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四、水泊人家(一)

本章节来自于 侠令天下 http://www.lishu123.com/135/135521/
    四水泊人家(一)

    黄子龙当天上午就出了苏州城,买了一匹健马,顺着苏常官道一路向北逶迤而行,日落前到了常熟长江边。[燃&文^][]他考虑到这里还是苏州势力范围,暂时不想与“花太岁”花少期发生关系,便雇了一条大船,连夜过江。

    几天之后,黄子龙到了一个盛产海盐的草堰场,一打听,吓了一跳,原来这里竟然是吴王张士诚的故乡。顺着盐民的指引,他来到了张士诚聚义的北极殿凭吊,哪知到了这里才发现,所谓的北极殿早已不复存在,当年朱元璋派刘伯温过来,一把火将它烧得精光,他所能见到的只是一片瓦砾残垣,野草蔓蔓。

    遗址东侧是北宋范仲淹修筑的范公堤,往东是滩涂湿地,无数盐民就像当年的张士诚一样,在此煮海为盐。再向东十数里,便是滔滔黄海,海上渔帆点点;西侧是一条贯穿南北数十家官办盐场宽逾百丈的串场河,是一条繁忙的南北运输大通道,河中商舟盐船穿梭不绝。

    时间无情地将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慢慢地抹煞湮灭了。

    黄子龙唏嘘不已。他没有在此停留,继续沿着范公堤北下,当晚,来到距此数十里的白驹场,宿在一家快活林客栈。

    客栈的东南侧是一座寺庙,西侧是从草堰一路延伸下来的串场河,北侧是一条十多丈宽的河,河对岸是一座方圆几十亩大的环形小岛,岛上长满大树,绿树掩映中,隐约可见一座小院落。

    据客栈老板介绍,这个小岛名叫花家垛,上面的院落原来居住着姓施的一家人,后来姓施的一家人搬走了,如今已多年无人居住,变成了施姓的祭祖祠堂。由于交通不便,正常情况下,这座小岛上并无人至。

    半夜时分,黄子龙先是听到河中传来橹桨划水的音响,接着传来轻轻的说话声。他感到好奇,翻身坐起,摸着黑来到窗前,轻轻地推开窗户,借着朦胧月色,看到几个人正从停在河边的小船登上对岸花家垛,鱼贯走进那座无人的院子里。接着院门关了起来,里面传不出一点声响。

    若不是亲眼所见,黄子龙根本想不到院子里面还会有人。看到这群人如此神秘,他很想知道这些人在里面搞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他带上宝剑,从窗台跳到河边的一株大树上,然后借着树枝的弹力,就如一只大鸟轻轻地飞到了对岸花家垛,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黄子龙跳到院外的一株大树上察看,原来这座祠堂极其简陋,坐北朝南,外面是一个一丈高的土院墙,里面正中建一排五间的平房东西两侧各有三间房子,中间是一个半亩大小的院子,里面植有几棵香樟和龙柏树,这些树长势茂盛,大尤其是香樟树,长得多屋顶还高。刚才那群人看来都是进了北面正房里,虽然现在屋门关着,但是里面的灯光还是从门的缝隙中透了出来。

    黄子龙见院中无人,就跳了进去,贴近门缝朝里看去,发现里面是三个年轻人,一个身材高大,虎背熊腰;一个皮肤白皙,文质彬彬;一个面目俊秀,美髯飘飘。三人先在灵位前叩首上香,之后一起坐到一张方桌前。就听身材高大的青年问:“罗兄,这次到苏州有没有打听到先主后人的消息?”

    面目俊秀的年轻人手拈美髯,叹息道:“依然茫无头绪。”

    文质彬彬的青年说:“上次我们得到的消息,不是说先主的后人先是到通州,接着到泰州,其中有一支又从泰州返回苏州了吗?”

    姓罗的说:“即使这一说法真实可靠,可苏州那么大的地方,加上他们定会小心谨慎,处事低调,甚至可能隐性埋名,那就更难找到。”

    身材高大的青年说:“这有道理。否则也不需要我们几代人去寻找了。只要先主的后人还在,总有一天会找到。怕只怕朝庭先我们一步,那就后悔莫及了。”

    文质彬彬的青年说:“卞弟千万不能这样想。我们找不到,朝庭更难找到。可能只是缘分未到。”

    姓卞的说:“愿如施兄吉言。”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姑苏沈勇的小说侠令天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侠令天下最新章节侠令天下全文阅读侠令天下5200侠令天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姑苏沈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