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中观战的崔伯渊也是显得有些错愕,尽管早就知道河北二十九军的重兵甲于天下。但是他毕竟从未在军中呆过一日。放在阵前的这些胡人部落,虽然不能和乃蛮部的直系人马相提并论,但也都是十几岁就都杀过了人的主了。虽然之前已经料到路可照的第一轮攻势必定迅猛非常,但也没有想到,竟是锐利到了这个地步。
“先生,那些部落恐怕是不顶用了。”蒙塔里神色淡淡,看不出半分忧喜。不过话语里,多少还是带了一丝的不平稳。对于今天的战局,他还是有充足的信心的
塔里木沉声说道:“大汗,是不是派左翼的骑兵出击一下,稍稍遏制一下北唐的攻势。“
崔伯渊脸上波澜不惊,更没有要搭理塔里木的意思。只是自顾自认真地观注着战局,远眺对面唐军大阵的动静。而一旁的塔里木等一干乃蛮大将,都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意思。视线尽处,路可照的中军依旧稳如泰山,没有丝毫要压上来的意思。
两军对垒,各人有各人手段。有些将军喜欢先发制人,猛打猛冲。这固然是十分有利,其中集大成者当属时隽。但天底下,谁家麾下也没有时隽那么多的精兵来撕开一个个口子。所以有时候,后发制人,反而能有效地做出致命一击。
路可照要拿下燕京,速战速决。所以今天他摆出的是一攻到底的架势,但是战局才刚刚开始,路可照的中军没有推进的意思不说,便是两翼的骑兵也没有丝毫要动的意思。这就是沙场老将的手段。先摆其势,要让对手看得到他的决心。再诱使对方做出反应。
重甲步兵已是这般惊心动魄,崔伯渊不得不再一次估计五十二、九十七两个军的骑兵威力。路可照纵然不是白宪、韩言那样的命世之才,但也是一时之选。这一场,自己倒是不得不稍微警慎一些。
“左翼的骑兵不能轻动!”崔伯渊丝毫没有要去顾忌塔里木颜面的意思,缓缓说道:“我们今天就是要让路可照无所顾忌地攻上来,二十九军的主力已经抽往西南。以其现在之战力,在路可照的这支军队中,还算不得核心部队。五十二、九十七两个军的骑兵在两翼虎视眈眈,我们要是现在出动左翼,他们立即就会趁机杀过来。到时候我们就只能被迫进行决战。路可照所部的体力不会太乐观,速战速决只会对他们有利。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凭借着人命和时间,等到我们要的战机。”
崔伯渊此话一出,众多的乃蛮大将都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等待时机这句话,也就意味更加多的草原子弟要死在北唐的战刀下。只是崔伯渊言之有理,而蒙塔里又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显然已是默许。
这些年来,这样的场面也是常常见了,多少乃蛮部落生死攸关的大事,都几乎由崔伯渊一言而决。不是没有人没有怨气,但是在崔伯渊的赫赫功劳下和蒙塔里的绝对信任下,这些埋怨也就只能在酒后假装喝醉了说说了。毕竟崔伯渊对于乃蛮的意义,实在是太过重大。
又一支草原步兵压了上去,企图以数量的优势来暂时抵消质量的劣势。燕京一地的重甲步兵尤其注重阵形,这些上万的重甲步兵像是一个个棱形的箭头,合成了一支巨大的黑色箭头,一次次地在乃蛮的前军撕裂人潮人海。而越来越多的胡人则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来,紧紧包裹着杨广利麾下的重甲步兵。
面对着潮水一般涌来的敌人,杨广利所部毫无惧色,二十九军本来就是以重甲步兵出名的队伍,尽管军中老兵大部分被抽去,但是军魂犹在。尽管不能像五十二军那样追亡逐北、独领风骚。但是他们同样是被信赖的队伍,单就路可照选中他们参加霸州战役这一条,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被派上前线的草原胡人此时大约近两倍于二十九军,但是在杨广利的沉稳指挥和士兵的勇敢作战下,胡人竟也还是不能遏制重甲步兵的攻势。
“都督,崔伯渊在乃蛮地位的地位不可撼动,这么多的草原性命,他说扔上来就扔上来。”中年将军看着眼前的战局,不无忧虑地说道:“二十九军新兵多过老兵,杨广利的担子不轻啊。”
&nb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第七十四章 燕京南苑(四)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