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六四 扬帆千里至古金陵 烟雨春日入乌衣巷

本章节来自于 井界乾坤 http://www.lishu123.com/13/13135/
    第6sì回/扬帆千里至古金陵/烟雨chūnrì入乌衣巷

    话说三月初二,文帝刘义隆返回建康,征召谢灵运担任秘书监,颜延之为中书侍郎,帝以慧琳道人善谈论,所以常跟他商讨国家大事。中旬,文帝确定荆州职务变更,廿二,京都发出的荆州官员调整正式文书送达南阳郡府:通告彭城王刘义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和荆州刺史;召南阳郡太守沈道兴上京候命,另行录用;委任秘书丞裴良允为新晋南阳郡太守,即可上任,其后携长子随沈道兴一道赴京面君;龙骧将军甄彻辖制鲁阳、荆紫二关,协助郡守督帅南阳诸军事。临行前,裴太守签署上任以来的第一份文件,授命齐旃为署长,享八品俸禄,总理双河镇及周边行政事务;白直队定员五百名,每年从本地税赋中提留一部分以作粮饷;在黄土岭南设营哨,常年驻军一百,命陈彪担任参军,协助营哨长统领军兵。

    月底,裴良允父子跟随沈道兴起行,从淯水乘船南下至夏口,再沿长江顺流东行,第六天临近中午抵达刘宋都城建康,即现在的南京。天空yīn沉着,湿风掠过,一行人在石头城外的石头津离船登岸,裴家这头是李定真、陈唐和申公敱同行,二十名出自白直队的家兵随扈。裴襄一站到岸上就举目观望:面前的石头城位于南京老城城西石头山,古长江绕过山麓东去,巨浪时时拍击山壁,将山崖冲刷成峭壁。chūn秋战国时,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遗址在今石头城,即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遂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之;三国时孙权在金陵邑原址、以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新城,周长3000米左右,倚为扼守东吴京都建业的屏障;后来,金将军王俊率海军进攻东吴,东吴军用连锁横江,晋军截断锁链,导致石头城失守,不得人心的国王孙浩赶紧投降;唐代以后,长江逐渐西迁,石头城受河流泥沙淤积,变得平坦,石头城也就不再险要。中唐诗人刘禹锡曾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cháo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此刻在裴襄看来,石头城要塞正值辉煌时期,城池险要,气势宏伟,烽火台连片,城头上旌旗招展……

    裴良允与沈道兴就此告辞分手,随行五百军兵就于石头城驻扎,裴李五人只带着扈从,徒步东行三里来到建康城八米来高的夯土城墙跟前,面前是西明门,进入此门就是进入了建康城。陈唐向城门守军递上宣召进京的书函,守兵查验后放行,众人进入到城里,京师官署处于台城大司马门和南部宣阳门之间的御街上。裴太守需要先往吏部报到,到礼部学演礼,然后候圣命觐见。

    裴良允将随从一干人安排到外官赴京接待馆驿里安顿,自己只带两个从人去官署。裴襄提议说:“李伯,我们出去吃饭。我头一次进京,想见识一下。”李定真同意,留下扈从,只他们四人复又出得门来。

    建康全城按地形变化,形成不规则布局,然其作为中轴线的御街自太极殿起始,笔直向南,直抵城南牛首山,其它道路都是“纡余委曲,若不可测”。站在御街和横街的十字路口,回首往北可望见御街尽头、大司马门那高大的门阙,往南面的宣阳门走,道路两侧是排列规矩的都城官衙各部门的办公署。走了不到二里路就出了南城门。门外,京城百官和居民的住所、寺庙、商业区等集中于御街两侧和秦淮河两岸的广阔地区,大臣贵族多居于景sè优美的青溪、cháo沟两岸;建康城南面两侧还各有两座小城,东面是常供宰相居住的东府城,西面是扬州刺史所在之西州城。大柱子背着裴襄,几个人步行沿路往南,又走出差不多二里,来到太庙。陈唐向路人打听本地的特sè酒楼,路人打量众人一

    眼,往东一指说:“客人要不差钱,就过青溪到乌衣巷去,那里的美仙楼是这建康城首屈一指!”

    裴襄道:“乌衣巷啊,鼎鼎大名,就去那里!”

    李定真等人于是东行,经过青溪上的骠骑航桥,再贴着一座小城——丹阳郡城往南行不远就到了乌衣巷。裴襄四下踅摸个不停,后世要从北面过来应该先

    井界乾坤最新章节六四 扬帆千里至古金陵 烟雨春日入乌衣巷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鬼谟的小说井界乾坤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井界乾坤最新章节井界乾坤全文阅读井界乾坤5200井界乾坤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鬼谟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