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四章 小人物的悲哀

本章节来自于 收个徒弟当皇帝 http://www.lishu123.com/132/132224/
    最近一个劲爆的八卦在京城下层百姓中流传,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一刀这次栽了,还栽得不轻。好好的净身仪式被搅和了不说,仪式上还见了血光。

    一个不愿净身的少年为了反抗,当场毁容自残,这样的事让老百姓们听了,第一反应就是王一刀这人太坏,逼得人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可见此人平素坏事做得太多。

    有御史风闻此事,大感兴趣,参上一本,内容嘛,就是王一刀此人戕害无辜良民,逼无辜少年自残以明志。奏请宫中严控太监准入门槛,非本人自愿,不得强迫净身为阉人。

    这个奏折本来也就是就事论事而已,不想到内阁后,马上又掀起一阵风波,万历年间,随着朝廷财政枯竭,当皇帝的人也穷啊,于是万历把自己手下的太监派出去捞钱。

    当时,什么钱最好捞,一个矿山,另一个就是税监。五人墓碑记就是发生在这个背景下,苏州作为江南膏腴之地,自然是太监们不会放过的目标。

    但万历的这些行为严重的触犯了士大夫们的利益,他们作为本地的实权派,矿山什么的都是他们手中的,你皇帝来插一杆子算啥?还有征收那商税,更是要了大家的老命,谁家手上没几个铺子?

    明朝时的士大夫胆子很大的,既然你皇帝敢乱伸爪子,那就要给你个教训,但万历这人太懒,脸皮又厚,四十年不上朝,骂他的奏折他直接看都不看。

    所谓打狗看主人,既然主人不好打,不敢打,不能打,那他手下的那些爪牙们总敢打吧?于是那些做着发财美梦的太监们倒霉了,纷纷被士大夫们穿小鞋。

    更严重一点的,就像五人墓碑记那样,直接被打将回去。所以万历派出的爪牙们大部分被打了回去,而且士大夫们是玩笔杆子的,这些太监被他们搞得要多臭就有多臭。

    万历一看,这些士大夫太恐怖了,骂他的奏折直接累成小山,好吧,我惹不起还躲得起吧?于是他又当起了宅男,整日和万贵妃厮混在一起,管你春夏和秋冬。

    主子都不敢出面了,下面的太监们就要承受士大夫凶猛的活力了,这些士大夫不光嘴皮子功夫了得,拳脚功夫也很厉害,战斗力杠杠的,太监们被喷得狗血淋头。

    但对方认输并不代表着这事就完结,明后期的士大夫们可是热衷于内斗,如果每天没点事情做做,他们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所以一见这奏折,士大夫们激动了,为民请命的神圣感油然而生,都是这些该死的阉货,太害人了,战斗,必须战斗,这是妥妥刷民望的事情啊!必须上!

    而老成一点的官员们也是激动,这些年宫中招收的太监越来越多,人越多,就意味来和他们抢食的人,不行,一定要限制太监的规模,这正愁找不到机会,机会就来了!

    于是一场下至书生,上至官员们的请限阉人规模,停止残民的风潮应运而生,士大夫们平日一起聊天,如果不说两句此乃暴政,戕害百姓是不行的。

    朝廷上的大人们动动嘴,到了底层就是一阵龙卷风,作为当事者,王一刀马上就悲剧了,他马上就被衙门的人拿了进去,听说要好好的治他戕害良民之罪。

    王一刀简直欲哭无泪,谁能想得到啊,这年头谁不是欢天喜地的来净身,结果遇到一个不愿净身的,还玩自残,这是要把自己往死里坑啊!

    本来换了其他事,这根本就不叫个事,自己一年阉死那么多人,有谁敢来找麻烦的?契约白纸黑纸的写着呢,再加上有以前净身入宫的太监们照应,谁敢多嘴?

    但这次却是倒霉催的,契约还来不及写,再加上太监们深恨他惹出这事,搞得他们焦头烂额,所以就没有人帮衬他了,再说也不敢帮衬啊,现在这事就是个坑,谁进去谁倒霉。

    在皇城根下混,最重要的就是要认清风向,该捧人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当自己老子一样的好好伺候着。该落井下石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往死里整,整得对方不能翻身。

    再加上王一刀平素靠在太监身上吸血攒了好大家产,现在人倒霉了,没人敢帮了,盯上他的人就多了,财帛动人心啊!于是王一刀收刮来的大半财产又落衙门的官员和吏员手中。

    不仅财没了,人也被判了个流三千里,发配边军效力,你王一刀不是刀使得好么?这样的本事哪里能浪费,上阵杀敌戴罪立功去吧!什么?你只会玩小刀?小刀也能杀死人滴!

    这样的处理结果听起来很荒谬,但他真实发生了,因为这涉及到皇宫中大人物的博弈,文官们嚷嚷半天,至少是要有结果的。而太监们呢,也想息事宁人,谁叫他惹出这烂事。

    至于王一刀是不是无辜,处理是不是重了,这根本就没人关心,在文官心中,这人专门制造阉货,大大的坏了,死不足惜。而太监们则是觉得去了一个碍眼的人。

    特别是当初被王一刀净身的人,虽然自己不好出面,但是听到这样的处理结果,全都松了口气,毕竟谁也不想命根子被人控制着,还平日在人面前低声下气。

    所以这个结果除了悲催用小刀杀敌的王一刀,各方都很满意,文官们觉得自己取得胜利,重重的打击了阉党。而太监们觉得终于把这祸害给处理了。

    而作为当事人,齐运东也是得了好处的,毕竟作为打击阉党的刀,文官们还是要照顾一下的,所以这几天齐运东家里是门庭若市,全是人来探望。

    书生们是亲自来的,看了齐运东的伤口,忍不住咬牙切齿大骂阉党害人,骂完了,总是要表示点心意的,这是刷名望的最好机会,花点小钱买别人的赞誉声,这还是很值得滴。

    而官员们则是矜持得多,把府上下人派过来,慰问之余,下人们开始替自己的主人扬名,我家大人深感气愤之,已经上了奏折,势要同阉党斗争到底。

    所以齐运东发现自己发财了,这几天下来,家里竟然收到了十两银子,更别提各色慰问品。但也有让齐运东无语的,他收到的东西最多的竟然是字。

    什么不畏强权,气节可嘉等等,反正都是一篇篇花团锦簇的文章,文章下面必定有某某某书几个大字。这些文人为出名也是蛮拼的,或者说铁公鸡一毛不拔。

    对此齐运东终于认清了这个时代文官们的脸嘴,口上一套,做又是一套,送字表示你妹的清廉啊,分明是舍不得出钱,这文章能吃么?

    当齐王氏很苦恼的表示字太多占地方后,齐运东很干脆的说道还不如拿来擦屁股,不想被齐王氏教训一顿,说这是文曲星的文章,哪里能这样干?会遭报应的!

    好吧,古代对于读书人还是很尊重的,对于写有字的纸张也是非常的尊重,既然不能用来当厕纸,那就要想法处理了。

    但让齐运东蛋疼的是,写这些字的人都不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名家,这些字根本就没有收藏的价值,想想也是,如果他们的字值钱的话,会舍得送过来?

    “留着吧,把他们裱起来贴墙上,正好这屋子到处漏风!平时还能提高咱家的文气!”齐运东无奈的吩咐,他有点小得意,不是什么人都能想到这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钱怎么办?”齐王氏有点不好意思的问,毕竟这钱是人家给齐运东的。

    “留着不能动,这钱我有大用处!”这可是自己用伤换来的第一桶金啊,自己以后要发家致富可是靠它。

    “家里前段时间借了债,再说大郎也该讨媳妇了···”齐王氏有点不好意思,本来都是为了让齐运东进宫,现在进宫进不了,那自然得想办法把钱还了,做其他的安排。

    “是他的意思吧?这钱不是没用吗?”齐运东的脸马上就冷了下来,自从刀下余生后,他对自己这个名义上的爹就更生分了,他对齐三尺心中还有气。

    “二郎,别怪你爹···”

    “停停停!我不想听这个,如果再说这个,那我就搬出去住!”齐运东打断了齐王氏的话,态度鲜明的表示了自己的立场。

    齐王氏看了一脸严肃的齐运东,忍不住叹了口气,作孽哦,好好的父子成为仇人。齐三尺在这个事件中也是受害者,他不知被多少人背后指着脊背骂不配为人父。

    希望时间长了,父子间的隔阂会消除吧,齐王氏叹了口气,转身出了内屋。

    屋中又只剩齐运东,齐运东看着渐渐结疤的伤口,暗自叹了口气,不知自己怎样做到底值不值得。不过这已经发生了,后悔也没用,还是想想将来吧!

    想到将来,齐运东抚摸着放在身边的碎银子和铜钱,开始谋划自己的发展之路,到底该做什么好呢?ps:啰嗦两句吧,很久没写文了,这次又开始,自己都感觉状态慢热,大家多担待点吧。另新书期,请大家帮忙投下票吧,收藏点击推荐票统统都要,谢谢大家了。最后,本书会争取两更,早十点,晚八点。)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十月醉虾的小说收个徒弟当皇帝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收个徒弟当皇帝最新章节收个徒弟当皇帝全文阅读收个徒弟当皇帝5200收个徒弟当皇帝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十月醉虾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