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陆恪生在享受着这种煎熬,陆老爷还挺期待自己精心培养的孩子破茧重生,所以对于他的关注一点儿也没有减少。
不过也许,陆恪生的阵痛期还需要一阵子,所以他的文章尽管发表了,尽管他也收到了不少的稿费,也算不上是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了,可是这种没有底气的感觉却是越来越重了,到底算是肿么回事儿?
陆恪生的纠结别人可不清楚,他将自己口袋里的那点子银元数了又数,可是按着自己一家人的花销水平,这些东西只怕是支撑不了半个月的时间吧?
至于委屈妻儿,他却也没有想过,他的妻子也是锦衣玉食地长大,自己又有丰厚的嫁妆,怎么可能陪着自己去吃糠咽菜啊?
再者说了,即便妻子愿意用嫁妆养活自己和孩子,可是陆恪生也不能同意此事啊,这涉及到一个男人的面子问题,养活不了家人,养活不了妻儿,这让自己这个大男人的脸面尊严可往哪儿搁呢?
陆恪生真心是万难百难了。
这下子可该如何是好?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怎么做似乎都不对。
至于维持现状,他更加觉得为难,各种的不自在。
虽然五弟在自己面前依旧恭敬有加,甚至比以往更加地和睦了,可是他总觉得别扭,总觉得哪里不对,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疑神疑鬼太过。
也许,他是真的受不了自己的地位突然被人取代,所以才会成这样,是不是?
也是时候,自己该离开这里,然后去闯荡一番了,至少不用在眼前晃悠,自己也不用那么纠结难受。
陆恪生在平城生活了十多年之后,因为种种缘故,所以随着学校南迁,他终于有机会回去闵城去看一眼了。
近乡情怯的感觉让陆恪生觉得十分地复杂。
他的儿子如今也是长身玉立的少年人了,已经走上了父亲曾经的路子,去了大洋彼岸留学了,一年万元的花销却绝不是陆恪生能负担的起的,这一切都是陆老爷在开支。
陆恪生总觉得自己面对父亲和五弟时,底气不足的很。
陆恪生抵达陆家大宅时,陆老爷如今已然卧床静养,时日不多了。
老头子显然对于儿子的成就是满意的,至少他的孩子,却是没有一个是废物,都能依靠自己的能耐养活自己,养活妻儿,这就足够啦!
陆氏的工厂也是处理的差不多了,陆冽生也算是个好的管理人员,所以这些年,陆家仍旧称霸闵城,如今只等着老爷子没了,然后陆氏的几百口子人就要离开国内了。
闵城如今也不安全了,所以大家听了老爷子之言,决定离开。
老爷子见到了长子,算是了了最后的心愿,可以安心地闭眼了。
人至中年的陆恪生身材保持的不错,面容上也没有多少的改变,看上去甚至比陆冽生还要年轻几岁,陆老爷看着还活着的儿子,觉得自己可以完全地放心了……
最后,陆恪生拿着花旗银行的本票,心中复杂万分,听老头子说,还有一部分已经交给了长子,让他在对岸为自己一家人置产,如果以后在国内待不下去了就离开国内,去对岸生活。
毕竟自己曾经在那里留学生活几年,环境熟悉也没有什么适应不适应的问题,说这个话的时候,陆家的当家人陆冽生也在旁边,他神色平和,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情愿。
陆恪生也不知道这事儿是老爷子和五弟商量过了还是五弟如今已经足够平,并不再忌惮自己了。
总之,不管事那个原因,他都觉得别扭。
五弟的那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再一次地刺痛了陆恪生的神经。
老头子在见到陆恪生之后,平静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后来的后来,各种恐怖事情相继发生,陆恪生在国内坚持的也是辛苦,他的儿子已经在国外站稳脚跟了,所以陆恪生只身一人,离开了国内,和妻儿汇合。
去了国外的陆恪生牵挂着国内的情况,陆氏一直在暗中积极地为国内提供了不好是帮助,儿子的这一番举动赢得了陆恪生的称赞,他的儿子哥伦比亚商科毕业,与商业上很有一番天分,所以陆氏的产业也是蒸蒸日盛,成为了当地华人的领头者。
陆恪生倒不有多么地嫉妒儿子,不过他一直在想,如果当年继承陆氏的是自己,那么自己能做的比五弟或者儿子那么好吗?
这并没有什么定论,所以谁也不知道。
陆恪生在晚年曾经回到过闵城,祭奠了父亲,悄然地生活在陆氏的大宅子里,在这里长眠……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