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陆浩平日里不怎么动声响,真要放开来了才能看出,原来他讲故事的能力还真不弱——当然,也有可能他只是记忆力出色,将他口中的那个“学霸”讲的故事完全记住了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吸引了其他三个室友的注意力的——这一点尤其让陆浩感到满意:“第二个校长的信很长,我就不一一复述了。不过说真的,我还真挺佩服那个学霸的……我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将这么长的信背下来的!”
“事实上,就算是现在想起来,我也依然怀疑,这个听起来蛮真实的故事是不是学霸自己杜撰的——这个故事的拖沓程度和学霸自身的啰嗦程度成正比,其叙事风格简直就和学霸讲故事时的风格如出一辙……”
“当然,我还是比较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因为那个学霸并不是主修社会学的——和我一样,社会学也只是他的选修课而已!”
“他告诉我,他其实是汽车设计专业的学生——刘二,你能想象一个不是学中文或者新闻的学生比你还能编能吹吗?”
“反正我是不相信的——他真要有这样的能力,干嘛不去写小说啊!看看刘二,只是胡乱写些鬼故事就能骗一堆学妹——他要真有这样的能力,还能为了看他们系严重匮乏的妹子去选修社会学这门枯燥到不行的课?”
或许就连陆浩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现在这个哔哔个不停的他已经在无限朝着他口中的那个学霸靠拢了——当然,这只是单就“啰嗦”这项能力而言,并不涉及其他的方面。
陆浩是真没有这种自觉——他只是觉得自己今天的状态出奇的好,思路出奇的清晰,而且说话的*也出奇的旺盛:“闲事儿就不多说了啊。我们接着吹那封信!”
“a的第二任校长在那封写给科考队的信里告诉科考队队员,a在来到新学校之后的几个月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a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逐渐收敛了自己身上那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野兽一般的气息’!崔胖子好像猜到了……没错!a眼中的普通人就是指那些和他一起生活在同一座校园中的弱智!”
“在a的眼中,只有第二所学校的学生才是和他一样的‘普通人’!在a的眼中,所有的老师都是超越了‘普通人’的天才!在a的眼中,除了第二所学校的学生科考队队员两所学校的老师和‘评估机构’之外,所有人都是‘怪人’!”
“学霸讲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事实上,整个故事他一共讲了两节课!其实我也很想将故事讲完整讲生动的,可惜的是,再有半小时我就不得不出门了,所以我只能尽可能地讲快些……如果你们还有兴趣的话,下一次我会讲个完整版的……”
“呃……摇头就是表示没有兴趣是吧?”
“好吧,我知道了……”
“嗯,在这个故事中呢,a对自己的定位其实就是他的‘个人认知’——从故事中可以很轻易地看出来,a的个人认知对他这个具体的‘人’的定义并没有任何的帮助……”
“在他的同学眼里,他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前一所学校的同学只会认为他是一只弱智的野兽,而后一所学校的同学甚至会认为他是神明;在他的两任校长眼中,他也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特别是在他眼中的‘普通人’与他们眼中的‘普通人’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就算是在评估机构眼中,他也不会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将一个‘专业’的评估机构折腾得两次都无法拿出精确报告的会是一个普通人吗?”
“这样一来就有趣了——a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很明显,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决定于做出判断的人——不同的人因为看待他的角度不同对他的认知程度的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就完全不同……”
“而在这其中,a自己对自己的判断是最不重要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那么一天,a在其他人的眼中的形象渐渐统一了……”
“不管是那些做出判断的人怎么想的,不管他们是私下里进行了肮脏的那啥交易也好是被a逐渐稳定下来的‘外在特质’征服了也好,或者是在周围的其他人的判断的影响下做出改变也好,反正如果有那么一天,a在他周围的所有人的眼中都是一个形象了,那么,a就是且只能是那些人眼中的那个人了。”
“到了这一天,就算是a再坚持自己只是自己眼中的普通人也无济于事了……”
(无法回复评论,所以在这里回复一下那个催促我回到剧情去的朋友:回忆杀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回忆杀一结束,第二卷马上也要结束了,而我还没有整理好第三卷的大纲——因为在写第二卷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挖了太多坑,导致我之前的大纲必须要经过彻底的大改才能接得上……
另外,我也不知道还真的有人在跟看我的书,所以我一直都是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写——在我的计划中,这本书至少要经过12-14个世界,至少要写几百万乃至千万字(当然,这只是计划,也许我哪天坚持不下去就去开新坑了也说不定),所以我写起来一点儿也不着急——将您看着急了真的有些对不起了……
最后吐槽一下,现在自己的评论区居然要验证手机才能回复和评论了,而我试了一晚上都没有能够验证成功!)
未完待续。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