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午,我们早就饿坏了。原计划到鱼塘开火聚餐,此时便有些忍不住了。我和林宁她们正商量一会儿在哪片干净地儿吃午饭,之前进小红楼的三个男生就出来了。小雷达手里还攥着一些东西。阳光下刺目一闪,没看清是什么,感觉是有个尖尖角的金属。
“叶修,叶修。瞅瞅!瞅瞅!子弹壳!”小雷达的男生伸出两颗带着红褐色锈迹的小圆头。
“幼不幼稚呀你们,几个子弹壳有什么好看的。咱家这儿以前是军事要地。关东军七分之一的兵力都驻扎在这儿好吧。往东走二十里还有日本遗留的飞机场和飞机堡呢。”我瞅了一眼就不感兴趣了。只有小学生才捡子弹壳玩呢。
林宁拍了我一下,她性子这几年越发温和。“我听老人说这里以前还有日本人的细菌研究基地,出血热病就是在这儿弄出来的。还有好些个细菌弹什么的埋在地下几十年了。你们听说了吗?头几天,沃水乡一个小孩挖土挖出个细菌弹。”她打开手机,把截下的一篇文章给我们看。
“这孩子够惨的啦。”图片上的小男孩已经看不清人型。半死不活的躺在病床上。左脸高高鼓出来,黑紫黑紫的。四肢也肿胀着,有的地方豁开了,流出黄黄红红的脓水。
“太恶心啦!”
“日本鬼子真作孽呀!战争过去多少年了,还让这倒霉孩子赶上了!”
这件事儿勾起我的回忆。
那时候我上初中,每次上学都要经过一中。一中是我们县城里唯一一所高中,离我家很近。学生不多,大多都是走读,没几个住校的。所以不是上课的日子根本没几个人在校园里头闲逛。更别提那天跟抽大奖了似的呼啦啦围绕着这么多的人。
“嘿!真是颗大细菌弹!”
我好信儿挤进去。别说,一中真中“大奖了”。本来要建新教学楼的地基里发现一颗颗子弹。大的足有一米多长,三十多厘米宽。小的有四十多厘米长,十多厘米宽。几个带着胶皮手套,防毒面具的人小心翼翼的将它们装在几个特殊的箱子里。然后被那辆密不透风的军用车运走了。
没过多久,县城里的人听说,一中的新教学楼有日本政府赞助的一批教学器材。目的是加强中日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什么的……
我还没跟他们说完我当时的内心感想。小伙伴们就开始各种上劲,结果话题越跑越偏。没多一会儿就拐到谁谁家老人曾经被日本人掳走做劳工啦..
谁谁家收养了个日本战后遗孤啦..
谁谁家不学好,放着大中华无数优秀美女不要,上大学就处个日本女留学生啦..
谁谁谁以前是慰安妇,曾经就在叶修家老房子那片儿地上建的慰安所里接客啦!..= ̄ω ̄=..
你家才是慰安所呢!
说的再多也不能抵挡午饭的诱惑。我们几个女生还好,等小雷达他们的时候嘴里也没闲着。男生们就不行了,小雷达和他哥们儿荀覃荀梓一直没休息过。我们几个女生的背包也是他们背上山的。体力消耗过大,早饿得不行了。
地方也别找了,直接在小红楼外头铺个单子,倒出各种零食。今儿的午饭就这咔哒啦!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