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原本喜欢做的事变成了被人催逼着做,那换来的只能是抵抗和不合作。有的孩子甚至把吃饭作为和家长谈条件的筹码:要我吃饭也行,但是你必须给我去买某某玩具。家长为了孩子顺利吃饭,往往无条件答应。
我曾跟一位上了年纪的奶奶聊天,她的有些建议虽然朴素,但绝对值得大家思考和借鉴。
第一,以前的人为什么吃饭那么香?零食少啊!一到吃饭的点,谁都饿了,不用说就能吃很多。如果想要孩子正常吃饭,一定要注意零食,至少不能在吃饭之前给他吃。
第二,吃饭最重要的就是氛围,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如果在一个压抑、沉闷的气氛下吃饭,谁都小心翼翼,谁都吃不好。
第三,很多父母把饭桌当成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这非常不可取。吃饭本是愉快的事,可是一边吃一边要接受教训,哪个孩子还能有正常的胃口呢?
第四,不要干涉孩子吃饭。比如有的孩子长得瘦,父母为了让孩子多长身体,拼命让孩子吃肉,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形成厌食症。如果真的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也要用其他办法。比如,我们自己平时不爱吃某种食物,可是看见旁边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就会忍不住去尝一尝,对待孩子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第五,不要刻意苛求孩子的吃相。有些长辈特别注重孩子的吃相,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纠正孩子拿筷子的姿势、夹菜的姿势,或者看见孩子吃饭的时候有米粒掉下来,就趁机给孩子上一堂不能浪费粮食的课。家长这么做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希望孩子懂得节约,可是吃饭是件享受的事,如果被要求太多,谁都提不起兴趣来。一盘再好吃的菜,如果我们被要求要嚼几次才能下咽,任何食物都会变得索然无味了。其实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大人只需要做好自己,孩子会照着做的。万一孩子还是我行我素,也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矫正,可以在平时的教育中见缝插针,效果远比在饭桌上当场教育来得好。
5.不做“听话”的孩子
我们一直要求孩子听话,一不小心就造就了一代没有主见、没有个性、没有自我意识和人生理想的“听话”孩子。
我的美国朋友杰克是个中国迷,春节的时候带着他的小儿子波比来中国度假,我自然成了他最佳的向导。
头两天,我带着杰克和小波比领略中国的风土人情,杰克操着外国腔很重的中文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对好孩子的基本要求是听话呢?听话跟是不是好孩子有什么关系吗?”
这还真问倒我了。是啊,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小的时候要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话,上学要听老师的话,如果不听话就会被训斥,然后被扣下一顶顶“帽子”。我们必须做听话的孩子,谁也没有质疑过听话的正确性。也许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我们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自己做主,不应该按照父母的要求去过我们不喜欢的生活。可是在父母告诫我们这个不许、那个不许的时候,别说父母,就连我们自己都认为父母这样做绝对没错,他们都是爱我们的。
没错,每一对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可是要求孩子听话真的正确吗?
我无法回答杰克这个问题,就反问他:“那你们是怎么看待“听话”这个问题的呢?”
杰克认真地跟我说:“在美国,说一个孩子真听话,绝对不是夸奖他,甚至那是一个不怎么好的形容词。被冠上听话的帽子的孩子,在大家眼里就是缺乏主见、没有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长大是不会有大出息的。”
随后的几天,杰克让我深刻感受到中西方教育的差异。那天下午,辰辰和杰克在花园里玩,杰克又和我聊起了这个话题。
他说:“这几天,我见识了中国的教育,让我觉得最有问题的就是听话教育。中国父母的口头禅是:你要做个听话
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最新章节第20章 孩子的事,让孩子来承担(3)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