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73章 拔根芦柴花

本章节来自于 小地主的绝色小妾 http://www.lishu123.com/123/123515/
    毛爷爷的儿子也就是枣花的爸爸叫毛朋,与住的茅棚同音。 依岸农家田少,所收稻谷粟米仅够一家人全年口粮。毛朋大多数时间外出找木工活挣些散钱贴补家里用度。秋收时回家帮女人收割稻谷。毛爷爷一年四季在河里捕鱼,冬天在雪地里打些野兔野鸭一家人生活也不拮据。

    家昌随枣花叫爷爷,叫枣花爸妈叔和婶。一家人看着这个从河里捡回的略显瘦弱的半大男孩,有几分同情也有些喜欢,让他这么叫着到似乎真是自己孩子。

    平时极少有陌生人到此,逢年过节亲戚互相走动,对毛爷爷半夜从河里捡回的小伙子,尽管身带残病,仍感新奇。

    “你家在哪儿?如何会半夜到河里苇子地的?”毛朋问。

    家昌经此磨难,连堂哥也会卖了自已,还有谁可以相信?听毛叔叔如此问。触及伤心处,悲从心起,眼泪叭哒叭哒流出来。

    “八岁时被强人掳走了,家里拿不出赎金,强人打坏我一条腿弃于路边,我找不到回家的路,靠乞讨活命。来到一个庄上,那个庄叫刘圩子。庄上老爷看我可怜,让我看管粮库,管我吃饱肚子。不想前天又有一群匪徒打劫圩子粮库,匪徒误把我当少爷绑来了,敲诈刘老爷,可是,我不是真的少爷,刘老爷没拿钱赎我,匪徒带我上船,半夜推我落水,要淹死我。刘家昌真真假假说到伤心处竟而呜咽成声,无比委屈。

    枣花和娘听着不禁热泪盈眶。

    “苦命的孩子。”枣花娘说。

    “哥,你住我们家吧!不会再有坏人欺负你的。” 枣花说。

    “谢谢枣花妹妹。”刘家昌抹去脸上的泪说。

    “刘圩子。”毛朋自言自语皱眉苦想一阵,无结果。

    毛爷爷也想不起这个地方,一生在田里耕作河里找食,没去过太远的地方。连常在外找活的毛朋也不知小刘圩子所在,毛爷爷放弃了冥思苦想。

    如果此时刘家昌说出临河镇,毛朋肯定会知道,但他故意漏了不说。

    “先在家里住着,伤养好了慢慢找。”毛爷爷说。

    “哥,我明天带你下河起钩。”平时也少有同龄人和枣花说话,如今有一个哥哥,心里很高兴。

    “嗯。”刘家昌笑着应她。

    毛家老人看着刘家昌颇为懂事,也很高兴。

    第二天,枣花带家昌去河里起钩,她双手划桨,动作娴熟,红朴朴的脸上溢满笑,忽而启口唱道。

    叫我来我就来哪,

    拨根芦柴花花,

    清香里格玫瑰玉兰花儿开,

    小小的郎儿来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呀!

    白米饭么好吃田呐难的个种哪,

    拨根芦柴花花,

    清香里格玫瑰玉兰花儿开,

    小小的郎儿来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呀!

    ……

    小船载着脆生生的歌声在水上苇地里软软飘移,刘家昌听呆了。

    这是一首流传于江苏水乡的民歌《拨根芦柴花》。刘家昌会唱,于是随着枣花一起唱。

    粑粑么好吃呀磨难的个挨哪,

    拨根芦柴花花,

    清香里格玫瑰玉兰花儿开,

    小小的郎儿来哎,

    月下芙蓉牡丹花儿开呀!

    ……

    “枣花妹,你唱的真好。”刘家昌呆呆地望着她。

    俩人对视一笑,忽而脸都红了。也许枣花还不懂小小郎儿是谁。

    太阳爬上苇梢,晒在两人身上脸上暖洋洋的,苇内有水鸟飞起又落下。

    桨声水声如他们歌声一般舒缓。

    家昌几次想对她说:妈妈也叫枣花,到嘴边又收住了。

    刘家昌想起妈妈又愣愣出神。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李季彬的小说小地主的绝色小妾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小地主的绝色小妾最新章节小地主的绝色小妾全文阅读小地主的绝色小妾5200小地主的绝色小妾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李季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