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胜铁石,郎心似海深(一)

本章节来自于 凤舞之琅华传 http://www.lishu123.com/130/130943/
    其实自从看见那身赤色大氅如晚霞一般飘然而至,琅华就已认出,来人正是已数月不见的离文静,离娴安!

    来人爽朗的声音高扬,一身赤袍红甲英气逼人。他头上并未戴盔甲,黑发如缎,工整束于白玉冠下,皮肤白皙,眉清微挑,一双狭长凤眼自带能够魅惑人心的浅浅笑意。

    “玄邃兄!娴安在此恭候兄长多时了,盼走了星星,盼走了月亮,终于把你盼来了!”

    那人远远的看到了他们,红色的大氅飘然一甩,就已跃下马,疾步着冲他们走来。

    琅华总是觉得不妥,正想退到花稳石身后,却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前方纷至沓来,回首看去,就见一赤甲将军乘着快马带着数个随从奔驰而来。

    琅华不由得紧张起来,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花稳石,只见他依然如故,放佛陌生人般的目不斜视,不再给她任何示意。

    镶满钉铆的沉重大门吱扭扭的由内打开,随着木轴交错的声音响起,城内兵甲全副武装,满布要处的场景渐渐在琅华面前铺陈开来。

    琅华在前,花稳石在后,兵将护卫着就来到巍峨高耸的城门下。

    琅华不解其意,只看着面色不改,依旧清冷花稳石,再不敢违逆,顺从上马。

    身边兵将立刻牵来马匹,恭敬的请花稳石上马进城。花稳石摆手屏退了兵将,反而后退几步,让出马匹,示意琅华先上马。

    不过片刻,骑马的士兵就奔将回来,口中高喊着:“恭请先生进城!”

    琅华小心的跟在花稳石的身后,走到中发现还隐藏几人,不远处还绑着几匹战马,脚下泥土略硬,比别处干爽些,且尽是人员来回踱步的痕迹,看来此处是个警戒的哨点。

    “得罪了。”兵将缓和了语气,但并没有卸下相向的刀剑,单手一让,将花稳石引向一旁的密林。

    兵将接了书信,不敢轻视,随手交由身后士兵,又打了几声响哨,自有人从林中牵了马匹出来。士兵跃身上马,急急的向城中飞奔而去。

    这书信便是之前琅华从匪首身上捡回的那封,见此处仍有用处,她不禁松了一口气,幸而当日没有大意让那银甲将军搜了去。

    花稳石掏出袖中的书信,单手递上,说道:“书信为凭,烦劳兄弟通传。另捎上一句‘林间坐磐石,山畔驻行人’即可。”

    “可有凭证?”士兵狐疑的看着花稳石,继续问道。

    花稳石却不慌不忙,镇定的拱手一揖,从容说道:“某人花稳石,受离将军约请赶赴黎阳城内。”

    几个身着甲胄,披着蓑衣的兵士忽然从林中蹿出,举着刀剑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有人厉声问道:“来者何人,去往何地?”

    琅华披紧了蓑衣,低头埋首躲在花稳石的身后。

    “站住!”忽有武人粗粝的低呵在前方响起。

    她心中一喜,沾满泥土的双脚走的越发轻快,到了前面的开阔地就是黎阳城了,总算走到了。

    走了好一会,琅华才渐渐看清了那城门上方漆红的牌匾,上面飞龙走凤的描着三个鎏金大字——黎阳城。

    “琅华知道。”琅华披好了蓑衣恭顺回答。两人踩着泥泞的道路,一深一浅,一前一后,小心的向前方走去。

    “此处不同别地,少说话。”话虽对琅华而说,花稳石却是目视远方,面色肃穆。遥遥可见隐在雨幕之后黎阳城城门紧闭,冷清寂静不见人迹。

    空中仍稀稀疏疏的下着小雨,雨色迷蒙为两旁密林罩上了一层青色的帘幕。帘幕下树枝轻摆草木微摇,影影绰绰幽深难测。

    琅华连忙拿着包袱蓑衣紧跟其后下了车。结了车费后,为他披好蓑衣,琅华才注意到周围的环境。

    琅华还没坐稳,就觉肩部受力,身子也顺势向外一歪,再回神时,花稳石已然起身下了马车。

    “姑娘,前边就是黎阳城了,现在兵荒马乱,我就不拉你们过去了,多走几步吧。”有车夫的声音在厢外响起。

    花稳石向前一倾,快速用手扶住了将要倒过来的琅华。

    “吁!”地一声,前面车夫将车猛然停住,车身“吱扭”一声地猛烈摇晃了下,琅华不由得身子一倒,歪向里面的花稳石。

    或许是因为踏雪的缘故,或许到了黎阳,公子就会纾解开怀些。琅华这样想着。

    又是一路颠簸,风尘仆仆,一切倒也如常,只是不知为什么,琅华与花稳石间再没有初时的闲谈聊天了,也再不见花稳石的脸上出现任何笑颜,就像这外面的天,阴沉压抑不见颜色。

    和店小二一起照料了踏雪的后事后,就雇了简便的马车。马车虽然简陋却省下很多钱,又备了很多必需的药品与补给,将包袱装的满满当当的,才和花稳石上路继续前行。

    琅华知道他心中有多喜爱那匹白蹄乌,也知道他不露声色的外表下,其实也很难过不舍。

    花稳石别过头,只淡淡说道:“和马儿一同烧了吧,踏雪喜欢这鞍子。”

    店小二受宠若惊,后来又殷勤的抬来踏雪的马鞍,说是看样子就知道金贵的不行,他们若是带着不便,还可以拿到当铺换些银两。

    花稳石看着死去的踏雪,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转身给了很多的银两,让店小二好生安葬踏雪,就再也没有回头,没有怜惜,默默离开了。

    又过了几天,经过细心的医治与照顾,花稳石的伤情才算无碍了。再次启程时,黑身白蹄的踏雪却由于伤口发脓,加上之前急速奔路,小镇客栈又环境简陋,条件不足,终于病恹恹的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

    他难得出现的温柔浅笑像是沙漠之中干渴已久的旅人舀起的第一捧清水,甘甜清冽,沁人心脾,驱走了琅华所有的忧惧与疲惫。

    那日有明媚的阳光穿过窗子,肆意的洒在他的脸上,略显苍白的皮肤像是被镀上了一层暖色,令人观之只觉说不出的温暖与恬适。他眼中的冰冷与疏离也像是被那暖意融化消解,幻成迷人的光亮,隐在深邃的眸底,终于漾出一丝温柔的笑意。

    窗外街市喧嚣,人声鼎沸,叫卖吆喝声交谈声大笑声不绝于耳。而窗里却似另一片天地,无声无响,安静恬淡,只有两人相望着着,寂寂无声。

    她只记得醒来时,身缠绷带的花稳石披着衣服正靠坐于窗前,眉清目冷,静静的看着窗外,听到她的响动,缓缓回首。

    一连几日的高烧不退,令花稳石虚弱不堪,也令琅华片刻不敢懈怠,换药擦洗,喂水喂药,她不得休息,也不敢休息。直到花稳石悠悠转醒,她才终于支撑不住,伏在床边沉沉睡去,连什么时候被他抱到床上都不曾察觉。

    当他黑色的玄衣被解开,身上已是鲜红的一片。鲜血触目,琅华再也止不住的泪水横流。那些透彻肺腑的心惊与心疼是她再也不想经历的。

    深夜无人,医馆竖立的门板严密,她拼命敲门,喊了又喊,叫了又叫,才有学徒不耐烦的出来。

    琅华至今都记得,发热昏迷的花稳石由于体力不支,虚弱的从马上跌落时,自己所表现出的的惊惧与恐慌。

    自上次途遇匪徒,花稳石以一当十,数次回合,身上几处都被砍伤。琅华乘着踏雪载着花稳石一路奔驰,直至深夜才找寻到一处小镇,费尽周折才找到镇上医馆。

    这样尴尬冰冷的氛围已经持续几日了,也或许一直都存在,只是这几日越发明显。

    琅华望着自顾养神的花稳石,渐渐敛了笑意,静默的垂首,端坐于前不再言语。

    无声中像是有面的冰墙暗暗凝结生成,净透无色的明明看不见,却分明无误的横亘在两人中间,使人不能逾越分毫。

    幽暗的车厢里,只有十数寸见方的车窗透过来的些许光亮。花稳石俊朗的面容隐在其中,沉静无声,一双剑眉微蹙,脸色微寒,带着些疏离的冰冷。

    花稳石倚坐在车厢里面,双手交叉在胸前,头靠着车厢木板,正闭目养神。听到琅华的声音,只左眉微微挑了一下,依旧闭着双目,再没有任何反应。

    “公子,终于可以看到城关了,那应该就是黎阳城了。”琅华放下潮湿的帘子,转身回眸,有几分兴奋的说道。

    平地中心伫立着一座城堡,遥遥的可以望见石砌的城墙,紧闭的城门。城门之上的牌匾模模糊糊的写着名字,却因距离甚远,看不清楚。

    前方道路依旧泥泞,却有了渐宽的迹象,路两旁的草木密林也渐渐稀疏,豁然开朗起来。随着路尽,一处平坦宽阔的地方赫然出现在眼前。

    车棚比较简陋,只是还算宽敞,车厢前面的帘子在雨水不断的侵蚀下,已经湿了大半。琅华半掀着车帘,透过天地间烟雨蒙蒙的水线帘幕远远的向外望去。

    “吱扭扭,吱扭扭”,木质的轱辘支撑着简陋的车身与车棚碾轧着不平的路面,在一匹瘦马的牵引下重重驶过,溅起一片的水花。

    布满车辙的小路上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垂直跌落的小雨滴颗颗没于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小水洼之中,激溅起无数的小水珠。水珠儿翻跃跳动,最终又化为一条条波动的涟漪,扩散消失在积水的路面上。

    这一场雨时断时续已经下了两三日,现在终于渐渐变小,有了雨住的希望。天空依然被阴郁厚重的乌云盘拢覆盖,曾经湛蓝清澈的色彩也被那乌云死死封住,不露分毫,再不见前几日明媚璀璨的阳光,一切都阴沉沉的,使人感觉异常的沉闷与压抑。

    和源十九年,六月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涂山九尾的小说凤舞之琅华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凤舞之琅华传最新章节凤舞之琅华传全文阅读凤舞之琅华传5200凤舞之琅华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涂山九尾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