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家里面有帽子吗,给我找一下。”张杨说话有些晦涩。
董明英有些奇怪儿子要帽子干什么,不过可能是想到大概张杨觉得有些冷吧,现在是十一月,还有两三个月就要过年了,南方的天气总是带着几分湿气和寒意。
“你等一下,我记得过年的时候我给你买了个鸭舌帽的,只是原来你一般都不怎么喜欢戴,我去找下,应该还在。”董明英转身去卧室给张杨找帽子。
前世十多年因为脸部与声带的问题,张杨无论春夏秋冬一直都带着帽子,现在即使没有什么问题,张杨也习惯性的想带着,十多年的习惯,深入到骨髓里,几乎很难改正了。
趁着母亲找帽子的时间,张杨回忆了一下现在应该大概是05年或者是06年吧,不过具体时间张杨还不太清楚,家里面也没有看年份的东西,挂历也不知道放在哪里。
看着家里有些破旧的家具,张杨不知道为什么,生出一种幸福感,前世的他由于巨额的债务,一直在外面为钱而幸苦劳累着,和父母也不过一年能见一只手都能数清楚的数。
那时候的张杨,心里最想的是好好让母亲享享福,可是,厚重的生活压力如五指山一样将张杨压的抬不起头来
那种想法几乎是一种奢望。
现在,即便暂时的困扰张杨也相信自己可以凭能力让父母至少衣食无忧吧!
带着个泥白色的鸭舌帽,斜挎着一个书包,不过里面书不多,只是曾经的张杨拿回家装装样子罢了,几乎没拿出来看过。
曾经的张杨其实原本成绩是不错的,只不过就是没有用在心上,心思都用在了怎么玩上,不过即便如此,中考还是考了不错的分数。
街边摊贩正在卖早点,包子,油条,豆浆,煎饼,油饼,各式各样的早点摆的到处都是。
张杨花了五毛买了一个油条,老板还免费送了一袋豆浆。香甜的豆浆加上酥软的油条,价钱便宜,真是经济实惠,而不是后世的那种小,贵,少。爱买买,不买滚粗的无良摊贩。
向着记忆中的学校走去,一路上到处都是早早起来上学的莘莘学子们,一个个睡眼朦胧好像一边在走路一边睡觉。
张杨则是一路略微兴奋,一路略微迷惑的在走路,因为他现在都还不太清楚这是不是真的。
迷迷糊糊的走到学校门口的张杨突然肩头被拍了一下,诧异的转过头去看是谁。
映入眼帘的一个差不多一米六五左右,剔着个小平头,满脸笑容的脸孔,他笑嘻嘻的对着张杨说:“杨子,早啊。”
看着这个未来十几年一直都是自己唯一要好的死党,张杨轻轻也拍了拍他的肩头,对他露出了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没说什么。
很少笑的张杨笑了笑,虽然很难看。
小伟,谢谢你。
打心眼里对着这个死党说谢谢的张杨的确觉得他没看错人,这个以后自己脸部毁容依旧要好甚至给自己出了几十万的手术费的朋友,他家里面的确有钱,但这不是张杨想谢谢他的,而是他从始至终对张杨态度一如既往,能帮的尽量帮,不能帮的拼命帮。
这才是张杨想谢谢他的,交个像他这样的朋友,张杨觉得自己很幸运。
“哎,我说,你今天怎么带着个帽子啊,我记得你以前从来都不带帽子的啊!不过你别说,你戴帽子还挺有范的啊。你说是不是为了泡美眉。”陈小伟一边攀着张杨的肩膀一边在张杨耳边吐沫四溅道。
对于一直都有些话痨毛病的死党,张杨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淡淡道:“天气有些冷,戴个帽子比较暖和。”
“哦,是吗?可是我没有感觉到啊。难道是我体质比较好的缘故,算了,我抽空也去买个帽子吧。”一边嘀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的两人攀着肩朝教室走去。
张杨依稀记得教室的位置在哪里,但是对于自己的座位是哪一个,就有些糊涂了,因为张杨所在的班级老师为了能让班里面所有的学生对座位都满意,所以就采取每周轮换一次座位的习惯。
一排坐二排,二排坐三排,最后一排坐第一排。每周一轮换。
果不其然,当陈小伟攀着张杨的肩到教室的时候,看着死党径直朝着自己的座位走去,张杨有些无奈,班里面有很多的座位都没人,这可怎么办。
到底那个是自己的座位。
正在思绪如何找到自己座位的张杨在教室门口愣神中就听见陈小伟喊道:“杨子,把你的作业借我抄一下吧”
张杨轻声说道:“在我课桌里面,你自己拿吧!”
听话的陈小伟跑到一处空位,在课桌里面翻了翻,对着门口的张杨大声说道:“我靠你大爷,你根本就没做,好吗?”
说完悻悻而归的陈小伟跑到其它的同学那里准备去把谁的作业拿来抄一抄。
听到陈小伟的话,张杨淡定的没有说话,向着刚刚陈小伟拿东西的课桌而去。
不过坐到课桌上的张杨顿时有些皱眉,话说作业自己完全不记得是哪里的啊,这怎么搞啊,而且等下不做作业那岂不是得被喊去办公室私聊啊。
嗯,张杨想了一下,记得记忆中的那个班主任老师好像很漂亮的,性格也很好,温温柔柔的,她主教英语。
想了想,算了,不做,等下顶多去办公室给老师一个说法。依照她的性格顶多就是口头上说两下,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然后就见张杨就那么老神在在的坐在哪里,也不知道想什么。
说起来,初中读书的时候很多人都有抄作业的习惯,张杨自然也免不了,其实,对于这个习惯,相信很多人都有,其实不是自己懒,而是有些题压根就不会,所以只能抄别人的,但是也有极少数是压根不想做,捡现成的比较轻松。
把书包放进课桌里面,来到陈小伟的课桌前:“诶,你把手机给我一下。”张杨伸手对着陈小伟说道。
陈小伟话都没说,一边低头抄着从成绩好的同学那里借来的作业一边从裤兜里面掏出手机递给张杨。
这个时代的手机还远没有后世那么普及,连小学生都人手一部,现在,基本上只有家里面条件还行的才会配备手机这种算是稀罕物的玩意。
掀开死党的诺基亚翻盖手机,扫了一眼彩屏手机上面的时间。
然后转手把他还给死党,现在的手机不像后世手机那么“功能齐全”,顶多也就是能看下小说,玩玩贪吃蛇,所以张杨压根对这手机没兴趣。
而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2005年11月20日。
张杨十五岁。还差两年才满十七岁。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