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景熙十六年十月十三,在得知燕京被乃蛮一战而下的消息后,路可照没有半点犹豫,立即集结了麾下四个军的兵力,回击燕京。
一向好勇善战的乃蛮人一改常态,在崔伯渊的指挥下,通州的乃蛮人不战而退,主动将通州这个扼守燕京咽喉的重地,拱手送给了路可照。同时,战火也理所当然地再一次燃到了燕京这座北方第一重镇。
对于路可照而言,前面的道路上,不仅有家仇血恨,还有上十万的乃蛮骑兵。天下各方势力的目光,也都将,聚集在这里。
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役,绝不会有人来怀疑。
十月十四日中午,在崔伯渊的献策下,蒙塔里并没有稳守燕京城,而是主动出击,在城外十里的南苑,布下大阵,迎战路可照的七万余北唐大军。
路可照身在中军,身边是上百名重甲佩剑的将士时刻戒备。燕京城破,路家一族男儿几乎全部战死,除名北唐世家的消息,他早已知道。不是没有后悔,如果自己懦弱地选择稳守燕京,凭借着十余万参差不齐的军队,未必不能坚守燕京,使乃蛮不能再进一步。可是,他终究会不愿眼见山河沦丧,也终究不愿那般地任人宰割。
百多年风光不坠的将门世家就这样一朝灭亡。他在很早的时候便已听说过崔伯渊的大名,只是从未曾放在心上,终于在今天,因为他的看轻,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眼睛越过层层军阵,看向阵中那个一身儒衫,鹤立鸡群的叛国谋士,崔伯渊的故事他也听过不少,一个堂堂的翰林学士去投了草原蛮子,也算是引起了当时不小的一场轰动。之后凭借着一己之力,助蒙塔里称霸草原。也是能入鉴闻局眼睛的了不得人物了。他本也想过招揽,却终是……太迟了一步。
一步太迟,便是一生错过。
远处的乃蛮阵中,蒙塔里等一众乃蛮首领正细细地观看着北唐的军阵。草原上的儿女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向来是不怎么把汉人的骑兵放在眼里,毕竟当年北唐围剿契丹诸部落的那一场大战,这些乃蛮人并没有在场。之后虽然也会听到一些传闻,却是从来不会放在心上。这些年他们虽然常常南下,但是和五十二军这样的精兵交手的机会却是不多,如今见到北唐帐下有那么多的骑兵,大部分的乃蛮将领都是心中一怔,以他们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些骑兵,实在是精锐中的精锐。便是自己部落里最善战的勇士们,也没有必胜的可能。
称职的猎手往往只要看一下猎物的眼睛,便可知道那动物是否凶悍。
要知道北唐牢牢占据着北方所有养马场,战马源源不断,比起西汉和东吴,北唐的骑兵才真正具备和草原民族马上争胜的实力。而北唐众多骑兵之中,又要以河东、河北两地的精锐最为锋利,向为北唐骑兵之冠。只不过后来赵德昭一直抽调精兵赶往关中,使得这两地的骑兵力量有所减弱。
五十二、九十七两军骑兵抵达战场后,在路可照的指挥下就地列阵,今天,是决生死胜负的时候,不急在这一时。大批的步兵肯定就在他们后头。此前,蒙塔里还打算在唐军到来以后,趁其阵势未成,先遣骑兵冲击,看看有没有一击得手的可能,但是如今看到对方那么多的骑兵在手,也只能打消这个念头了。
北唐阵前,一些将士纷纷摩拳擦掌,挥舞刀剑,显得很是急不可待。这些人中,大多数人的家眷都在燕京。如今与乃蛮一战,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过不多久,身后便传来闷雷般的脚步声,显然唐军主力已经抵达战场。这一次路可照手上除了五十二、九十七两个军以外。其他两个军的人马大多都是步兵,其中不乏在北唐军中历史悠久的重甲步兵。
要说集重甲步兵之大成者,必是襄樊李继业无疑。可是要论天下最善战的重甲步兵,非是河北的二十九军不可!连李继业都是二十九军走出去的大将!
骑兵在中军的指挥下迅速地向两翼展开,随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黑甲。身披厚甲的重步兵一手拿着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第七十一章 燕京南苑(一)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