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的重要人物出场,这章是一个线索,关于柳依岚穿越来和长歌楼的事,其实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凰儿码字直接泪奔,哭了一个小时才接着码字的,另外,这里的诗句都是凰儿创作的,即兴而作,不过写的不一定好,在文文里是需要的,文中自夸时大家表吐槽啊,捂脸,逃离→_→
------题外话------
“岚儿,我会用我的生命护你一世!就像那时的你!”
门外,周凝婉木木的站在那里,向来沉稳的眸子里闪闪动动,一滴清泪落下,滴到水盆里。
我刚刚醒来,还没有退烧,疲惫之下沉沉睡去。
水绿色的身影消失在门外。
“啊?没事,我去看看汤药有没有熬好,岚儿,你先休息吧。”说罢,她将水盆拾起,帕子拧干敷在我的额头上。
“表姐,你没事吧!”我吓了一跳,连连叫道。
那悲伤似乎可以埋没天地之间,就像我体会那首诗的感觉,那感觉用悲伤形容是不够的。
我愣愣的看着她,突然发现她让我很是看不透,不知道为何,我看到她眼底汹涌的悲伤。
“哐当!”那声音响彻云霄。
周凝婉手中的水盆突然脱手。
当时那首诗的最后一句就是‘日上夕阳长歌楼’,我一直在思索长歌楼是什么地方。
“我……你知道长歌楼吗?”我憋的好久,终于问了出来。
正在将巾帕放在水中的周凝婉回头看我。
“凝婉表姐……”我想到了什么,开口。
眼前的人就是那个惊天地的女子,怪不得那么不凡,波澜不惊。
当年在征西大捷庆功宴上,她的一句“百万雄军,挥剑斩,世间震,大荣永无疆!皇天后土,龙吟游,天下兴,绝代为一统!”让当今皇帝都震惊了,这是天下统一的意思!
我回想了一下,杏儿说过,王妃也说过,周凝婉是安国公府嫡女,比我大一岁,年芳十四。沉稳大方,淡然宁静,七岁就成了大荣第一才女和大荣第一美女。
她垂下眼帘,“哦”了一声。
我轻轻的摇摇头,道:“凝婉表姐,我失忆了,什么都忘了。”
女子身形一颤,半天才回答:“岚儿,我是你的表姐,周凝婉,你不记得了?”
我回过神后,突然开口:“你是谁?”
我一醒过来就被发问,还是毫无征兆的问,自然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女子沉思,弄得我一愣一愣的。
“不知道……”我摇摇头。
“你如何发的烧?”女子就那么问着,没有一句废话。
“哦?”我没反应过来。
“你发烧了,两天两夜。”女子定定的看着我。
“啊?”我轻声问道。
看她年纪轻轻,应该也和我差不多大吧?
“岚儿。”女子开口,那话似乎有魔力,将我的心神都吸引过去了。
我一下子怔住了,这女子好美。
我看向她,面容精致,黛眉如画,唇如樱桃。可是最让我惊叹的是她的眼睛,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沉稳,就那么站在那里,却好像俗世间都安定了,依稀可见沉稳中的关心之色。
“醒了?”一道女声传来,声音如琴音悦耳动听。
目光由模糊逐渐清明。
眼前的黑暗渐渐透过一丝光亮,逐渐扩散。
我迷茫的想要睁开眼睛,可是眼皮好重,
这时,一个暖暖的手给我盖上了被子,顿时那些感觉似乎抑制了。
悲伤,绝望袭来,心痛的让我几乎窒息。就这样,好久,似乎过了一辈子。
车子向向王府驶去,我沉沉的睡了过去。
“回王府!请御医!”
杨文涛看我面色极差,伸手探了探我的额头,然后惊叫道:“天哪,好烫!”
心好痛,它在泣血!
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我为何会这么悲伤,这只是一首诗,一首稍稍带有愁绪的诗,可是我却感到了绝望,好似能将我摧毁的悲哀,那个感受是那么强烈,是形容不出来的。
我不知道,只是细细一品味,在那首诗中感受到了惆怅,那种悲伤似乎能把我的心击碎。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病了?”杨文涛也注意到了我有些不对劲。
马车已经载着我们离去,我头倚在车壁。
徒留微风拂柳,鸟儿相鸣。
杨文涛惊异地看着我,片刻过后,挥挥衣袖,惊起了一阵微风,起身,离去。
我理了理头发,把银冠扶正,拍拍衣服上的浮尘,起身离去。
不行我要离开,不想停留,哪怕一刻!
我的心在感受着,淡淡而缥缈的忧愁突然浓了,渐渐的清晰,看着优美的景色,却恰好和那首诗重合。
那种感觉好奇怪,几分悲哀,几分绝望,几分思念,几分离殇。
我突然有些难过,不为别的,只为了作诗的人,为何看到这里的景色都联想到那首诗的意境?
我点点头,反复想着这首诗,猛的感到有些忧愁。
“不是,我也不知道。”杨文涛一脸茫然,不似作假。
似乎是宫中的人写的,我猜想着,问道:“这个是徐贵妃写的?”
要是我的话,只能抄袭了。
要说第一次听到古人作的诗的确是狠狠地惊讶了一下,没想到没有李白杜甫的年代,诗也能这么好。
我听了暗暗赞叹,这个人将世间看得如此透彻,句中没有一丝明示愁的意思,可是让人就能如此相感。而且诗句合辙押韵,最绝的是前面的青天白日,不过我为何感觉这首诗历尽沧桑?
杨文涛折下一支柳枝,甩了甩,漫不在心的道:“怎么可能!这是好几年前的诗,也是那个人给我念的,不过这首诗最好的地方是每句的第一个字连着看恰好组成了‘青天白日’的成语。”
我突然看向他,惊叹道:“杨文涛,你居然会作诗?”
日上夕阳长歌楼。”
白雪玉树何时旧?
天家金殿无不休。
“青山绿水复长流,
吃过了香喷喷的鱼,杨文涛突然念了一首诗:
第二十六章长歌楼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