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局势略微稳定之后,帝国的精力已经是再一次放到了国内方向,至于俄国人也是可能觉得和中国人在浩罕地区继续进行战争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现在中亚地区还有着其他地方等着他们征服呢,所以很干脆的掉头对布哈拉汗国以及希瓦汉国发起了进攻,试图征服中亚三国里剩下的这两个国家。
看家俄国人掉头西进,中华军也没闲着,也是派兵抢占并控制了浩罕靠近阿富汗印度的南部地区,并尝试着派遣了骑兵等机动性比较强的部队继续西进,陆续控制了部分原浩罕汗国的中部地区领土,抢在俄国人前头控制了洽扎克撒马尔罕等重要城镇。
不过很可惜的是,西进兵力太少,远远没有俄国人那么多,所以在遭到当地一些土著的抵抗后,就是失去了继续西进的能力。
倒是俄国人一路西进杀了过去,很快就是攻占了布哈拉。
由此宣告了布哈拉汗国就此成为俄国人的保护国,其国土被俄国和中国算得上是平分掉了。
中国控制了靠近浩罕省的布哈拉汗国的东部地区,而俄国人则是控制了其中部以及西部。
历史上,中亚三国面临俄国的入侵,还勉强抵抗到了七十年代,但现在又加起来了一个中国,去覆灭的时间要更早一些,尤其是浩罕汗国以及布哈拉汗国的覆灭比历史上提前了好几年。
不过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着这两个汗国的覆灭,中国和俄国在中亚方向的冲突和争端也就告一段落了,中亚三国里,希瓦汗国对于中国而言太远,而且中间还有着俄国人挡道。没有什么机会插手,而其他的两个汗国都已经是被俄国中华帝国瓜分掉了。
所以也没有什么可抢的了,接下来不管是中国还是俄国人。在中亚方向的重心都是消化已经占领的果实,毕竟抢占下来的国土如果不好好经营一番的话。是不可能彻底的融入版图的。
但是一旦双方都完成了对已经占领的地区的消化,那么接下来中俄两国必然会掀起更大规模的冲突,届时就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而根据薛焕的意见就是,帝国要在未来和俄国爆发大规模战争之前,把通往中亚方向的铁路给修起来。
为此,内阁那边是制定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铁路修筑计划。
这份铁路修筑计划的核心是修筑一条东起沿海港口,西至新疆伊犁的东西大动脉铁路。
同时修筑一条从南至北,然后延伸到乌台省的南北大动脉铁路。
第三。则是修筑一条抵达黑龙江的东北铁路。
由于这三条铁路除了固有的带动经济价值外,还有着庞大的国防作用,军方那边已经承诺,未来这三条铁路的修筑,尤其是铁路线脱离了繁华地区后,延伸到边地的路段,军方会适当的提供部分资金以及人力上支持。
内阁那边既然已经是提出了这三大铁路线规划,那么肯定是要把这三大铁路线整合到全国铁路网建设当中去的。
为此,交通部铁路司那边是提交了一份初步的全国铁路修筑规划!
首先是东西大动脉,东西铁路将会从江苏海州港开始。
当林哲携带着多名皇室成员抵达火车站台的时候,看到站台上已经是停着一辆崭新的蒸汽火车。
“这种火车被称之为二型客车。从火车车头到车厢,都是由我们铁路公司自行制造,其中火车头的蒸汽机采用的是林德机械公司的产品,提供的动力并不会比进口产品差多少,我们自行制造的客车以及货车在性能和质量上已经足以满足国内的铁路运营需求!”
站台上,站在林哲身后两步的中华帝国铁路公司总经理马龚文小心翼翼,但同时还带着一丝自豪的语气向林哲介绍着:“我们此前在徐州铁路还有株萍铁路唐津铁路已经是先后运行过我们自行制造的火车,其中的货运型号已经是先后改进三次,客运型号的火车也是改良了一次。
目前我们的二型客车在速度上还有安全性上已经不亚于当年我们从英国进口的那一批列车!”
虽然说着自豪,但是马龚文还是没有完整的说明了自造火车的一些优劣势。优势嘛是显而易见的,纯自造的火车比进口便宜多了,价格上至少可以便宜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这还是帝国铁路公司下属子公司的产品,基本上就是左手倒右手,综合上来看,采用自造的火车在成本比进口要少一半以上。
不过缺点也有,一个就是速度和安全性,虽然这两项和早年进口的英国火车已经差不多了,但是早年进口的英国火车本来就是人家的二手货,说起来都是五十年代初期的水平了,而现在都是1864年了。各国的的新式火车在技术上肯定要进步不少。
除了性能有所差距外,运营成本也是有着较大的缺点。由于火车头采用的国产蒸汽机效率比较低,这后续使用的煤炭肯定要。
而且这火车对于帝国来说还是新玩具。平时的故障率肯定低不到那里去,到时候维修起来也是麻烦事。
如果把全寿命成本算进去的话,其实采用自造的火车比直接用进口的火车还要更贵一些。
但有时候用什么东西斌不是单纯的利润问题,还会被其他问题影响到。
这就好比帝国海军一直坚持采用国产的舰载蒸汽机动力一样,他们不是不知道林德机械公司的蒸汽机动力不如进口货,而且价格还很贵,但是海军依旧这么做,这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扶持国内的蒸汽机发展。
反正对于帝国海军来说,多浪费点钱并不算什么,动力小一些就小一些,只要能够扶持国内的蒸汽机产业发展起来,以后还怕没有好蒸汽机用?
如果不扶持一直进口的话,以后还不得受制于人啊,万一某一天英法等国不向帝国出口舰载蒸汽机了,那么帝国海军还要不要造军舰了?
火车制造产业也是处于同样的考虑,如果说仿制不出来也就算了,但是既然仿制了出来,而且勉强还能用那么就用国产的呗。
未来中国的铁路市场那么大,对火车的需求是非常高的,有了充足的订单和利润,不愁火车制造业发展不起来。
看着这辆还散发着油漆的光泽,浑身都充满了蒸汽朋克的狰狞气息的火车,林哲也是大感兴趣,前后两辈子,他还是头一次坐蒸汽火车了。
待马龚文介绍完毕后,他就是率先登上了火车。未完待续。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