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孟郊的诗句:“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其实世间有很多知识,有很多大美,并不是别人直接告诉你,你就真正能领悟的,唯有依靠时间的沉淀和自己的多次体会和感悟,才能拨开层层迷雾,体会到真正的大道至美。
初中时的言羽,在高辉的影响下,渐渐学习和感悟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音律之美。
从《春江花月夜》的诗词和乐曲之中,言羽体会到了中国古代先灵的诗乐之合。
《春江花月夜》一诗,其实沿用了乐府宫体诗旧题,颇受六朝诗风影响,描写细腻,音节和谐,韵律婉转,对仗工整,清新流畅,顿挫悠扬,琅琅上口,连绵不绝。
诗歌语言作为表现性的文学,具有音乐美的特征,和音乐有着类似的美学规律。
在古代,诗歌和音乐是统一的,诗歌最早的作用是唱和,就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诗歌运用平仄、四声、迭韵等手段,为人们一代一代地反复吟咏,就是因为它具有音乐美。
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现实生活中还有用音乐来减轻或消除患者病痛的音乐疗法。音乐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地处于立体的音乐氛围之中,很容易触发或舒缓人的思绪和情感。
而诗与乐其实密不可分。
一个人的心灵里,如果没有音乐,绝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
《尚书?舜典》有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毛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打开《乐府诗集》,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下共收了隋、唐五位作者的七首诗。而七首诗却采用了四种不同的形式。隋代杨广二首和诸葛颖一首是五言四旬,唐代张子容二首是五言六句,张若虚一首是七言三十六句,温庭筠一首是七言二十旬。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诗歌形式演变的规律。
任何事物要获得独立的发展,就必须从与其他事物的原始混合状态中分化出来,从所寄生的母体中独立出来。“诗”就是这样。诗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同音乐相分离,从“乐”、“诗”、“舞”的原始混合体中独立出来。“诗”与“乐”逐渐分离而独立,从《春江花月夜》收录的七首诗四种格式中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的痕迹。
阿望很推崇的作家屈原,便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在其《离骚》等诗中首次实现了“诗”之于“乐”的相对分化与独立。
而多年以后,当言羽第一次看到高辉的女友方璐,一位容颜清丽,身材绝美的女孩,一位高贵典雅,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在高辉《春江花月夜》乐曲的伴奏声中,翩翩起舞,跳起了一只同名的《春江花月夜》舞蹈时,言羽的心,再一次像少年时听到高辉的琴声那样痴迷沉醉了。
舞蹈表现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于江边花丛中,触景生情,幻想着自己将来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方璐身穿一身水蓝色的衣裙,手持白色的羽毛折扇,舞蹈语汇采用了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动作、姿态和造型,通过“闻花“、“照影”、“听鸟鸣”、“学鸟飞翔”以及“想象中的爱情幸福”等情节,表现出无比优美的环境和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
那一刻,《春江花月夜》的舞曲之美,让言羽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艺术之美,人间至美,什么是真善美的统一,以及为什么说天地万物,自然大道,大道万有,万物相通。
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
比如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音乐通过不同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声乐韵律,心声;而舞蹈则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都同样能塑造艺术意象,还能表达出作者绘者歌者舞者的心声。
在言羽看来,有些最美的东西,是有些人生来就拥有的,是别的人就算再怎么努习学习和模仿,也学不好学不像的,正如音乐和舞蹈,虽然言羽极喜爱,却非言羽所长。
如果说高辉是音乐王子,那么方璐就是舞乐仙子,是歌舞的精灵。
而人生苦短,每一个人来到这世上,都应该要像高辉和方璐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天赋。
在一生的岁月中,每一个人都应该花些时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天赋,并且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的天赋,因为那是上天赐予你的最美妙的东西。
小学毕业时,因为考了全校第一,得到了爸爸妈妈奖励的自行车和学校校长奖励的大词典;
初中毕业时,因为考了全班第一,也得到了爸爸妈妈奖励的100块钱。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有时吃肉吃饭都问题,所以年底压岁钱还有日常奖励什么的,都会主动交给妈妈存起来,每年交学费什么的。
到了初中,因为改革开放了,爸爸可以光明正在地帮人修理电器,赚取一些费用贴补家用;而妈妈生性善良,经常无私地帮助别人,在医院里工作很出色,也被提升为副院长,家里条件渐渐好起来了。
一家人不仅搬了新房,也不时能添置一些新家电用品了。
那时候每次买了新家电,言羽和妹妹都最喜欢用手指按破家电包装塑料膜上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泡泡,按得噼啪作响,十分有趣。
因为家里条件好了,不再需要用小朋友的压岁钱交学费什么的,言羽和妹妹也能攒下钱来了。
所以初中毕业后爸爸妈妈额外奖励给言羽的100块钱,在那个年代,对言羽来说,简直就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自己该怎么花这笔巨款呢,言羽当时还颇费了些思量。
小时候,因为最疼爱言羽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相继在言羽小学时离世,导致言羽从小就很害怕死亡,对死亡感到无比恐惧。而小学同学陈敏因脑溢血突然死亡,更是在言羽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死亡的阴影。
后来读到很多诗词,也都是感叹人生无常,让少年言羽的心中,更多了几份惆怅。
比如《古诗十九首》: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又如李白的诗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意思说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许欢乐?
因为中考考得不错,很意外地拿了个第一名,言羽非常开心,想到了古人写的珍惜欢乐时光的各种诗词,也决定要好好地犒劳自己。
而美好梦想,总在读书时代。
那时候的阿望,除了喜欢当骚人墨客,和言羽一起吟诗作赋,讨论那些风月之事,还极喜欢去城市四周的山野游玩,与言羽共同讨论游山玩水之趣事。
而少年阿望,自从偶然听到言羽推荐了一首赞美徐霞客的诗以后,就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像徐霞客一样的游侠,周游列国,云游四方。
诗是这样写的:
步出西门何处留?
回头宁海月如钩。
山长应是前生约,
水阔迎来此世流。
过岭烟霞开画卷,
穿林足迹写春秋。
清风若解行人意,
一路随君天下游……
言羽少年时还读到过一些有关行走的很简单的句子,也十分喜欢,后来潜移默化,也影响到他一生的生活方式,比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言羽看来,这些美好的文字,应该像那些可以飞行的植物,便如蒲公英,简单而宁静,随风飘扬,飘飘渺渺,自在潇洒,风行天下,落地生根,流行四海,长驻人心。
“清风若解行人意,
一路随君天下游。”
长大以后,言羽的网名,也取名为风,潜意识里也是希望自己,如清风明月一般,自由洒脱,朗照乾坤。
初中毕业后,言羽思考良久,终于决定把这100元都花在旅途中。
暑期长假中,适逢小舅舅小舅妈一家人要去乐山峨嵋旅游。而言羽以前初中的班主任老师燕羽,就住在峨嵋电影制片厂附近,言羽从小极喜欢看电影,又很喜欢燕羽老师,所以爱屋及乌,觉得‘峨嵋’一定是个好地方。
以前读过很多赞美峨嵋的诗: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新近又看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等书,对郭靖的小女儿,也就是后来峨嵋派的创始人郭襄,颇为喜爱。
而且也知道了,下嫁许仙的白娘子,也是从峨嵋下江南的,所以就很想也去峨嵋玩。
于是言羽和小舅舅说好,全程只交100块钱,就跟着小舅舅一家去了乐山峨嵋旅游,一路吃喝玩乐,一连玩了好几天,一路玩得好开心。
四川地型复杂,可以说就是中国的缩影:山清水秀,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而言羽跟随小舅舅小舅妈一家,这才第一次走出省会成都,开始了漫漫旅游路,迈出了生命旅途中“行万里路”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这是言羽人生中第一次看到临江而立,无比雄伟浩大的乐山大佛;
第一次乘坐巨大的游轮,在浩荡的江面上,看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金色阳光下闪烁着万点华光;
第一次登上峨嵋金顶,虽然并没有看到对面的佛光,却第一次看到了云海;虽然那时的金顶,还不像后来不断修缮不断铸金的大金佛一样,金碧辉煌,佛光普照,但是这第一次的旅游,已经足够让言羽感到兴奋和震惊。
有很多言羽以前读到过的诗词,如今终于可以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比如“云海鸿濛气,归颿杳霭中”、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又如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而世间有很多奇妙的景象,唯有当你走出家门,外出旅行之时,才会有机会亲眼见到。
当巨大的游轮在岷江航行时,言羽听船上的导游讲解才知,传说多年以前,有一位外国老婆婆来到乐山大佛观光,在乘坐渔民的小船于河上观佛时,无意间发现,在三江汇合处(太阳岛,观佛楼处)观望从凌云室到大佛正门处的山丘,会发现这座山极像两座佛像(一尊睡佛、一尊坐佛),得到官方认可,后来乐山旅游才有了这一处水上卧佛的远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中,似乎真好应验了唐代雕佛者寓意“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所以,当地有一句名言就叫:身在佛中不知佛。
言羽看了,果然神妙。
这一次旅游,因为有远亲在乐山,还顺便去了乐山体育学校。在那里,言羽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网球场,远远在站在操场上远看有人在打网球,觉得这种球类好有趣,自己从来没玩过,应该很好玩,觉得好喜欢。
而且从此心中留下了一个印象,就是穿着校服、扎着马尾辫打网球的女孩子,运动中的飒爽英姿,真的好美。
这次旅游,也是言羽人生中第一次捡到了好石头。
其实古人多喜欢珠宝玉器。而中华文明五千年,玉石可占一片天。玉者,石也。非具金之坚,钻之华,然而人皆喜之。盖其生于顽石,得天地之灵,日月之华。温中且寒,体之无暇。佩之既解心之燥,又可表其身,是故上古之士,常为之相争。
后来长大了,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更去了世界各地旅行,言羽都喜欢关注脚下的小石子儿,特别是在不同的海边,都喜欢尝试拾取一两块并不算极佳极完美,但是很有些特色的小石子儿带回家,感觉很有乐趣。
这第一次旅行中,言羽在峨嵋山下的峨嵋河边捡石头,结果一不小心跌倒了,裤子全打湿了。
言羽生性喜水,很爱游泳,于是索性跳入水中,全身都打湿了,第一次游了峨嵋河。
虽然是最炎热的夏天,太阳晒在身上火辣辣的,但是一进入峨嵋河水中,才知道这峨嵋河水不少是由山上的雪水所化,一路流将下来,那水可真冷,冷得刺骨,如果泡得久了,那真是冰入骨髓。
不过峨嵋河并不算宽,言羽想到毛主席曾经横渡长江的豪情壮志,受到激励,咬牙坚持游到河对岸的岩壁,再折返而回,一路上心里就默念着语文课上老师要求背诵的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刚背完没多入,也就在峨嵋河游了一个来回回来了: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这一次旅行,也是言羽人生中第一次见到滑竿,见到抬滑竿的山里汉子,都是那样魁梧和健硕,却又如此亲切而幽默。
而英国思想家罗素也曾到中国四川峨眉山旅游,亲自乘坐过滑竿,时值盛夏天气,他坐在轿中,看着轿夫大汗淋漓,思考着轿夫的悲惨命运。休息时主动与轿夫交谈,想安慰轿夫,才发现轿夫们乐观开朗,十分热情,还提到很多他从未思考过的问题,相比之下他反而生活得没有那么幸福。
后来在罗素的著作中也提到这件事,并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幸福极可能是错误的。
这个观点和惠子的“汝非鱼焉知鱼之乐”极为类似。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