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一百零五章 被埋没者的证明(五)

本章节来自于 浮沉往事 http://www.lishu123.com/13/13620/
    赵德昭显然也知道这些重甲,不能和河东、河北的重甲骑兵相提并论。东吴的李源曾说过一句十万年都不会过时的真理“一国之都只能训练出踢正步的废物。”这句话有多刻薄,就有多正确。所以除了长矛之外,每名重甲骑兵还随身配备了短刀、短斧这样的近身兵器,一旦长枪、狼牙棒这样的长兵器脱手,就使用短武器。而这样的配置,在时隽的第七军、十一军等骑兵部队身上是很难看见的。

    借着刚才集体冲刺的余威,这些重甲骑兵形成了两边尖锐的攻击阵形,随着骑兵的深入而不断地像两边延伸。

    正在指挥作战的伯颜不花脸色一阴沉,刚才这重甲虽然冲击过一次,但是对方显然在那时保留了实力,这一次才是无所顾忌地全力冲击。他对自己部落的骑兵一向自信,这些年和乃蛮部落的草场争斗中,自己麾下的骑兵也没有处在下风。可是如今这一战之下,竟然败得如此之惨,若不是占着人数上的优势,他麾下的骑兵极有可能现在就已经退了下来。

    要知道,乃蛮部落可是在燕京南苑正正经经地击溃过,号称北唐所有骑兵部队爷爷的五十二军。而自己,连一帮洛阳的少爷兵都无法摆平。生平第一次,伯颜不花那样明显地感受到了自己和乃蛮部落的差距。

    一阵急促的号角声从北唐左翼战线中传出,伯颜不花睁大着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那是北唐左翼为数不多的轻骑兵在俞济南的指挥下,趁着自己的骑兵部队全面被一千重甲骑兵吸引住的时候发动了攻击!而北唐左翼的重甲步兵和长矛手等步兵攻击部队也是一起攻来。

    “反守为攻!“这四个字一转入伯颜不花的脑海,他第一时间就觉得这是个天大的笑话,在平原之上,步兵占到大多数的北唐左翼,居然敢和清一色骑兵展开反攻。他歇斯底里地咆哮道:“全军压上!和北唐拼了!”

    北唐中军阵内,赵德昭抚掌而笑,高声道:“俞济南当真是国之栋梁!“以他这等老辣目光。怎么会看不出,俞济南此举虽然是凶险十分。但是时机掌握的恰到好处,各部队之间也是配合得当。虽然是以步兵为主的方阵反攻骑兵,却是大大掌握了获胜的希望。此战之胜负,极有可能便是由此处打开局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惨烈的搏杀中,胡人骑兵接连动了数十轮的反击,只是在稳若磐石的唐军阵列面前,像是豆腐一样被撞了个粉碎。就算是伯颜不花亲自督战上前,也不能在俞济南所部的严密阵线前寸进半步。伤亡惨重之下,北唐左翼军队的攻势逐渐凌厉起来,骑兵和步兵紧密配合。

    俞济南在一众亲卫的保护下,乘了一辆战车,指挥着部队抓住着胡人骑兵的处处漏洞,发起了一阵阵短促而猛烈的攻击。伯颜不花的战线开始一再被压缩,被俞济南挤压得失去了周旋的空间。

    骑兵开始溃逃,尽管乃蛮的督战队砍死了不少溃逃的士兵,却依旧难以阻止左翼伯颜不花所部的颓势,伯颜不花也是拿着刀连砍了好几个想要逃跑的军官,但也是难以挽救大势。几缕花白的头发在空中飘着,更是显得日薄西山,英雄迟暮。

    “伯颜不花败得有些快啊。“蒙塔里的眉头轻轻地皱在一起,伯颜不花也是和他斗了十几年的老对手了,他麾下的骑兵放在草原上也是一等一的好手,但却在平原上败给了一群只知道提笼架鸟的洛阳少爷兵。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俞济南的临阵指挥能力远远超过伯颜不花,但是蒙塔里的心头,却还是升起了一丝丝的担忧。中原地大物博,像俞济南这样的人物,必定是层出不穷。而自己的麾下,除了崔伯渊和塔里木等少数几个文武人物之外,又还剩下多少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

    自己的征途,已不再是区区的河北,而是整个天下。人才,是争雄于天下的最关键力量。

    “大汗,派数千骑兵去缓缓左翼的颓势吧。“崔伯渊的眼中也尽是感概神色,当年那个清秀文弱,总是喜欢念诵”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书袋子“,已经成了决死阵前。眼光精准的沙场宿将了。若不是当年俞家没能在那场夺位之变中全力押注,今天的俞济南就算是从军,也早已做到了

    


王三木的小说浮沉往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浮沉往事最新章节浮沉往事全文阅读浮沉往事5200浮沉往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王三木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