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六十章 一个姓崔的谋士(中)

本章节来自于 浮沉往事 http://www.lishu123.com/13/13620/
    昔年刘备三顾茅庐,相请诸葛孔明出山,无数年来,人们纷纷感叹刘备的诚意,才换来蜀汉的三分基业。却不曾想过,那年仅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像刘备这样,心怀大志,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自己全部才华的主君?

    如果真的要做一个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农夫,又何必习屠龙之术?如果真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又怎么可能随口便是石破天惊的隆中对策?

    论才华,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论潜力,孙权雄踞江东,水师纵横。

    而刘备?那个据说儿子有一百二十个之多的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东奔西跑了大半辈子,投靠过的势力比吕布认过的干爹还要多上一倍的“皇室宗亲”。除了空怀的大志和一肚的悲伤之外,什么都没有。

    但也正是因为他什么也没有,孔明才毅然地选择了刘备。因为在一个国家或者势力,新生和灭亡的时候,个人的声名才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如果孔明去投曹操?那时鬼才郭嘉虽然已死,但是以荀彧、贾诩为首的一众谋士尚在。统军征战更是有夏侯、曹氏等诸多大将,远远轮不到孔明。而东吴方面,英姿勃发,羽扇纶巾的周郎。鲁肃早已献过榻上对策,为孙权所看重。孔明纵然去投,也不过是“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没有任何一个身负大才的谋士或者将军,愿意空空把年华去熬资历。

    事情之后的发展,如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那样。孔明相助刘备开创了蜀汉基业,鞠躬尽瘁,用他生命中的后二十七年,让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一遍又一遍地将他称颂。

    不是没有过惶恐“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不是没有过悲伤“所在各求为庙,朝议以礼秩不可。立庙于成都,后主不从。“

    可是没有哪一个读书人不渴望诸葛孔明式的成功,那几乎是一个谋士所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结局。崔伯渊?也不例外。蒙塔里虽然是个胡人,但是在他心中,却是远远胜过洛阳城里的赵德昭。

    “若是时隽没有攻下汉中,为师去投倒还有些际遇。但是现在吗……“崔伯渊微微摇了摇头,苦笑道:“北唐西线已进逼利州、巴州一线。赵德昭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怎么可能会对为师这样出身的人委以重任?不过是给个好听的虚职,赏赐些财富,养老洛阳罢了。这些帝王,若是能有半分选择余地,都会细细权衡下利弊,考虑一下平衡。这些年,为师在乃蛮部落虽然不至于权势熏天,但是脾气却终究是见长,年纪也大了,你要让我再花个十年的时间去挤进洛阳的圈子。纵然挤得进去,也未必能有时间一展心中抱负了。”

    少年沉默不语,他久在崔伯渊身边,眼光见识自然是非比常人。细细思量之下,他自然也看得出天下虽大,可要再找出一家如乃蛮部落一样信任自己老师,给予其无限施展余地的势力,却是根本没有。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他细细看向崔伯渊,而今鬓已星星也。草原上的生活环境恶劣,纵然崔伯渊在乃蛮部落地位尊崇,但是也免不了风沙的袭扰,这些年崔伯渊的身子已是一日不如一日,想到此处,少年不由地眼眶微微泛红。

    “痴儿。”崔伯渊微微一叹,当初收留崔安节不过是一时意动,这些年见他天资尚不至于驽钝,便倾尽心力相教。自己远赴草原,抛弃妻子,与家中音信隔绝。也渐渐将他视如己出。“叹光华将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悠悠数千载以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为师既然走上了这条路,也就不准备回头了。”

    “不过,你还年轻啊。”崔伯渊看向这个自己视如己出的弟子,目光真诚,缓缓说道:“这毕竟是千古骂名,你没有必要和为师一起。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第六十章 一个姓崔的谋士(中)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王三木的小说浮沉往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浮沉往事全文阅读浮沉往事5200浮沉往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王三木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