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间,熊老靠在床上,严勤坐在床前说话。严勤问起了熊老这次要做的事,到底要图得一个甚么目的。
“那根铁棍你还记得吧,要让雷劈上去,激发里面的微粒,便会迸出光来,我们就是要看看这道光。”
“看到了会怎样?”
“想看到并不容易呢,不是所有的光都看得到,看不到的或许啊。凡是有形之物都或多或少向外散发各式光,也就是能量,正如坦的质能公式所讲的那样。坦还说万物都在身周围出一方时空,那么散去的那些个光都到哪里去了?天地间有多少物事,散去的光该有多少,它们的归宿便是天地,天地岂不是由它们散去而存在?而万物在天地中的留存便形成一道时间,我们平时常说的时间是这一道么?不是,我们常说的指的是万物自身那一方时空中的时间。恰恰是这一个,不同的物事各自的时空中,竟然在时间上是同等流淌的,自身能感到自身时空中的时间,却觉不到在天地中留存的那一道时间。但是当你去看别的物事,你看到的又偏偏是它在天地中留存的那一道时间,于是便有了不同,正是处处不同处处同的道理所在。
坦在《相对论》中的讲述,我思索良久得出了这样的看法,拿它去说空间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相对相对,并不是指我相对你你相对我,你我本是一致的,指的应该是你我相对于天地,这才显出不同来。”
“各自时空中的时间又指甚么?”
“其实也是自身在天地中留存的那一道时间。”
“您不是说自身觉不到么?”
“要说完全觉不到可能也不妥,但当自身在天地中的留存起了变化,那么时间也变了,这样的变化却是自身觉不到的。我所说的觉不到更是要指出这一点,好将自身与别物分得清楚。”
“为何各自时空中的时间又是同等流淌呢?”
“坦对此也是凭猜测,并没有甚么一说就明的道理。要叫我说的话,天地间就只有四种本源之力,万物之能成形留在天地中,都脱不出这四样力道的共同作用;而要化光远去,同样还与这四样力道有关。既然大家的根底都一样,难道在时间的流逝上会有不一样?”
“对了,您上回也提到本源之力,还说坦要干一件大事,他要干甚么?”
“说到四种本源之力,最早发现的是引力,是顿发现的。其后是电磁力,而坦正是从电磁入手,创出《相对论》,最终由引力收尾,给出自身的公式,一举明确了引力万物与天地的关系,昭告世人引力因何而生如何行事。那时弱力强力也先后发现,但还无人能将另外三力像引力那样解说的明白透彻。于是众说纷纭,各凭经验办事,坦认为不妥,跟人争论,这些我讲过吧?”
“是呀,上次也说过。”
“坦在创立《相对论》中悟出一个道理,万物皆要留下,于是他本着同样的想法,试图将其他三力也解说的通,他们因何而生如何行事。若都说清楚了,那么就只剩一个问题:力是因何而生如何行事的,坦最终的目的便是要将本源之力的种种不同之处尽皆混同,回归到更为本源之处,就是要将四种本源之力归于一统,直抵天地创世之初的本意,这是何等的雄心啊,尽管他没能做出这件事。但他开了这个头,后人受此鼓舞,仍沿着他的路往下走,在坦之后,人们有了更强的手段和办法,用于验明坦的设想。
坦说留下,这便于人们寻一个方向,但却难于走一条道路。本源之力本是在极小的范围里生出作用的,在这么小的地方,有形与无形辨不清,离去与留下分不明,所以难就难在要让留下变得确实,为此要采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就像我们要用雷劈一样——都是后来才能用得上的,因此也取得了些成就,似乎再往下四种本源之力便真的一统了。但还是没能等到那一天。”
“我们要做的事跟这个有关么?”
“有关,我对坦的想法也很着迷,曾设想过种种,就等着验证一回。”
“就靠这么一根铁棍,让雷劈一下便能验证?不是早该有人验证出来了么。”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就算是有人见到了,他又怎么会将这么两样事联系在一起。果子落地该有多少人见过,能把它与引力想到一处的又有多少人?还是先听听我的见解。”
严勤乐道:“您的见解要是有道理,便是顿坦之后第三人了。”
熊老笑道:“想想也是,顿那时的手段办法很有限,坦的时候强点,但坦本人靠的并不是那些,现在则更差,岂不正是该让见解大行其道的时候。当年顿见果子落地,便说万物落下,靠甚么非常手段了么?没有。后来坦说落下不妥,万物该是留下,靠甚么非常手段了么?也没有。现今我要说:仅是留下显得不全,天地之事应是既留下又离去才对。留下的是物质,离去的是能量;留下的属空间,离去的属时间;留下的显有形,离去的归无形,各种物事便是在去与留之间生变。
量子力学已将这一点看得明明白白,我还需要甚么非常手段,四种本源之力所以难于一该,便是将这两样本性没有一并看待。
人们先发现的引力,然后说引力怎样;再发现电磁力,然后再说电磁力怎样;又才是弱力强力怎样怎样。待将四种源力逐一辨出,再去将四种源力统合,正道直行,原本不错。但其实呢,只有坦将引力解说出一个因果,另三样还仅是知其然,着这样的认识去统合源力,可说是先天不足,即便弄出来,也仍只是知其然。我没有甚么非常手段,哪能逐一数说,但我既然另出见解,又有坦的例子在前,正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不去管是这种力还是那种力,而是直接问一句:甚么是力,因何而生?”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