有内亲在朝廷做高官,不敢贸然断决,此案一拖再拖。于是张家写信告诉在京都的张英,想让张英写信给县衙,夺回有争议的土地。可是张英看信后,只写了四句诗作为回信给族人,这四句诗是,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族人接到回信后,遵照张英的指示让地三尺,以表示不再相争。方姓人家知道后,非常感动,也效仿张氏,又让地三尺,于是形成了一条六尺巷道。这‘六尺巷’现在安徽省桐城市市区内,已被桐城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大家今后有机会可以到此一游。”赵校长讲到这里,又回到正题上,“大家提出的四条要求,我们尽力而行,但是万一有某些达不到的,那我们就只好学那个张英啰,让地五亩!”赵校长说完,笑了起来,其他

    洛江河畔最新章节第61章 让他三尺又何妨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周书祥的小说洛江河畔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洛江河畔最新章节洛江河畔全文阅读洛江河畔5200洛江河畔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周书祥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