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里的118种元素,一种种的被开发被研究被利用以后,科技在现有的框架里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科学界有时候都开始迷茫了,甚至有的科学家公开发表文章,宣称科学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该研究的已经全部被研究,剩下的只能是完善了。至于其他有想法而达不到的领域,都是妄想。当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有开始有这种倾向的时候,科学的路变得越来越窄了,年轻人往往选择师从某一分支的权威,研究开始全面进入细分领域,从事整体方向性理论性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少了。况且整体性研究往往需要复杂的知识体系,旷日持久且耗资巨大,不容易出成果;即便出了成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社会的承认,不容易创造价值;这条路走的人也就愈发的少了。
杨小宇却是个另类,他没有老师,没有框架,完全是一颗土生土长的歪脖子树,而且,他潜意识的想往所有的方向生长。他频频出没在各大学术论坛,对各个方向的学术研究进行跟踪,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他的意见往往一针见血,藐视各种权威,质疑一切;但是其新奇的想法,跳脱的思维,驳杂的知识往往给研究者以很大的启迪,解决了很多人的难解之题。很快,从不被接受的过街老鼠,到论坛大卡,他出现的地方,在线的所有人就会联合起来,与他展开辩论,大家在辩论中学习,在辩论中成长。而这其中受益最多的,就是杨小宇,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经过各个实践者的研究辩驳后,进入实用进而形成体系。慢慢的,他从一颗歪脖子小树成长为一颗能够遮挡一方的参天大树。这一年,杨小宇完成了他的大学学业。
正常,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三个选择,一是继续学习深造,另一个是进入科研院所从事低级研究或研究辅助工作,第三个就是进入企业。很显然,不管是杨家的意愿,还是自己的想法,杨小宇的从业之路只会是前两个。眼看就临近毕业了,别的同学都很顺利的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杨小宇这个几乎门门都是满分的怪物,反而迟迟找不到下家,在论坛闯下的偌大的名头,反而成为了他的拖累。继续学习深造,必须找到合适的愿意接收的老师,现在有哪个老师敢说能收大名鼎鼎的杨小宇为弟子?进入科研院所,凭杨小宇几乎门门满分的成绩,从事低级研究似乎不合适,从事高级研究学历又低了点。千里马难寻,伯乐难道就满大街都是?
眼看着毕业临近了,一些离家远的同学已经开始离校,杨小宇依然在校园里徘徊,不知道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冥冥中自有天意,来自Z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殷天正的一通电话,将杨小宇从无助的边缘拉了回来。这是一通改变杨小宇,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电话,杨小宇与他的恩师相遇了。后来,杨小宇的回忆录里对于他的恩师有很大篇幅的记录,对于这个正直善良的老人,充满了感恩溢美之词。殷天正对于杨小宇的学术研究指导,其实远不如对杨小宇人性的引导,将杨小宇幼年形成的孤僻狭隘阴暗的一面,彻底的扭转过来。杨小宇悲惨的幼年,是姥姥温暖保护着他,成年后,殷天正接过了教导的责任,也正是由于殷天正身体力行的教导关怀关爱才让杨小宇得以成长为引导人类重建科学体系的一代宗师,基于杨小宇建立的科学体系,人类开始了太空遨游。
2534年,28岁的杨小宇受Z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殷天正邀请,加入中国科学研究院,担任殷天正的科研助手。
当时的Z国科学研究院是Z国的最高科技中心,全国80%以上的院士领导着数不清的博士研究人员从事着各个方向的研究,进行着各个高精尖项目攻关,享受着国家不遗余力的支持,是Z国维持世界领导极心的重要保障。Z国科学研究院的院长确实是位高权重,宏观把控着整个研究院的工作,直接决定着各个研究项目的方向,很多时候,Z国的最高领导人都要征求一下院长的意见。哪怕就是在全球范围来说,也是跺一跺脚就要震动四方的人物。殷天正之所以要收杨小宇为徒,看中的就是杨小宇聪慧的头脑跳脱的思维不拘一格的创新能力,对于这种横跨几乎全学科研究的怪物,已经几乎绝迹了,他是把杨小宇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在培养的。
杨小宇加入Z国科学研究院以后,就像一块海绵丢到了大海里,在知识的长河里,开始畅快的遨游。有了殷天正助手的身份,他可以参与到任何一个项目的研究中去,对于他从事的任何一项研究,不管在人力还是物力,殷天正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更有甚者,殷天正还把杨小宇接到了家里居住,真真正正的当做自己的后代在关爱。后来杨小宇在这里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爱人,殷天正的嫡孙女殷小可,这个美丽恬静温婉的女子,扭转了杨小宇对于女性的偏见,一直默默守护在他的身边,哪怕晚年他走上求道的歪路,也始终无怨无悔。
历史在向前,生活在继续……
沐浴在爱河里的杨小宇,放肆的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在社会上也是饱受赞誉,但他的内心总是无法平静,总感觉有什么事情是他必须去做的。基于7个周期16个族的元素周期表中的118种元素,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科技的发展迫切的需要更高强度更高韧性能耐受更高/更低温度……的材料。但基于118中元素的所有排列,几乎已经被研究穷尽,已经百多年没有新的突破性的材料出现了。受制于此,人类的科技已经很长时间的裹足不前了。
当杨小宇找到殷天正,希望建立科研小组,全身心的投入元素周期研究的时候,这个老人着实吃了一惊,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才华横溢的天才,已经有多少任天才在这个课题上折戟沉沙,你杨小宇凭什么认为自己比他们更强大?但事业总需要有人去做,科学的路上,总要有人去攀登,去开拓;他只是委婉的提醒杨小宇,这样的研究意味着什么……当看到杨小宇黝黑的眼珠里透露出的坚定,老人让步了,赌上了自己的声望,默默的提供了尽可能的支持,风险越大,收获越大!老人也知道,一旦成功,意味着什么!
杨小宇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征召了一批热血的研究人员,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研究无岁月,一晃几十年,“杨小宇”这个天才的代名词,就像流星一样,一下子消失了,各种论坛,各个场所都不见了踪迹。人们总是健忘的,渐渐的,这个名字已经被大众遗忘,只有寥寥的几位知情的老院士,还在隐隐的期盼着什么。
老的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质子数来确定元素的原子序数,进而确定元素编号。杨小宇这样假设,有的元素如果天生缺陷,没有或者丢失了质子数怎么办?譬如自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会怎么样?既有元素的发现,通常都是通过实体或者通过各种光线X射线照射,但如果有的元素天生不发光,或者对各种光都没有反应,会怎么样?杨小宇想到了自己从小最喜欢呆的矿坑,那种纯粹的黑暗,进而联想到,如果有的元素,不是发光,而是发暗呢?暗是什么?自身坎坷的经历,给了杨小宇足够的灵感,遵循这些灵感,用杨小宇晚年的话说是:遵循命运的召唤,我沿着神的指引,一步步的走过!
发明或发现就是这样,当你准备足够充分的时候,所欠缺的就是足够的运气来捅破那层窗户纸。很显然,杨小宇不缺乏这样的运气。按照杨小宇的思路,很快的,第119种元素被成功的发现!这是一种惰光元素,对于各种光线光照都没有任何反应。有了第一种,很快就会有第二种,第三种……杨小宇将这些被发现的具有惰光性的元素,统称为第8个周期!随着各种新元素的被发现,原有的周期表已经明显不适用了,再一次,杨小宇秉承神的指引,将道家九九归一八卦的思想引入了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这种形似道家八卦阵排列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模式分为9个周期,八十一个族,应对着合计729种元素。其时,周期表上已被证明的元素还只有不到130种,大部分还是空白,处于待发现状态。
新元素周期表一经提出,立刻轰动了学术界,在经过数年时间的争论讨论和辩论后,最终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新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新元素不断被发现和应用,各种科学界的难解之题被迅速的解决。新的能够承受更高温度和更好耐受力的材料被引入引擎,实用的空天飞机出现了,很快变成了能够随意穿越大气层往来外太空的宇宙飞船;能量块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实体能量储存器成为了历史;新的武器系统很快的淘汰了老旧的火药武器,能量束和能量罩变成了常规武器;月球基地火星移民城克服了发展瓶颈,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很快实现了首批大量移民……Z国极心因为在本轮科技发展的先发位置,国家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隐隐的成为整个地球实力的主导,现在4个极心的力量对比Z国极心:M国极心:O盟极心:E国极心变成了100:90:60:65,E国因为与中国的某种形式上的联盟,获得了较多的好处,实力提升很快。
这一年是2567年,杨小宇61岁,正处于科学研究人员最巅峰的当打之年,因为新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他的声望达到了巅峰。年届百岁的老院长殷天正功成身退,推荐杨小宇接替自己成为Z国科学研究院新一任院长,这一推荐毫无疑问的获得全票通过,Z国的科学研究进入“杨小宇时代”。杨小宇带领Z国的科学研究人员,通过三十多年时间的努力,将惰光系元素发展为憎光系,同时又增补了其他族数种元素,将新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完善到了近180种,这个数字,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然后,杨小宇开始走上了他宿命的道路,对道教的各种学说的痴迷让他沉醉其中,走上了神学研究的歧途。出于对杨小宇巨大贡献的肯定,和对杨小宇的保护,Z国政府开始淡化杨小宇的影响,将他挂起,杨小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其平静的回归自然,科学的杨小宇时代终结。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