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歌唱完,张国容和周惠敏一起鼓掌,要不是因为他们现在在包厢里,估计两人的掌声会吸引到人的注意力。
张国容尤其给力,拍得手掌都快要震烂了,一脸激动的说到:“阿洛,你真是太让我惊讶了,原本我以为vivi说的已经够夸张了,可是我现在才知道,她说的那些,还不足以形容你才华的百分之一,你简直是个天才!”
能够得到张国容这样的夸奖,林洛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快要飘起来了。
只可惜,此张国容,终究不是彼张国荣。
所以他还能勉强保持着镇定,颇有风度的继续装逼道:“没什么没什么,只是一时有了灵感而已,说实话,我也是听了很多leslie你的歌,脑子里才突然冒出这么多想法,换做平时,我是肯定写不出这样的好歌的。”
好家伙,真是假得连碧莲都不要了。
然而这些话听在张国容耳朵里,却让他觉得更加开心。
张国容兴奋的说到:“有了这几首歌,我的新专辑看来是没问题了,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林洛一愣,这么经典的三首歌,还有什么好可惜的?
张国容看着周惠敏,突然俏皮的说到:“可惜今年的至尊金曲奖,恐怕还是争不过别人。”
林洛不解的看向周惠敏,这关周惠敏什么事?
然而张国容却继续说到:“虽然你这三首歌都很棒,但我感觉跟你写给vivi的那首《千千阙歌》比起来,还是稍微有点儿差距,看来我终究是不如vivi这样的美女吃香啊。”
周惠敏俏脸瞬间变得通红,不依不饶的拍了他一下。
林洛心里这才一松,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不错,不管是《共同度过》,《风继续吹》,还是《我》,都算是七八十年代香江乐坛的经典,但正如张国容所说,这三首歌,和陈慧娴的那首《千千阙歌》比起来,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不是说陈慧娴唱的比张国荣好,而是因为这首《千千阙歌》,有着一般的香江歌曲没有的那种大气。
整个香江娱乐圈,不管是影坛还是乐坛,其实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就是它们的格局都显得太小。
这一点从香江的电影上最能体现出来。
在香江,最流行的电影类型是什么呢?不是大片猛片,也不是那种科幻特效满天飞的影片,而是那种带着俚俗味的小市民电影。
比如星爷的无厘头,他的主角,几乎全都是那种混迹于社会底层的小市民,身份最高的苏灿,后来也做了乞丐,甚至比小市民混的更惨。
再比如号称八十年代最大手笔的巨制《最佳拍档》,这部电影的蓝本可是007,但最后拍出来是什么样?还不是俚俗搞笑当头,枪战肉搏打底,至于当初宣传的什么高科技特效,请问谁看到了?
人家正版007七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用激光笔和喷气式汽车了,89年的《最佳拍档》里面,居然还在用弩箭。
这就是所谓的高科技?
更别提后来那些打着科幻名头的电影了,那渣五毛的特效,简直跟大陆的同胞兄弟惨得是一样一样的。
香江乐坛也不外如是,除开那些翻唱自日本或是国外的歌曲,整个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初期的歌曲,都透露出一种“小家碧玉”的味道。
比如张国荣的那首《我》,八几年听来感觉还很不错,九几年再听,就发现好像多了一种年代的陈旧感,等到零几年再听,就觉得好像已经和流行的音乐有些脱节了。
但陈慧娴的那首《千千阙歌》,即使在一几年听来,依然觉得大气磅礴,气势非凡。
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
在这个时代,两者听起来好像感觉差不多,都是可以成为经典的歌曲,但再过几年,就会发现,张国荣的那些歌曲里面,带着一种时代的印记,而像《千千阙歌》这样的歌,即使再过几十年都不会觉得陈旧。
所以张国容才会说,林洛给他的这三首歌,都比不上给周惠敏写的那首《千千阙歌》。
这是实话,并不是他矫情,而是因为他觉得真的就是如此。
林洛也很理解张国容,同时能够从他那近乎于开玩笑一般的话语中,听到一种淡淡的失落。
是啊,退出歌坛之前,张国容和谭永麟两人,可是包揽了香江几乎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音乐奖项,那个年代,被人们称作是“谭张争霸”,别说什么周惠敏,就连梅芬芳陈慧贤这两位天后,也要退缩在他们的阴影之下,始终被他牢牢的压制着一头。
那时候的周惠敏,恐怕只能站在舞台的后方,仰望着张国容伟岸的背影。
然而谁能想到,才仅仅退出歌坛几年,如今的境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说梅芬芳和陈慧贤,以及新晋的四大天王,就连周惠敏这样过去把张国容当成老师一样的小女生,也突然站到了他的前面。
这让张国容怎么能不生出廉颇老矣的感慨?
所以他艳羡的眼神,林洛和周惠敏都能轻易的体会出现。
看到张国容脸上那隐藏的失落,不知道怎么的,林洛突然心里一软,就有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
其实有一首歌,林洛一直都在想,如果能让张国荣来演唱,会是怎么样的?
当然,这个张国荣,是另一个时空那位巨星,不是眼前的这位张国容。
这首歌,在林洛看来,几乎没人能把它给唱好,或者说,这首歌根本就不需要配词,它本身就应该是一首殿堂级的交响曲。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Classic/River》,由韩国人李英石(音译)作曲,根据约翰.列侬同名交响乐旋律改编,曾是韩国电影《假如爱有天意》的主题曲。
没错,就是后来李健在《我是歌手》里演唱的那首《假如爱有天意》。
很多人都听过这首歌,它曾经被译成好几个版本,由不同的中国歌手来演唱,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李健演唱的这个版本,应该是最好的中文译本。
的确,李健演唱的版本的确称得上是最好的中文翻译版本,但是如果听过韩版的原唱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李健演唱的这个版本,还不够好。
因为《假如爱有天意》(在韩国的歌名叫做《More/than/love》的韩语版,原唱是位声线非常低的歌手,叫做韩成民,他在演唱这首歌的整个过程中,声音都压得非常低,简直能够让人从中听出一种呜咽的感觉来,哪怕实在最**的部分,听起来也像是在哭诉。
这种感觉,十分符合这首音乐本身的需求,当然,也符合这部电影的整体氛围。
所以听这首歌的原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满目的荒凉与寂寥,空虚,寂寞,无助……
但李健的那个版本,一开始压得不错,可是等到**部分的时候,就渐渐感觉李建好像是有些压不住了,最终声音变得高亢,嘹亮,一下子就失去了那种压抑的味道。
所以林洛觉得,李健的版本,还是不如原唱的那位韩成民。
可是韩成民的演唱,感觉也不是最好的,因为如果你听过这首歌不配词的演奏的话,就会发现,这首歌好像只听纯音乐,才会更加有感觉。
就像是莫扎特的交响曲,配了词,反而像是感觉降低了一个档次。
林洛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歌手唱得不好,还是因为这首歌真的就不应该配词,毕竟他不是专业的。
不过偶尔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林洛也曾经想过,华语乐坛,有没有人能够把这首歌本来的味道给唱出来呢?不说唱出那种殿堂级的感觉,哪怕是像韩版原唱那样,能够唱到让人一听就想哭的感觉,那也是相当了不起了。
可是尽观华语乐坛,有几个男歌手的声音能够低到那样的地步?
陈奕迅或许算一个,但陈奕迅演唱低音的时候,并不会给人那种如诉如泣的感觉,这一点,从他那首著名的《好久不见》就能听得出来。
他的低音,是深沉的,内敛的,情绪和《假如爱有天意》的氛围并不契合。
另一位林洛能够想到的出名低音歌手,就是张国荣了。
张国荣是一个音域很广的歌手,但他最擅长的,还是中低音,他的很多歌曲,都是这个音域,哪怕是劲歌,也少有直接飙高音的,唱的都比较低。
而且张国荣唱低音的时候,出来的正是那种如诉如泣的效果,不信大家可以去听听他的一首歌《最冷一天》,可以说是他低音歌曲的代表作。
林洛也正是因为听了这首歌,才生出了想让张国荣唱唱《假如爱有天意》的想法。
只可惜以他的身份,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巨星张国荣,更何况张国荣后来逝世了,那就是永远的失去了机会。
真是没想到,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居然再一次拥有机会,能够让一首殿堂级的歌曲,找到一位殿堂级的演唱者。
所以他只是稍微犹豫了一小会儿的时间,就很认真的对张国容说到:“我这里倒是有一首歌,不过我不确定你能不能把它唱好。我敢保证,如果你能把这首歌唱好,那就算是《千千阙歌》,也不会是你的对手。”
比《千千阙歌》更好的歌?
张国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对应的,则是周惠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在周惠敏看来,香江乐坛,几乎已经没有再能超越《千千阙歌》的歌曲了,哪怕是前几年梅芬芳和陈慧娴夺得“至尊金曲大奖”的那几首歌,最多也就和《风继续吹》一个档次,比起《千千阙歌》来,还是差了一点。
哪曾想到,这才眨个眼的功夫,林洛竟然又有了一首歌,而且放言比《千千阙歌》更牛逼?
周惠敏一下子来了兴趣,她倒很想看看,林洛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而张国容更是激动的不能自己,一把抓住林洛的说,急切的说到:“真的吗,快唱给我听听,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林洛苦笑着摇摇头道:“这首歌,我唱不出那种味道,硬要唱,只会唱得鬼哭狼嚎,不过我可以用乐器帮你演奏一下。”
周惠敏挑了挑眉头,插嘴问到:“你不是说你不会乐器的吗?”
“我是不会乐器。”林洛点头解释道:“像是吉他钢琴什么的,我都不会,不过有一种乐器,我倒是会用的,只是我看不懂曲谱,所以只能把指法硬记下来,然后就会演奏了。”
林洛说的这种乐器,就是号称最简单也最容易学会的乐器,竖笛。
还记得八十年代末期,大概是林洛小学升初中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某位大人物说了,要提高一下全民的音乐素养,所以那段时间很多中小学都流行教导学生学习乐器,而最广为传播的,就是竖笛了。
这是一种只要能喘气儿,就不愁吹不响的乐器,很多人吹不动笛子,但是吹竖笛,却是轻而易举的,哪怕看不懂五线谱,靠着简谱也能用竖笛吹响乐章。
林洛的竖笛,就是那时候学会的。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