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终年温暖湿润,因为有着茂密的森林植被以及数不尽的河流,每天早上,都会有白色云雾自山脚下升腾,将这块土地装扮得宛若仙境。 世人尽知的是,这块完全属于中国的土地,却被印度非法占领着。
只是杜文成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现在,以辛迪加为总理的印度政府已经公开宣称:承认缅甸对东印度地区的百年租借权,国府也宣称不承认马克马洪非法划定的界线,只是现在还无力管理这片区域,认可缅甸政府暂时代管。
“杜,你的科技城就建在这里?”
说话的人叫阿洛伊斯·布劳恩,是一位面容消瘦,目光清冽的中年德国人。布劳恩是他妻子的姓氏,他的真名叫阿道夫·希特勒。
不错,他就是德国的战争狂人,二战的头号战犯——阿道夫·希特勒。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很多,不仅是举世闻名的的政治家演说家组织家宣传家,而且还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外交家野心家权术家心理学家作家画家,以及军事家战略家阴谋家。
现在的希特勒一头短发,没有了人们熟悉的右偏分发型,也没有了上唇的小胡子,整个人看上去年轻了很多,不太像五十多岁的人。可能是逃出了樊笼的缘故,他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浅浅的微笑,很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布劳恩,你看这里还满意吗?看哪里,那就是喜马拉雅山,而这里仅是西藏的一部分,不过暂时由我管理。”
布劳恩用有些痴迷的目光看着喜马拉雅山,那里就是他的向往之地,也是德国“高等人种”的希望所在。他好像做梦般的呓语着说:“真是近在咫尺啊,杜,我可以下去看看吗?”
杜文成笑了笑,指挥着直升机降落在地面上。
科技城的占地面积不大,约有三百多公顷,类似于后世清华大学的面积,只不过这里的建筑很少也很分散。科技城的主体是科研大楼,是一栋半圆形的三层建筑,别看这栋楼毫不起眼,里面无论是科研设施还是生活设施全都是世界一流的,就连里面供应的德国啤酒都是杜文成特意“请”来的酿酒师专门酿造。
因为希特勒还不能在人前露面,所以他只是站在到处都是的小树林中默默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说实话,希特勒对这里的一切非常满意,不仅离他想要研究的喜马拉雅山非常近,而且并没有被隔离的感觉。
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科学家以德国人居多,并且都是他曾经的忠实信徒。德国这次虽然失败了,但他相信凭着他的感染力,用不了多久他的身边就会重新凝聚起一股庞大的力量,一股让整个世界都要为之颤抖的力量。
参观了科技城的主体大楼后,希特勒又去看了由他提供图纸建造的他自己的住处,这里距科研大楼不是很远,距其他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也是如此,他的住处前面不远就有一条两车道的公路连接着其他地方。
“杜,我非常满意你为我选择的养老的地方,在这里我恐怕要乐不思蜀了。”布劳恩特意用了句成语来表达他的感谢。
杜文成笑笑说:“只要你满意就好,不过,按照我们先前的约定,你还要隐藏半年的时间,等到外界平静下来你才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希特勒也笑道:“我明白,杜,我真的明白。我不会介意你把我‘幽禁’半年,就是我自己也会这样选择,在英米没有确定我的‘死亡’之前,我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的。”
杜文成很诧异希特勒对他的信任,希特勒自己也很纳闷这个问题,他对杜文成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好感,让他可以很放心地把自己的性命交在杜文成的手里。
一九四五年五月一日,纳粹德国联邦大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司令卡尔·邓尼茨宣布希特勒已经自杀,同时声称自己是继任者。二号,柏林向苏俄军队军投降。
五月四日,苏俄在帝国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发现了被推测为希特勒和埃娃的两具焦尸。斯大林接到报告后认为希特勒没死,只是隐匿起来了。他对美国和英国领导人谈了这一看法,英国首相艾德礼也认为希特勒仍然活着,只是暂时隐藏了起来。
据后来解密的美军文件显示,希特勒在地堡自杀是苏俄军队对外的说法,其实连斯大林本人都不相信希特勒已经死亡,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也对希特勒之死抱怀疑态度,于是,希特勒之死成为了二十世纪最大的一个谜团。
五月八日,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柏林近郊的卡尔塞斯特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到此结束。
同日,日本大本营召开紧急会议,对德国投降后的世界局势进行了分析预判。日本新任首相铃木贯太郎认为这是一场灾难也是一个机遇,苏俄占领柏林对英米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反而会加大英米的负担,让英米在太平洋战场更加急于求成。
现在,让日本担心的苏俄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除,中国的强硬态度让苏俄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日本只要在朝鲜半岛做好防御准备,就不必过于担心苏俄的进攻。
目前应该做的是增强东南亚战场的武装力量,尤其是在菲律宾的武装力量,在英米的支援到来之前,争取再次将米国人赶出菲律宾,然后“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
当然了,眼下还需要杜文成,还要和他搞好关系,在解决了菲律宾之后,就是和英米提出终战的时候。那时候的杜文成已经不重要了,和欧洲搞好关系才是日本未来的出路。
柏林向苏俄投降后,果然刺激了英米两国,他们除了向委员长施压外,再次要求苏俄进攻东北的日军。史太林虽然恼恨杜文成给他的耻辱,可要真让他对杜文成开战的话,他还是有点忌惮。
杜文成在东北边境布置了七个师的兵力,要是真打起来苏俄未必就会输,杜文成也未必就会赢。关键是一旦动起手来就给了杜文成攻击苏俄的借口,一向“无赖”的杜文成从来就不会和你摆开战场进行真正的战斗,他只会不择手段的对你的国家进行毁灭性打击。不要忘了他可是世界有名的,也被各国暗地里承认的“恐怖分子”。
缅甸距离苏俄那么远,苏俄的海军力量又不给力,史太林对杜文成这样的“恐怖分子”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不仅是他,就是英米两国又如何?明知道杜文成在背后帮着日本对抗他们,他们不还是一样得忍着?
史太林想到这些就觉得惋惜,德国的那些科学家都跑到哪儿去了?不要说有名的核物理学家,就是普通的科学家也没有找到几个。听说米国人也在寻找这些人的下落,所为的还不是杜文成赖以威胁他们的原子弹?他们不敢惹杜文成,难道就拿我来顶缸?
如果不是因为杜文成的介入,苏俄会很高兴地进兵东北,可是现在既没便宜可占,又何必为别人卖命。他回电英米,让英米说服委员长放开边境,苏俄军队立刻进兵。
英米转过头来继续对委员长施压,可委员长坚决不同意苏俄出兵东北,反而要求苏俄立刻退出外蒙。就在此时,菲律宾的日军开始了有计划的疯狂的反扑,日军不惜代价的出动了所有能出动的飞机对米军第七和第三舰队进行了惨烈的攻击战。
在“第二代”零式战斗机的掩护下,Z型鱼雷攻击机再次大展神威,不仅击沉击伤了米军各种舰只十余艘,更是击沉了第三舰队旗舰纽泽西号战列舰,一举夺回了菲律宾海上制空权。
随后,大批的富岳轰炸机对菲律宾各地的米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密集轰炸,躲在马尼拉的骄狂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差点咬断了他的烟斗,他不相信强大的米国海军舰队会抛下他们不管,但漫天的日军轰炸机让他不得不哀叹上帝不再眷顾米国。
在这次战役中杜文成小小的帮了日军一把,替日军击沉了纽泽西号战列舰,也算是报复了罗斯福对他的“背信弃义”。失去了空中支持的米国大兵立马就不会打仗了,他们似乎只学过一种战术,除了空地一体战之外他们打不赢任何一场战争。
于是,菲律宾各地的米军在日军玩命似的进攻下一退再退,溃散,投降已经成为了战场上米军士兵的主旋律。到了四五年的六月底,日军重新占据了马尼拉,灰溜溜的麦克阿瑟在夜色中再次逃离了菲律宾。
近一个月的激战,日军虽然没能按计划把米军赶出菲律宾,但也在菲律宾占据了优势地位,龟缩在吕宋岛的米军再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六月中旬的时候,委员长在重庆接见了苏俄新任驻华彼得罗夫,就宋子文外交部长赴苏俄商订《中苏条约》问题,并表明国府绝不会在外蒙问题上做任何让步的坚决态度。
苏俄这次进军外蒙打的是偕同盟军对人作战的幌子,可现在就连东北的鬼子也全部撤到了朝鲜境内,苏俄已经失去了继续留在外蒙的借口,可史太林仍然以种种借口向委员长施压,意图再次将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
可惜史太林错估了形势,不仅东南亚各国对苏俄侵犯别国领土表示了不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纷纷发表意见,认为这不是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应有的行为,如果任由苏俄赖在外蒙并造成中国分裂,后续的旧金山会议不开也罢。
苏俄看形势不妙,为了堵住英米两国的口转而进入朝鲜与日本作战。英米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继续对委员长施压,让他履行协议偕同苏俄出国作战。
委员长则以外蒙问题未决,国府不会与侵占中国领土之军队并肩作战的理由,再次拒绝了英米的要求。为了争抢日军撤出后留下的地盘,国府和延安军队已经有了多次摩擦,为此他已经下定决心,在没有解决国内问题之前,宁可得罪英米也不再做出兵缅甸那样的傻事。
而在东北边境的杜文成也没有得闲,几日前周先生给他发来一封电报,请求他帮助一下朝鲜的金同志从东北入境。四一年率东北抗日联军撤入苏俄的金日成,本来想要随着苏俄军队一同进入东北,不想在边境被杜文成拦在境外。
金同志急着回国和gc主义代表玄俊赫以及民族主义者代表曹晚植争夺朝鲜的控制权,便通过延安请求杜文成允许他率部过境。杜文成对于这位金同志实在是不太感冒,可是周先生的吩咐又不能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只好下了允许朝鲜人入境东北的命令。
历史上的金同志返回朝鲜北部后,很快就消灭了朝鲜gc主义者代表玄俊赫和民族主义者代表曹晚植,成为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gc党头号人物,并建立起朝鲜gc党中央组织委员会。
金同志之所以能有这么大成绩是因为有着苏俄的支持,并且是在日本已经投降的前提下才取得的。可是现在日本关东军就驻扎在朝鲜,而且没有一点损失,金同志还能幸运地玩他那套“子承父业”的封建统治吗?呵呵。
“东南亚和委”目前已经吸纳了全部东南亚国家为正式成员,国府也在六月底继印度之后成为了“东南亚和委”的第二位观察员。
在签字仪式上,国府外交部长对记者发表讲话说:“东南亚和委”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为东南亚乃至世界和平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国际性组织。
缅甸总统杜文成也在随后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再次谴责了苏俄军队侵占外蒙的无耻行径,要求苏俄政府立即将军队撤出外蒙,并作出正式道歉。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