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这是婉月为官的第一次早朝,她不敢怠慢,一早起来,就命下人备下轿子,收拾完毕后,就乘坐轿子去了轩明殿。
这回婉月去得很早,就在偏殿稍作休息,等候上朝的时间。几位朝中老臣与婉月对视了几秒钟,婉月觉得自己是新人,于是就过去向众位老臣,打了个招呼,没想到吃了一个‘闭门羹’。
几位老臣,不屑一顾地看了婉月一眼,就像是把婉月当成是空气一样,不去理睬她。婉月觉得见怪不怪了,官场上这种趋炎附势的现象太普遍了,谁会去待见她这个小虾米呢?
早朝开始了,众位大臣相继入内,婉月看了一眼四周,一个熟悉的面孔……郡安王爷,他可真勤快,今天也上朝了。
皇上提问道:“众位爱卿,就前任太仆寺卿督办的,冶铁司兵器走私一案,尚未侦破,成为朕的一块心病,谁能替朕再次去督办此案呢?”
郡安王爷说道:“儿臣不才,自报奋勇,愿意亲自督办此事。上次三哥监管此事,最后因为南巡事宜耽搁了,没有查个水落石出。儿臣愿这次能接手督办此案,忘父皇成全。”
众位老臣,都知道这件案子,皇上是很重视,但最关键的是特别难办,若是这次来办此案的人又失败了,那皇上一定会龙颜大怒,必然降罪于此人。
于是众位大臣,面面相觑,不谋而合,都想到了一个冤大头……婉月。
皇上又问:“众位爱卿,觉得谁才是合适的人选呢?”
于是上次在考场监考的翰林院掌院林大人,特别记恨婉月,在考场上害他丢了面子。
他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微臣以为,此次的科举考试状元郎……上官大人,较为适合接手这件案子。一来他是新人,又这么年轻,理当多多历练。二来这件案子本来就是太仆寺卿接手的,而上官大人身为太仆寺卿,理应担负起这件案子。”
随后几位老臣也站出来附议,都力荐婉月去督办这件案子。
皇上问道:“上官大人,众位大臣都力荐你去督办此案,你心里有何打算?”
婉月说道:“回禀圣上,承蒙众位大臣的信任和拥戴,微臣一定不负众望,竭尽全力去查办此事,力求给圣上一个满意的交待。”
虽然婉月知道这个案子肯定是个烫手山芋,但是拗不过这么多朝臣硬塞给她,她迫不得已,只能是接手这桩无头案子了。
皇上说道:“爱卿不愧是此次科考的状元郎,有才略,有气魄,朕心甚慰。朕一向赏罚分明,等爱卿查完此案,朕自然论功行赏。”
又宣布道:“朕将此案交由四皇儿郡安王爷监管,太仆寺卿上官大人督办,限在一个月内将此案查明结案。”
今日早朝结束后,婉月走出宫门外,便想起自己接手的案子,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困难重重,不然那些记恨她的朝臣,也不会硬塞给她了。
深夜,婉月想亲自去一趟冶铁司,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蛛丝马迹,婉月想秘密调查,所以埋伏在冶铁司旁边的城墙上。
不料郡安王爷也凑巧也这里埋伏,在不远处更高的城墙上,所以一下子就发现了婉月,看到她穿得官服,也知道她是上官大人了。
一会儿,确实是有情况,婉月看到几个黑衣人,翻墙而入,这些很有可能是走私兵器的不法商贩。婉月定睛一看,其中领头的那个人的身形,跟她的姑姑极其相似,还有那把佩剑,有一颗晃眼的宝石镶嵌在剑鞘上,她的一举一动也和姑姑一模一样,婉月心里慌了。
为了骗过周围的眼线,现在唯一的办法是,马上冲过去跟姑姑交手,再通过交手之际,告诉姑姑马上撤离。
于是,婉月马上冲过去,跟姑姑交手,婉月从近处看,确定无疑就是姑姑,姑姑也认出了婉月。
婉月边出招式边说:“姑姑,切不可在此出没,朝廷正在重点查办兵器一案,请姑姑马上撤离这是非之地,避免无妄之灾。”
姑姑边躲闪边说:“婉月你多保重,姑姑马上撤离。”
此时,目睹这一切的郡安王爷,马上和两个部下,冲过来去追拿可疑人,婉月见状,怕姑姑有危险,马上用短刀划伤手臂。
婉月大呼:“救命呀!我受伤了,好痛……”
郡安王爷是仗义之人,马上过来,问道:“上官大人,你不碍事吧!我马上扶你回去包扎伤口吧!”
郡安王爷这一走,留下两个武功平庸的部下,根本不是姑姑一干人的对手,所以姑姑成功逃离。
郡安王爷,扶着婉月,问道:“上官大人,方才跟黑衣人交手时,是否察觉到对方的身份?或者什么线索?”
婉月说道:“属下无能,并未察觉到蛛丝马迹。”
到了王府,郡安王爷安排王府的人,帮助婉月包扎好伤口,并让婉月留宿,婉月婉言拒绝了,披星戴月地回到自己的府衙。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